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消費市場,一個品牌是不可能創(chuàng)造出需求的,它只能挖掘需求。老鋪黃金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在消費和投資需求之外,發(fā)現(xiàn)了情緒需求。

作者|付饒

編輯|原野

3月的黃金市場,金價大盤起伏不定,帶動黃金股每天睜眼一個價。在這其中,老鋪黃金卻在穩(wěn)定地漲。

僅在3月,老鋪黃金就三度刷新自己的市值:5日,老鋪黃金高開高走,股價在當天盤中高達613港元/股,市值成功突破千億港元;一周后,它再次刷新歷史新高,達到798港元/股,總市值1300億港元;21日,老鋪黃金的最新市值超過1185億港幣,和上市首日比,市值暴漲超過10倍。

在一眾黃金股中,老鋪黃金雖然不是體量最大的公司,卻成了股價增速最快、市值遠超所有人預期的一支黃金股。

然而,回顧老鋪黃金16年短暫的品牌史,直到上市前,它仍不被看好。老鋪黃金的逆襲劇本,像極了當年被資本看空的泡泡瑪特。

01 逆襲股

2025年以來,老鋪黃金股價一路上漲,從2025年1月2日最低點的239.8港元/股上漲至3月12日最高798港元/股,有人稱之為“史詩級漲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著股價持續(xù)攀升,老鋪黃金一度超越了A股黃金行業(yè)市值最高的山東黃金、H股市值最高的周大福,躋身A股、H股同行業(yè)公司首位。

可以說,上市9個月,老鋪黃金在資本市場完成了一場逆襲。

同時,老鋪黃金也獲得了券商、投行等金融機構的高度關注。據(jù)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3月12日新聞稱,自老鋪黃金披露2024年盈利預告后,共有20家賣方機構對其進行過2025年的盈利預測。

另外,在消費端,老鋪黃金高于國際金價定價、過萬的價格、頻繁的漲價策略不但沒有勸退消費者,反而點燃更多消費者熱情。自春節(jié)始,老鋪黃金多次因“排隊X小時”“黃牛代購詐騙”“萬元首飾搶購”等話題登上熱搜。

如此短期內,資本市場、消費市場、機構對于老鋪黃金的關注和狂熱,讓人想起了當年產生過同樣奇觀的泡泡瑪特。

二者的相似之處還有很多——老鋪黃金毛利高、開店少、小范圍流行,不是獨創(chuàng),融資機構少,都和曾經(jīng)的泡泡瑪特如出一轍。

比泡泡瑪特坎坷的是,老鋪黃金在2020年深交所的兩次遞交都未能通過之后,才在2023年末轉戰(zhàn)香港,并成功在2024年6月28日正式上市,股票發(fā)行價格為每股40.5港元,凈募集資金約7.13億港元。

但無論上市前后,重倉老鋪黃金的機構和基金經(jīng)理都屈指可數(shù)。而老鋪黃金的股東中,有泡泡瑪特的老熟人——黑蟻資本。不同于早期就參與泡泡瑪特,黑蟻資本是在老鋪黃金2023年首次開放上市前唯一融資窗口期進入的,兩個月內完成了從立項到交易的所有過程。

同樣被資本看空的命運下,當年資本市場對泡泡瑪特屬于是看不懂,也不看好。

彼時,潮玩既非剛需也不高頻,消費市場規(guī)模極其有限,情緒消費風口雖然在日本已經(jīng)得到證實,但這被認為是在消費降級時才會出現(xiàn)的產物。彼時的中國市場,正處于消費升級的趨勢。

最后的結果就是,泡泡瑪特上市時,外部持股最多的紅杉占比也不到5%。

老鋪黃金同樣讓人一頭霧水。

論家底,老鋪黃金不像中國黃金集團一樣“家里有礦”,能夠集地質勘探、礦山開采、選礦冶煉、產品精煉、加工銷售等于一體,在產業(yè)上中下游皆獲利。

論賽道及規(guī)模,雖然老鋪黃金作為“古法黃金第一股”在港交所上市,但市占率并不高,且同行們早就在古法黃金這一領域跑馬圈地。根據(jù)天風證券相關分析報告稱,老鋪黃金2023年營收約31.8億元,僅占古法黃金珠寶市場份額的2%,排名第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論價格,老鋪黃金的加工費、客單價都遠高于周大福等品牌,在傳統(tǒng)黃金珠寶品牌屢次傳出閉店消息后,怎么看都無法相信老鋪黃金能跑通高溢價黃金珠寶的商業(yè)邏輯。

