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 K叔-Kris

原創(chuàng)首發(fā):Kris在路上(ID:krisgtd)

Kris個人微信:kris191606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哈嘍,我是K叔。

很多朋友后臺留言,讓我寫寫親密關系。

可我這種愛講道理的直男,真的不配做一個情感博主啊啊啊啊……

但是,團隊小伙伴給了我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你和K嫂結婚十幾年,幾乎很少吵架,這一條就已經很讓人好奇了。

好吧,原來你們想聽的不是「親密關系」的課,而是想聽我和K嫂的相處八卦啊,那行,我整理了7條,我們夫妻不吵架的秘籍,建議各位男同胞酌情參考使用。

畢竟,感情這件事,永遠都不會有標準答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永遠相信,伴侶的一切行為都具有正向意圖

這是夫妻相處之道的核心:

我見過很多夫妻朋友,喜歡揪著對方的一些行為,各種埋怨、責備,甚至報復,我理解是一種「夫妻被害妄想癥」。

既然都已經結為夫妻,要走一輩子的,那么,至少做出結婚決定的那一剎那,你們是彼此期待和彼此信任的。

而婚后,對方的很多行為,你可能不習慣、不適應、不理解,但心里要有一根弦:

ta是愛我的,ta確實在為我們好,ta的行為,一定有ta的正向意圖。

有了這樣的正念提醒,接著再去延伸思考,ta的正向意圖是什么,大概率你的生氣、憤怒,都會消失。

這個方法,百試不爽!

比如去年,我們去巴塞羅那玩,本來行程安排是半天時間去奧萊購物,結果出發(fā)晚了,路程又比較遠,到那兒都已經中午了。而且,K嫂的購物欲向來不高,我倒是哐哐買了幾件,逛了一會兒,她就想回酒店了。

再加上,那個奧萊離酒店比較遠,天一黑擔心安全問題。

怎么回去呢?一看打車價格,50歐!相當于400塊人民幣……太貴了,但我還是傾向于打車,畢竟安全第一。但K嫂開始在googleMap上搜路線,那就聽她的吧。

最終決定:先坐大巴,再坐西班牙小火車,再打車回去。差不多要兩個小時。

大巴其實還好,關鍵是,西班牙小火車,完全就是在巴塞羅那的郊區(qū)小鎮(zhèn)上穿梭,車上沒有一個游客,也只有我們是亞洲面孔,上上下下的乘客不少都是紋身大漢,朋克少年,還遇到兩個醉漢,在邊上講著聽不懂的咒語……

我倆把包背在身前,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這個時候,我心里已經升起抱怨了。為了省一點錢,硬要坐火車,萬一出點事怎么辦?

終于到站了,一個荒蕪到只有我們90年代才有的那種小站臺,出去之后真的還不如我老家的村子繁華。

但總算是可以打車了,結果……半個小時過去,一輛車都沒有。

于是,我的抱怨開始升級為生氣了……

這時候,正念提醒開始!

她也是為了給我們省錢,才決定公共交通啊,她一個女孩子都不怕辛苦,我一個大男人在這里抱怨什么???

一旦思考對方的正向意圖,憤怒就會消失,于是,更愛她了,哈哈哈。

其實,換一個詞就是「換位思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時刻警醒,摒棄理工直男思維:別跟老婆講道理!

這一點,我之前視頻號里講過,千萬不要跟老婆講道理,講邏輯,講是非對錯。

即使有是非問題,也不應該在你們針鋒相對的情緒狀態(tài)下,去據(jù)理力爭。

很多看上去的大是大非,其實都是情緒問題,在那個情緒爆發(fā)的點上,你就不要再用冰冷的邏輯思維,去點這個炮捻子了啊,那不是一點就著嗎?

說實話,剛結婚那會兒,我也喜歡講道理,喜歡爭對錯,這里要重點感謝K嫂的包容,她總是以水一般的溫柔,化解我莫名其妙的好勝心。

后來,看一些心理學的書,開始反思,為什么我那么喜歡爭對錯?或許跟原生家庭有一定關系,一直以來我父母的相處中,就特別重視誰對誰錯,特別重視家庭復盤。

比如,我把一個盤子打碎了,父母就會分析,我的不小心,可能是最近有點毛躁,有點飄了……

我……完全大無語,但做錯了事,又無從反駁。

當然,這里不是要甩鍋給父母,而是分析出了問題,就能更好地意識到如何解決它。

再后來,婚姻時間長了,K嫂也會有類似的爭對錯情況,我也努力向她學習,上善若水,不講道理,只保護情緒。

結果發(fā)現(xiàn),特別管用!

