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賀老板,又要交房租了?"
孫大爺站在面館門口,佝僂的背影在夕陽下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
"是啊,"我嘆了口氣,"可這個月實在是……"
"松記面館"這三個月來客流量銳減,如今每天的營業(yè)額連房租都不夠。

孫大爺沉默片刻,忽然自言自語道:
"明天我去取點東西,或許能幫上忙。"
說完,他拄著竹拐慢慢走進暮色中。
01
我叫賀明,三十八歲那年辭去穩(wěn)定的工作,傾其所有開了這家松記面館。
取名"松記",是為了紀(jì)念舅舅松江。
他生前最拿手的就是各式各樣的面食,所以決定開面館時,便用了"松記"這個名字。
開業(yè)第一個月,生意出奇地好。
我從小跟舅舅學(xué)的手藝得到了顧客的認可,特別是那道秘制紅燒牛肉面,濃郁的湯底配上筋道的手工面條,每天都能賣出上百碗。
就在面館開業(yè)的第三個月,我第一次見到孫大爺。
那天下午在店門口,我看到一位老人站在對面的公交站牌下避雨,手里拎著幾個裝滿易拉罐的塑料袋。
我走到老人面前:"大爺,要不要進店里坐坐,順便吃碗熱面?外面雨這么大。"
老人抬起臉,眼中疑惑:"我……我沒帶錢。"
"不要錢,我請您。這天氣吃碗熱面暖和身子。"我說。

老人遲疑了一下,點點頭:"那就麻煩你了。"
進店后,我才看清老人約莫七十多歲,面容清瘦,衣著樸素,但也干凈整潔。
"我姓孫。"老人放下塑料袋,坐在靠窗的位置。
"孫大爺好,我是賀明,這家店的老板。"我給老人端上熱茶,又回廚房去拿煮好的面。
孫大爺吃著面,不時抬頭看看店內(nèi)的布置。
店不大,墻上掛著幾幅水墨畫,都是關(guān)于面食的主題,角落里放著一個小型書架,擺滿了各類書籍。
"味道不錯。"孫大爺放下筷子,由衷地贊嘆,"很久沒吃到這么正宗的老味道了。"
我笑了:"是家傳的配方,我舅舅教的。"
"你舅舅好手藝。"孫大爺點頭,目光落在我臉上打量著。
吃完面后,孫大爺堅持要幫忙收拾碗筷。
我本想拒絕,但看到老人執(zhí)著的樣子,也就隨他去了。
"年輕人,做生意難嗎?"收拾完后,孫大爺問道。
“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手藝是有的,就是客源不穩(wěn)定。"
孫大爺點點頭,若有所思:"我明天還能來嗎?"
"當(dāng)然可以,隨時歡迎。"我爽快地答道。
02
"孫大爺,您這是怎么了?"
這一天,我注意到孫大爺?shù)难澩缺粍澠屏耍€有些血跡。
他擺擺手:"沒事,就是早上撿易拉罐時不小心被鐵絲劃了一下。"
我找來醫(yī)藥箱幫他處理傷口。
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沒拒絕。

"孫大爺,您這么大年紀(jì)了,還出去撿廢品,家里人不管您嗎?"我一邊處理傷口一邊問。
孫大爺輕嘆一聲:"老伴兒走得早,兒子在國外定居多年,很少聯(lián)系。我這人閑不住,出去走走挺好的,順便撿點廢品也能有點小收入。"
聽到這里,我心中一動:"孫大爺,要不以后您每天都來我這吃飯吧,不收您錢。"
"這怎么行?"孫大爺連忙搖頭,"你做生意……"
"沒關(guān)系,"我打斷他,"反正也就是一碗面的事。"
孫大爺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點頭同意:"好,那我就不客氣了。但我得幫你干點活,不能白吃。"
從那天起,孫大爺成了松記面館的"特別員工"。
他每天下午準(zhǔn)時出現(xiàn),主動幫忙擦桌子、收拾餐具。
雖然動作不快,但非常認真,從不馬虎。
妻子對我這種"慷慨"有些不解。
“你心太軟了,"一天晚上,她一邊整理賬本一邊說。
"不過是多一碗面的事。再說了,孫大爺幫我們干活,也是有付出的。"
松記面館的生意越來越好。
起初只是有幾位老顧客開始常來常往,后來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
孫大爺也在不知不覺中成了面館的"招牌"之一。
他待人親切,特別受老年顧客的歡迎。
有時店里忙不過來,他還會主動幫忙招呼客人、端茶倒水。
03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五年過去了。
松記面館在當(dāng)?shù)匦∮忻麣猓粌H老主顧穩(wěn)定,還常有新客人光顧。
我開始考慮擴大經(jīng)營,在市中心開一家分店。