這也使得和泡泡瑪特的王寧一樣,老鋪黃金創(chuàng)始人徐高明父子二人牢牢掌握著大部分股票,合計共持股78.27%。即便上市后持股比被稀釋,也高達67.65%。在老鋪黃金的股價到巔峰時,二位創(chuàng)始人的身價自然水漲船高,刷新紀錄。

跟著一同漲的,還有老鋪黃金的業(yè)績。

02 小而美

老鋪黃金可以稱得上是一家小而美的黃金品牌。

論門店規(guī)模和營收大盤,老鋪黃金遠追不上前輩同行們。

以周大福作為參照,在門店規(guī)模上,截止到2024年6月底,周大福在全國范圍內一共有7600多家門店,這個數(shù)量和星巴克相當,而老鋪黃金到今天也只有39家(包括港澳)。在營收大盤上,周大福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394億港幣,而老鋪黃金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只有35.8億人民幣,不到40億港幣。

也就是說,老鋪黃金用了周大福不到1%的門店規(guī)模,就做到了后者10%的收入規(guī)模。在投資人黃海分析老鋪黃金的一篇文章中稱,老鋪黃金的39家門店,每家門店每年平均能做到2個億的銷售額,單店營收能力達到同行的10倍,甚至更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老鋪黃金招股書

較于同行,老鋪黃金一騎絕塵的不光是單店營收能力,還有其高昂的產品定價,及帶來的高毛利。

據(jù)悉,老鋪黃金從上市之初,便走的是高溢價黃金飾品路線。根據(jù)天貓商城數(shù)據(jù),周大福官方旗艦店三款最熱銷的金飾品價格分別為793元、1984.75元、1703.75元,而老鋪黃金旗艦店三款最熱銷的金飾品價格為27130元、11550元、8410元。

高昂的定價,使老鋪黃金的毛利率遠遠超出同行。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一眾黃金品牌中,2024年毛利率超過20%、遙遙領先的競品也只有周大生、周生生、周大福,分別為27%、28%、20.5%。

相比較之下,老鋪黃金從2020年開始,毛利率就從未低于過40%。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別為41.2%、41.9%、41.9%、41.3%。這也可以說明,在黃金價格動蕩的這幾年,老鋪黃金的毛利一直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受黃金價格影響的波動較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數(shù)據(jù)來源于財報,略大參考制圖

喜悲并不相通。在黃金價格高漲趨勢下,同行們卻慘得各不相同。

老鳳祥發(fā)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其總收入567.93億元,同比下降20.5%,凈利潤19.5億元,同比下降11.95%。報告期稱公司黃金珠寶首飾的營業(yè)收入、凈利潤同比有一定下降。

據(jù)第一財經(jīng),周大福發(fā)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三個月未經(jīng)審核經(jīng)營數(shù)據(jù),內地市場門店銷售額同比下降了27.4%,香港及澳門市場,該數(shù)字高達32.4%。壓力之下,周大福在3月13日宣布了新任CFO葉家盈上任,以推動轉型。

和老鋪黃金同樣在去年上市的夢金園,2022年、2023年、2024上半年,分別實現(xiàn)營收157.24億元、202.09億元和99.8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1億元、2.34億元和5230萬元。可以看到夢金園利潤在2023年達到高位之后,在2024年顯著驟減。

各大黃金品牌業(yè)績年報里的利潤下滑,都或多或少被歸因為“由于黃金價格上漲,不斷刷新歷史新高,導致了黃金珠寶消費疲軟?!?/p>

老鋪黃金默默對它們進行了“打臉”。

在老鋪黃金今年2月發(fā)布的公告中,預計2024年實現(xiàn)凈利潤14.0-15.0億元,同比增長236%-260%。持續(xù)走高的凈利潤,絲毫看不出“黃金消費疲軟”跡象。

據(jù)透露,老鋪黃金官方自己將業(yè)績突飛猛進總結為:品牌影響力持續(xù)擴大,帶來的存量店鋪營收大幅增長、產品持續(xù)升級迭代的帶動,以及公司新增7家門店、升級改造舊門店帶來的收入增長。

老鋪黃金何以成為例外?

