志愿者招募
2025
全國路殺生物調查
啟動!
動物與車輛相撞(Animals-vehicle collisions, AVCs)事件對全世界的動物和人類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傷害,在全球各地,動物因與車輛碰撞而造成的死亡已經(jīng)超過合法狩獵成為陸生脊椎動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動物類群都受到車輛碰撞的影響,包括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哺乳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每一次野生動物路殺事件的發(fā)生,不僅意味著一個生命個體的消亡,更反映了生物多樣性在人類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威脅和挑戰(zhàn)。
過去,在多方支持下我們借助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平臺,發(fā)動公民科學家收集全國路殺事件信息,基礎數(shù)據(jù)的累計為科學家們了解中國地區(qū)的路殺事件現(xiàn)狀、分析路殺高發(fā)地及易受威脅物種提供了寶貴的數(shù)據(jù)支撐。
在此,路殺生物調查項目組繼續(xù)發(fā)起2025年全國路殺生物調查志愿者招募活動,記錄每一個生靈存在的痕跡。如果說我們構建了項目的骨架,那么每一個關注路殺事件的伙伴則是整個血與肉的存在。
PART 01
什么是路殺?

路殺,是指動物在道路上遭受到車輛撞擊、碾壓后,最終導致其死傷的事件。
隨著人類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道路和交通不斷發(fā)展,與動物之間的矛盾逐漸加深。與交通有關的動物-車輛碰撞造成的動物受傷甚至死亡是道路對動物最直接、最明顯、也是最重要的一種影響。

(Schwartz et al. 2020)
在全球各地,路殺是僅次于貓捕殺、鳥撞的第三大非自然致死因素。據(jù)估計,美國每年有3.4億只鳥類死于路殺;在歐洲,每年約有2億只鳥類和3000萬只哺乳動物死于路殺;在巴西,每年約有900萬只中大型哺乳動物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此外,西班牙、波蘭和瑞典等國家也報道了動物路殺的相關數(shù)據(jù)。動物道路死亡率可能已超過動物自然死亡率,正不斷影響著野生動物種群密度和種群的性別結構。
日常生活中的路殺:

PART 02

本項目基于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動物行為與保護實驗室,由李忠秋教授牽頭開展。
合作機構有:中山大學鳥類生態(tài)與進化實驗室、復旦大學保護生物學研究組、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兩棲爬行類多樣性與進化學科組、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動物行為與保護生物學研究組、兩棲動物多樣性調查實驗室、華東自然、江蘇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上海自然博物館(上??萍拣^分館)、“我的自然百寶箱”項目組、果殼自然、貓盟CFCA、合肥野生動物園、觀鳥90后、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等。
在國內,關于路殺的研究并不多,目前仍缺乏數(shù)據(jù)與研究對我國路殺網(wǎng)絡現(xiàn)狀做一個基礎匯總。我們意在與公民科學家攜手合作,收集覆蓋全國各個地區(qū)的路殺數(shù)據(jù),為科學家們后續(xù)了解中國地區(qū)的路殺事件現(xiàn)狀、分析路殺高發(fā)地及易受威脅物種提供寶貴的數(shù)據(jù)支撐。
PART 03
我們的成果

01
南京市路殺初探
本項目組于2020-2021年對南京市的路殺事件進行了初步調查。

南京市小型脊椎動物路殺調查樣線
通過對南京市的國道、省道、縣道進行的車行樣線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
從致死種類看,6月的動物路殺種類最多,2月和3月的致死種類最少;
從致死總量看,5—7月為野生動物路殺高峰期;
從分類群看,鳥類路殺高峰在夏季,哺乳類路殺高峰在秋季。


02
公民科學家數(shù)據(jù)
目前我們的小程序注冊用戶數(shù)已超過20000人。
在2024年,小程序共收集到4245條有效數(shù)據(jù),其中哺乳類676條(59種);鳥類841條(130種);爬行類1255條(148種);兩棲類1210條(49種);家禽家畜24條(5種);貓187條;狗36條;入侵動物3條(2種);未識別14條。其中包含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54種(詳細物種名錄請查看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bKShPMkBpsi_qX7gQDp8Dw )。
目前,通過各種途徑共記錄到路殺物種627種。其中有8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包含普氏原羚、野牦牛、金錢豹、獵隼等9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圖中紅色字體的物種),以及豹貓、黃喉貂、白鷴、游隼、虎紋蛙、閃鱗蛇等72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圖中紫色字體的物種)。