——你怎么回事啊?

——我愛你

——你為什么就不能xxx呢?

——我愛你

——這件事本來就不應該這樣??!

——我愛你

三個來回,情緒問題全部解決。哈哈哈哈。

不跟老婆講道理,是說不要在情緒點上講,當情緒平復了,充滿愛意了,再從情緒腦回歸到理智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這是在大理,確實美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做伴侶的好朋友,而且是最好的朋友!

放在以前,我是不敢說這個話的,總覺得會傷害我的男性好兄弟,而且也從來沒有想過說,和愛人做好朋友這件事。

朋友關系和夫妻關系,在我以前的認知里,是完全獨立的。

但這幾年,我越來越感覺到:

K嫂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沒有之一。

或許是因為,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緣故,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高峰和低谷,尤其是在低谷期,兩個人彼此信任,彼此賦能,彼此提供情緒價值,彼此成為各自智囊,這個過程,不僅讓我們的愛情持久,也會讓這份情感增加了友情的成分。

關于這個問題,我倆還討論過,但是得出一個不太樂觀的結論:

就是,夫妻的親密關系,和運氣有沒有關系?

我們認為,是有的。

可能都是很好的人,但就是沒辦法相處成為好朋友,就是會格格不入,或者有各種嫌隙。

靠努力能解決嗎?

好像情感問題,又很難給出一個確定性的標準答案。

這里我依然困惑,歡迎大家在留言區(qū)可以討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們要在一起很久很久,久到會一起經歷很多周期

這一點很關鍵。

夫妻的相處,是需要長期主義的。這里的長期主義,是說,

你們要相信,無論是職業(yè)發(fā)展、家庭財富、夫妻關系、親子關系,都是會發(fā)生變化的,是會經歷很多輪周期的。

吃苦受累的日子會有,安逸舒適的日子也有,但人不可能一直吃苦,也不可能一直安逸,都會進入到周期循環(huán)當中。

當把時間線拉長,把人生當成一場無限游戲,這一把玩的很菜,沒關系,從頭再來依然有機會,那一把直接通關,但別想著從此高枕無憂,依然需要踏踏實實繼續(xù)柴米油鹽。

就像我和K嫂創(chuàng)業(yè)這些年,真的是在高峰和低谷之間,不停地來回折騰。

剛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有公眾號的紅利,業(yè)務增長順利,感覺創(chuàng)業(yè)好像并沒有想象中難;

很快公眾號流量下滑,短視頻紅利崛起,我們沒能及時轉型,陷入到了低谷當中;

2023年痛定思痛開始每天做奶牛,寫文章、拍視頻、做直播,再次起死回生甚至拿到了這些年的最佳業(yè)績;

2024年接連查出了身體問題,讓我們再一次進入到了人生的低谷狀態(tài)……

我相信,未來的我們,依然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周期起伏,沒有一勞永逸,也沒有永遠的谷底,夫妻一場,不就是結伴一起玩一場無限游戲嗎?

今天一起玩實況足球,明天一起玩超級瑪麗,感覺好像有點無聊了,沒關系,《黑悟空神話》出來了,又可以繼續(xù)玩新游戲了。

調整心態(tài),長期主義,穿越周期,歷久彌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把夫妻當成命運共同體,重中之重!

夫妻之間,要達成一個重要協(xié)定:

在生活中的所有大事小事,你們兩個人都是一體的,而不是對立的。

夫妻要作為一個命運共同體,一起穿越好多周期的。

很多人在結婚之后,尤其是生娃初期,特別不適應:

從二人世界一下子進入三口之家,最不適應的就是,孩子的到來會打破你們原有的關系平衡。我見過太多那種,生娃之前,和老公關系和睦,與婆婆相處愉快,一旦有了娃,一切都變了,矛盾重重。

這里邊,最大的問題,通常就是:

沒有把兩個人當成一個小家,一致對外,而是重新回歸到了自己的三口之家之中。這里不是說,要跟原有的家庭,跟自己的父母鬧對立,而是說,你們兩個人的意見,是需要先做內部交換的。

當你對婆婆說出一句話,當你對岳母說出一句話,這句話,代表的不是你一個人,而是你這個新構建的家。

這個時候,很多話是不能亂說的。

比如,你以前跟父母關系很融洽,什么話都說,沒有秘密,但是,當你結婚之后,依然把自己老公的惡習或者對老婆的不爽,分享給自己的父母,那就完蛋了!??!