孫大爺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身體狀況漸漸不如從前,走路時需要拄拐杖,但他仍然每天準(zhǔn)時出現(xiàn)在面館,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孫大爺,您現(xiàn)在年紀(jì)大了,就別再幫我干活了。"一天,我對老人說。
他笑著搖頭:"我這人一輩子都閑不住。能幫你干點活,心里還舒坦些。"
我不再多說,只是暗中減輕了孫大爺?shù)墓ぷ髁?,并?jīng)常留意他的身體狀況。
又過了三年,我又在市中心開了一家高檔面館"松府",主打精致的特色面食。
有時候?qū)O大爺會在新店"松府"坐坐,品嘗一下新研發(fā)的面食,給我提一些建議。
"年輕人不要太急功近利,"孫大爺常這樣告誡我,"吃食講究的是'誠'字,用心做,自然會有回頭客。"
我謹記老人的話,始終堅持用最好的原材料,保持最地道的口味。
正因如此,"松府"盡管價格不菲,卻依然客源不斷。
就在一切都很順利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打亂了我的計劃。
"松府"的客流量直線下降,甚至有幾個月入不敷出。
更糟糕的是,為了開設(shè)"松府",我向銀行貸了一大筆款。
如今面臨經(jīng)營困境,還貸成了沉重的負擔(dān)。
"老賀,這個月的賬單。"一天下午,妻子憂心忡忡地遞給我一疊紙,"我們撐不了多久了。"
我翻看著賬單,"松府"已經(jīng)連續(xù)虧損三個月,就連一向穩(wěn)定的松記面館也受到影響,生意下降了四成。
"要不……我們把'松府'關(guān)了吧?"妻子建議。
我苦笑一聲:
"關(guān)了損失更大。裝修、設(shè)備都還沒回本,合同違約金也是筆不小的數(shù)目。再說,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貸款,關(guān)店也解決不了。"
我們陷入了沉默。
正在這時,孫大爺拄著拐杖緩緩走進店里。
年過八旬的他,盡管背部略有些彎曲,但精神頭十足。

"孫大爺,您來了!"我放下賬單,迎上前去,"今天天氣變涼了,多穿點。"
他點點頭:"穿了件毛衣。"
他看了看空蕩蕩的店面,又看了看我疲憊的臉色,"生意不好?"
我勉強笑了笑:"嗯,大家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不過沒關(guān)系,總會好起來的。"
孫大爺若有所思地坐到了他常坐的角落位置。
我給他端上清燉牛肉面和涼拌黃瓜。
"老板,"孫大爺慢條斯理地吃著面,忽然開口,"你相信緣分嗎?"
我有些意外:"緣分?當(dāng)然相信啊。就像我和您,能相識并成為朋友,不就是一種緣分嗎?"
孫大爺點點頭,嘴角泛起一絲神秘的微笑:"沒錯。"
我不明白老人為什么突然說起這個,也沒多問。
孫大爺也沒有繼續(xù)這個話題,而是聊起了最近小區(qū)里的變化。
04
接下來的日子更加艱難。
供應(yīng)商開始催促結(jié)清欠款,銀行派人來談貸款問題,一些員工因為薪資拖欠而選擇離職。
為了維持基本運營,我不得不降低食材標(biāo)準(zhǔn),這讓一向以品質(zhì)為傲的松記面館蒙上了一層陰影。
"老賀,再這樣下去,我們不僅會虧光積蓄,還會背上一身債務(wù)。趁現(xiàn)在還能全身而退,不如……"
我知道妻子想說什么,但不愿就此放棄:"再堅持一個月吧,如果情況還沒好轉(zhuǎn),我就關(guān)店。"
妻子點點頭:"好,就一個月。"
第二天中午時分,店里只有兩桌客人,氣氛冷清得讓人心寒。
我站在柜臺后,望著空蕩蕩的店面,回想起當(dāng)年的繁忙景象,心中一陣苦澀。
下午兩點,孫大爺出現(xiàn)在門口。
今天他穿得格外整齊。
看到他,我的心情好了一些,至少還有一位忠實的"客人"。
"孫大爺,您今天氣色不錯??!"我迎上前去,幫他拉開椅子。
孫大爺笑呵呵地坐下:"是啊,今天是個好日子。"
他環(huán)顧四周,"店里還是很冷清啊。"
我強顏歡笑:"嗯,生意確實不太好。"
這時,孫大爺從懷里掏出一個褪色的布包,推到我面前:"打開看看吧。"

我有些猶豫地接過布包。
在孫大爺鼓勵的目光中,我小心翼翼地解開包裹上的繩子,打開了它。
布包里是一個看起來很舊但保存完好的牛皮紙信封。
我疑惑地看了孫大爺一眼,得到他的點頭后,打開信封。
里面是一些泛黃的文件和一把嶄新的鑰匙。
我拿出文件,仔細查看,越看越是震驚。
"這……這是……"我一時說不出話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