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飲食,就是男女。說是吃,其實都是情感。
妙在全片是王蕙玲和李安玩的一出因“顧忌”而“委曲求全”的小障眼法。
朱爸爸想公開他和錦榮的老少戀,卻遲遲不可得:這是整部電影的基本矛盾所在。其實他所渴求的,也就是卸下“爸爸”這個身份,脫離家的“顧忌”,去找自己的個體之愛。
錦榮是他的愛,是他的味覺,也是他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里的欲望。
只是因為要顧念家庭,于是被推到電影結尾而已,用他的話說,“委曲求全”。
老朱自己喪妻之后,愛上錦榮,于是想公開。所以電影一開始做飯時,接了電話,教電話里的人要蒸魚,不能先放鹽,不然不鮮——之后珊珊說媽媽把魚做壞了,簡直是明示錦榮就是老朱那個心上人。
本來電影開頭,這段戀情就要公開。老朱壯士斷腕地嘆口氣:
“今天不說,要等到哪天說呢?”

之后吃飯,他擺足架勢,就想公開了,卻兩次被女兒打斷,說他做菜有問題——魚翅耗了,味覺是不是退化了?——朱爸爸氣著了,“我的身體好得很!”
其實也是焦慮,是難過,他也知道自己味覺在退化。
之后飯店要他救場,老爺子于是急匆匆走了。沒來得及公開。
這一幕是個巨大隱喻:他早想公開老少戀,但家里的女兒們,他作為爸爸的身份,讓他顧忌著。
尤其大姐,還相信朱爸爸維持著老派的感情。
但人是有欲望的,老朱只好在飯店里跟老哥們打趣,老哥們還開玩笑,說好音樂不在耳朵,好滋味不在嘴巴,“好女人不知道在哪里?”
老朱也感嘆:“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難!忙活一輩子就為這個?”
整部《飲食男女》,滿是反差:
虔誠的大姐,實則可能是最壓抑的,母親走得早,她要長女如母,維持家里的平衡。
溫良的三妹,實則可能是最大膽的,直接拿走了好友的男朋友,還未婚先孕。
反而是看著最新派開放的二姐,一開始最叛逆想搬出去,最后反而留在這個家。
三個女兒各自奔波,朱爸爸自己沒閑著。跑步鍛煉,吃中藥補身體,上醫(yī)院做體檢。
錦榮家的梁伯母登場,渣渣哇哇,三個女兒感嘆“老巫婆!”老朱卻對她客氣。
這里又是個障眼法:許多人以為老朱人老心不老,看中的是梁伯母——然而他在把梁伯母當未來丈母娘尊崇。
終于三個女兒嫁了兩個,另一個早已獨立,家也散了;老哥們也逝世了,人生苦短。
朱爸爸沒了家累,終于能公開。
但公開之前,他喝酒壯膽后那段話,是《飲食男女》全片主旨:
“既然大家能在一起吃飯,就是緣分;既然親如一家,那就沒什么話不能說,我有幾句話憋在心里很久了,之所以不說,不是想故意隱瞞什么,我只是覺得,不想讓我個人的事連累家里人,變成一種負擔,其實一家人住在同一屋檐下,照樣可以各過各的日子,可是從心里產生的那種顧忌,才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其實我不說,也沒對不起誰,說了,只是不想再委曲求全。我這一輩子,怎么做都不能像做菜一樣,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來才下鍋;當然,吃到嘴里是酸甜苦辣,各嘗各的味,”
老朱開始說這段話時,鏡頭還在玩障眼法:
他說話,梁伯母一臉喜色,錦榮反而面沉似水:梁伯母是盼望老朱跟自己好,錦榮卻是知道要公開了。

這段話的最后,鏡頭用一個窗扣住了全家。這就是傳統(tǒng)家庭:“顧忌”把大家扣在了一起。

曾經這份顧忌,讓老朱壓抑:他失去了作為廚師賴以為生的味覺,其實也就是失去了他作為男性個體的欲望。
等三個女兒嫁了兩個,老朱的家散了,沒了顧忌,加上目睹老哥們逝世,知道人生苦短、飲食男女,于是終于公開。大家各有各的生活。
電影最后,錦榮還懷了老朱的孩子——補身體的效果出來了嘛……
當他終于不用當個爸爸,而是一個丈夫時,他的味覺和欲望才回來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