你的伴侶,是會陪伴你走過一生的人,不是說,不愛父母,不愛孩子,而是要時刻提醒自己:

夫妻,才是命運共同體,極其重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孩子不僅是夫妻愛情的結晶,還是夫妻共同成長的階梯

作為兩個男孩的父母,我和K嫂一直都在和孩子們強調兩件事情:

第一,我們愛你們。

第二,我們很感謝你們。

愛你們,很好理解。

感謝你們,展開說說。

中國式父母,尤其是孩子還比較小的階段,特別容易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附屬品,即使內心不這么覺得,行為上也會這么體現(xiàn)。

我們太擅長從孩子身上找回威嚴了,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開心還是生氣,向左還是向右,大事小情,大包大攬,把孩子成長的課題,全都放在了自己的手掌心里,并且美其名曰:愛孩子。

但事實上,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在我們作為監(jiān)護人陪伴他們成長的時期,我們依然是監(jiān)護的職責,而不是像慈禧一樣垂簾聽政養(yǎng)育一個玩偶。

即使孩子們,會不聽話,會惹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依然感謝孩子,因為有了他們,讓我們擁有了做父母的體驗,也擁有了更豐富和立體的成長經歷。

一直有一種說法,叫:“我還是個孩子,怎么能照顧好一個孩子呢?”

我非常尊重不生孩子的想法,但非常不認同這個不生孩子的理由。

如果你希望自己繼續(xù)做個孩子,那么,當然可以選擇不生,但如果我們想要成長,我真的感覺生一個娃,成長速度要快太多太多。

很多時候,我們的成長不是規(guī)劃出來的,而是倒逼出來的,就像我從小到大都沒想過自己會創(chuàng)業(yè),但因為二胎的經濟危機,硬生生躺了一條副業(yè)出來,又因為做內容,做教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開啟了自己的教育創(chuàng)業(yè)。

如果沒有孩子們的倒逼,我不可能有這樣的成長,也會失去很多人生的體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感覺不愛了,那就用行動去愛ta

最后的最后,是送給某些渣男渣女的,他們特別喜歡用的一個分手話術是:

“我對ta已經沒有感覺了,我已經不愛ta了……”

這是來自于史蒂芬柯維給到我的特別重要的愛情建議:

愛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

當你感覺不愛ta的時候,就要用行動去愛ta。沒有感覺了,能不能為ta做些什么,產生新的感覺,不再愛了,那試著多一些心思,多一些付出,多一些甚至犧牲,去嘗試愛ta呢?

所有的激情,都會消逝的,

所有的新鮮,都會變質的,

但我始終相信:

愛情,是可以永恒的。

與君共勉。

哈哈哈,歡迎點贊!

作者介紹:

K嫂,北京師范大學碩士,家有倆娃,一邊感性一邊理性,能擼鐵能養(yǎng)花,還能出方案講邏輯,哈哈哈。

我是K叔,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創(chuàng)業(yè)休學),世界500強央企7年,辭職創(chuàng)業(yè)6年,百萬粉絲個人成長知識博主,一行DoMore創(chuàng)始人,OKR目標管理專家,豆瓣8.0《引爆自律力》作者。

Kris進化圈社群已有11000+人加入,帶領會員從讀書、日課、運動三個維度進行提升;108自律行動營、寫作變現(xiàn)營、教練特訓營等高階訓練營學員突破40000人。

目前在更新的平臺有:

#視頻號:Kris進化筆記

#視頻號:K叔K嫂夫妻創(chuàng)業(yè)日常

#公眾號:Kris在路上

#公眾號:Kris進化筆記

關注我的,不是粉絲,而是朋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創(chuàng)不易,感謝關注

點一個免費的贊再走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