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上有些小國,對于國際事務那是門清,跟著自己老大身后就成,輕易不要發(fā)表意見!可是有些國家就是認不清楚局勢,非要到處搞事情,試圖借此刷存在感。

在歐盟這邊,還在為如何援助烏克蘭糾結的時候,這國家已經(jīng)替他們"做主“了,就是立陶宛。不知道還以為立陶宛是一個大國,都快忘了啥也不是。
依照立陶宛的的意思就是。歐盟向烏克蘭派駐兵,而且還要讓俄羅斯遭到懲罰,比如說將扣押的俄羅斯資產(chǎn)直接給了烏克蘭。另外就是國際上譴責俄羅斯,要對俄羅斯開出懲懲罰措施。
總之一句話,就是會提出各種奇葩要求,挺符合立陶宛這種無腦政客。

怎么著把俄羅斯給摁垮了,就是立陶宛的本意,不知道的還差點以為俄羅斯在俄烏沖突當中輸了呢。
對于法德來說,像立陶宛的這種想法,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感覺這種就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什么時候歐盟或者北約,讓立陶宛說了算了。這種彈丸小國說法,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像法國德國這種國家,他們?yōu)闅W盟貢獻了很大的力量,怎么可能到了關鍵時刻,要讓立陶宛這種小國左右。
就是立陶宛總統(tǒng)喜歡在歐盟“胡說八道”,讓法國、德國、意大利都是要快要無語死了。

就是英國和法國應該是體會到中國俄羅斯之間煩惱,立陶宛之前動不動碰瓷中國,跟他說理都是講不通。
之前歐盟還替立陶宛出頭,給中國就因為中立貿(mào)易糾紛鬧騰,現(xiàn)在是不是體會到中俄的煩惱。
過去總是說土耳其是狗中哈士奇,到處去得罪別的國家。沒有想到立陶宛也有這個底線,已經(jīng)跟中俄關系那么糟糕,沒有想到跟法國關系,也是面和心不和。
就算法國寬宏大量不記仇,可是看到立陶宛這么折騰,估計心中也是很不爽。除了法國,英國估計也有同樣的想法,明明沒有那個實力,非要在自己跟前使勁刷存在感。
就像在法國,還有在英國舉行的關于烏克蘭的會議上立陶宛都沒有受到邀請到要求,就是一個很明顯例子。人家根本看不上他,可是他非要在自己跟前刷存在感。
明明知道自己沒怎么有多大的分量,為什么立陶宛非要這么折騰。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不這么折騰,更沒有存在感。
這國過去隸屬于前蘇聯(lián),也是最早從前蘇聯(lián)獨立出去,反俄情緒最為厲害。當初領導人就是親西方給扶持起來,然后延續(xù)到了現(xiàn)在。

就是立陶宛那個前外長蘭斯伯格斯,他的爺爺就是立陶宛首任總統(tǒng),當初就是妥妥的親西方分子,配合美國做事。有這樣的基因在,能夠指望這個國家在俄烏沖突爆發(fā)期間,保持冷靜明顯不現(xiàn)實。
只是隨著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對于烏克蘭援助,明顯是大打折扣。這讓歐洲變得格外緊張,立陶宛更是害怕要死。
當初多囂張,現(xiàn)在就是有多狼狽,如果自己不努力刷存在感,誰還會記得自己。
一個國家搞成這個樣,政客肯定是占據(jù)很重要比例。處理總統(tǒng)、總理之外,還有就是一些部長呀!
近日立陶宛國防部長多維萊·沙卡蓮娜(Dovile ?akaliene)表示,立陶宛計劃在其與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邊界上埋設地雷,以加強邊境防御。這一計劃是立陶宛加強其國防安全的一部分,旨在應對來自俄羅斯的潛在威脅。
如果真的出現(xiàn)問題,就是好奇問一句,指望這些地雷能夠做什么。
此外,沙卡蓮娜還與波蘭和芬蘭的國防部長討論了統(tǒng)一東部盾牌和波羅的海防御線的問題,以及芬蘭在制定加強邊境安全的統(tǒng)一計劃中的參與。
自己搞事情不算完,還想要拉攏周邊國家,可是這樣是否真的有用嗎?
特朗普上臺后,就計劃跟俄羅斯緩和關系,最好讓俄羅斯和中國交惡。對于立陶宛搞出來這個東西,根本不符合人家的想法。
如果沒有美國在背后撐腰,歐盟能不能保護自己,都是一個不確定話題。
一個國家認不清楚自己形勢,非要到處去刷存在感,不曉得到底是要干什么。最后的結果,可能讓自己處境變得越發(fā)被動。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將刪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