03 新敘事

世界黃金協(xié)會在一則報告中稱,2024年一年時間里,金價共計40次刷新歷史紀錄。隨著黃金價格持續(xù)走強,全球投資者對其熱情顯著復蘇。

這使得黃金產品走向兩個發(fā)展趨勢:作為投資產品,它是香餑餑;作為消費品,它是“狗都嫌”。

然而同樣作為黃金消費品牌,老鋪黃金8萬的八寶手鐲、11.9萬的花絲如意、37.6萬的并蒂蓮寶盒不光沒勸退消費者, 甚至出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老鋪黃金越漲價,越有人買。在其去年港股招股書中,就顯示5萬元以上的產品貢獻額超過總收入的四分之一。

此外,在去年,老鋪黃金旗下產品分別于3月和9月進行了兩輪漲價,有柜姐稱整個門店的產品整體上調了5%~10%。即便是這樣,近兩個月,仍屢次傳出老鋪黃金店門口擠滿了排隊購物的消費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老鋪黃金招股書

對比起死磕加工費的黃金同行,老鋪黃金早就脫離了“把黃金當作消費品”的敘事,而是把黃金這個消費品轉向了一種情緒消費。

我們都知道,黃金行業(yè)的凈利潤主要來源于加工費用,而非黃金本身。從沒有跳脫黃金敘事的生意同行們,進賬的每一筆賬目,都算得上是加工的辛苦費。

老鋪黃金則不同,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講品牌故事。

比如老鋪黃金將產品與非遺手藝相結合,據(jù)老鋪黃金官方介紹,其產品采用摟胎、錘揲、鏨刻、鏤空、花絲、鑲嵌及燒藍等多項非遺工藝,單件作品匠人耗時超600工時,以故宮典藏為藍本,將花絲鑲嵌工藝精度誤差控制到了0.1毫米級,以及其制金技藝源自北京工美花絲廠制金老匠師,由原清宮廷造辦處金匠一脈傳承而來。

在傳統(tǒng)非遺手藝基礎上,老鋪黃金給其產品賦予了一定文化內涵。比如老鋪黃金推出“葫蘆”(諧音“福祿”)、“蝴蝶”(諧音“福疊”)等產品給消費者討個好寓意,給足消費者情緒價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小紅書@可惜我是大圈口

這個時候,黃金產品就不單只是一個保值的投資符號,而是具有稀缺性的文化符號。在奢侈品品牌中,高奢品牌力的打造正是通過背后稀缺的手藝和文化符號構成的。

一定程度上,老鋪黃金的出現(xiàn),給黃金這個消費品的確提供了一種新敘事方式——買的并非只有黃金,更是黃金背后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手藝。

大排長龍的隊伍,說明這套新敘事的確打動了消費者。

但問題就在于,這套新敘事的護城河并不牢靠——老鋪黃金的手藝并非獨創(chuàng),古法黃金也并非老鋪黃金獨有,甚至產品與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方式,都晚于周大福等品牌。

此外,從老鋪黃金的研發(fā)費用上可以看,這種手藝的花費并不高。

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老鋪黃金研發(fā)費用為656萬元,同比增長40.5%,占上半年營收(35.2億元)的0.2%;2021年至2023年,老鋪黃金研發(fā)費用分別為841萬元、852萬元、1072萬元,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2.6億元、12.9億元、31.8億元,研發(fā)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67%、0.66%、0.34%。

定價高、毛利高,的確暫時構成了老鋪黃金凈利潤暴漲的業(yè)績。但投入研發(fā)成本不高也意味著誰都可以進入這場高收益率的游戲,尤其對于有著悠久品牌歷史、有雄厚資本的品牌來說,更是容易。

此外,中國的手藝人很多,但是培養(yǎng)一個非遺手藝人的投入時間長、且人員少,技藝的傳承與利用率能不能支撐老鋪黃金持續(xù)發(fā)展,都是重要影響因素。

現(xiàn)在來看,在資本市場的狂歡下,老鋪黃金早就超出了傳統(tǒng)黃金該有的估值。不少人都認為老鋪黃金的股價存在泡沫。這場泡沫能持續(xù)多久?泡沫會不會越來越大?到哪一天會破?誰都不能肯定。

但起碼可以肯定的是,和泡泡瑪特的“觀賞”和“玩”的屬性不同,老鋪黃金的產品起碼有足夠的實用性,著急用錢的人能拿它變現(xiàn),不著急用錢的人把它傳承下去,至少給自己留了個傳家寶。

頭圖來源|AI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