路殺記錄分享
下圖所示的路殺事件發(fā)生于去年6.28日的西雙版納植物園,為園內學生記錄。




圓鼻巨蜥(Varanus salvator)
小程序記錄到的唯一一筆路殺長島蝮記錄。

長島蝮(Gloydius changdaoensis)
下圖是唯一一筆路殺條紋小頭蛇記錄。

腹面


背面
條紋小頭蛇(Oligodon hamptoni)
03
2024年志愿者調查
2024年我們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志愿者的支持!無論是堅持開展周期性樣線調查的志愿者,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手上傳路殺事件的志愿者,我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志愿者事跡分享
感謝龐老師(ID:香花鳥語),每天清晨沿著資興市東江湖風景區(qū)開展調查,7個月的時間里竟然收集到400條數(shù)據(jù),共記錄35種路殺的野生動物。

其中包括斑林貍等4種哺乳類,白頰噪鹛等4種鳥類,舟山眼鏡蛇等19種爬行類,棘胸蛙等8種兩棲類。唯一一筆路殺斑林貍路殺數(shù)據(jù)即為龐老師上傳。


龐老師帶領小朋友們調查湖南郴州市路殺動物

黃子一同學在北京開展路殺動物樣線調查
PART 04
如何成為
我們的志愿者?

我們期待的伙伴:
1.隨機上傳志愿者個人/團體:沒有持續(xù)且相對固定的時間參與調查的公民科學家,日常生活中偶遇到路殺事件隨時上傳到‘路殺生物調查記錄’小程序。
2.固定樣線調查志愿者個人/團體:根據(jù)自身情況規(guī)劃好調查樣線,每個月至少沿固定樣線調查一次(步行開車均可),同樣將路殺事件上傳至‘路殺生物調查記錄’小程序,將樣線序號填寫在備注中,序號即為用戶ID-地點(例如:13-南京)。
拍攝要求
拍攝路殺生物的全身、頭部、四肢、軀干、周圍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生境照。(路殺生物圖片參考下圖)。

固定樣線調查安排
調查方式
志愿者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步行調查或車行調查。
● 步行調查:每條步行樣線長度約為1-2km,用兩步路APP(其他同類軟件均可)記錄全程步行軌跡且記錄道路名稱,步行速度約為4-4.5km/h,統(tǒng)計步行樣線所遇到的全部路殺事件,用手機或相機拍攝尸體的全身、頭部、軀干。
● 車行調查:由于小型動物的尸體持久性和尸體可檢測性較低,因此為避免錯過小型動物尸體,車行速度盡量低于50km/h,最佳速度為15-30km/h,用兩步路APP(其他同類軟件均可)記錄全程車行軌跡。
調查時間
選擇天氣晴朗視線清晰的時間,若調查中途下雨(或雪及其他惡劣天氣),因雨天不易觀察且駕車危險度較高,則在雨停前后6小時不進行調查。
樣線布設
根據(jù)志愿者自身實際情況,盡量選擇生物多樣性較高且車流量較大的區(qū)域,樣線選取盡量分散且覆蓋研究區(qū)域的典型生境,參考下圖:


調查須知
固定樣線志愿者請?zhí)砑禹椖拷M成員微信(微信號:WVC-ABC),將樣線文件發(fā)送給項目組成員,并且在下方表格填寫樣線信息。

2025年固定樣線記錄信息表

項目組成員微信
PART 05
你的收獲

機會
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前輩與朋友,獲得與愛好者們交流的機會
能力
學習更多野保相關知識,了解動物路殺事件相關知識與技能
成就
參與公民科學項目,身體力行為身邊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貢獻
志愿者證明
堅持完成2025年全年度調查的志愿者將會獲得由所有參與組織調查的機構共同認證的志愿者證書以及相關紀念品(每月至少隨機上傳一次數(shù)據(jù)/每月完成一次固定樣線調查)
PART 06

掃描小程序添加常用小程序,遇到路殺事件隨手拍照上傳即可加入!
PART 07


歡迎有意加入的組織/機構/課題組等同行與我們聯(lián)系咨詢(南京大學 李忠秋教授 lizq@nju.edu.cn)。

文字 / Haru、夾心巧克力小豆子
圖片 / 全體志愿者
路殺logo圖設計 / 王雨溪
校對 / Haru
審核 / 李忠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