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段10秒的視頻讓全網(wǎng)炸鍋

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

張頌文在劇組外扔粉絲信件的視頻全網(wǎng)瘋傳,視頻里,演員張頌文坐在奔馳保姆車上,黑著臉將一包疑似粉絲信件的物品反手甩出窗外,動作比丟垃圾還利落,紙張飄散一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網(wǎng)友瞬間炸鍋:“原來明星收信還要冒著被‘投毒’的風險?”更魔幻的是,爆料稱信封里除了信,還塞了不明物體,安保懷疑是私生飯寄的“詛咒禮物”。

粉絲:“這是我對偶像最深沉的愛!”

張頌文:“不,這是要我命的愛。”

網(wǎng)友瞬間分裂成兩大陣營:“扔得好”派表示“私生飯都往車里扔白花了,不扔留著當骨灰盒?”

“太冷漠”派:“流量明星收信收到手軟,老戲骨倒開始耍大牌了?”

也有粉絲理直氣壯:“我花錢支持他,憑什么不能打擾?”殊不知,過度付出正在毀掉偶像,不如來個靈魂拷問:“如果追星要搭上命,你還會去當‘前線’嗎?”

看似是明星與粉絲的“愛恨情仇”,實則暴露了娛樂圈的三大膿包:私生飯的瘋狂、資本的冷血,以及“飯圈正義”的雙標。

這屆私生飯的騷操作,早已突破人類想象,是以愛之名的“人形追蹤器”

追車扒窗:張頌文曾因開車窗打招呼,手被粉絲拽住不放。

房車突襲:帶妝造的他被私生飯堵在房車門口,差點上演“喪尸圍城”。

白花攻擊:扔白花、衛(wèi)生紙折的“冥器”,堪稱“陰間應援”。

張頌文扔信事件中,最魔幻的細節(jié)是:那個扔信的白衣女子,前一天剛往他車里丟過白花,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白花是吊唁死人的,這哪是追星?分明是“咒人升天”。

追星界的潛規(guī)則是:你越紅,私生飯越瘋,但張頌文的困境在于——他既不是頂流,也沒簽頂級公司,卻被迫承受頂配版騷擾。

資本的游戲:經(jīng)紀公司的“渣男式公關”

事件發(fā)酵后,最耐人尋味的是張頌文的經(jīng)紀公司泰洋川禾,這家曾捧紅Angelababy、周冬雨的巨頭,對張頌文的態(tài)度堪稱“拔X無情”:

裝死三個月:自1月家暴傳聞后,公司官微再未發(fā)過張頌文的動態(tài)。

朋友圈式營業(yè):春節(jié)時,公司員工偷偷在朋友圈發(fā)他當“志愿服務大使”的視頻,仿佛在搞地下戀情。

資本的邏輯很簡單,能賺錢時你是寶,惹麻煩時你是草,張頌文憑借《狂飆》爆紅時,公司恨不得把他焊在熱搜上,如今負面纏身,立刻降級成“不可回收垃圾”。

更諷刺的是,張頌文名下4家公司,3家已注銷,唯一存續(xù)的工作室連續(xù)四年“零參?!保@哪是“實力派演員”?分明是“娛樂圈個體戶”。

飯圈雙標:流量明星享特權,老戲骨活該被罵?

此次網(wǎng)友對張頌文的苛責,就暴露了飯圈文化的“階級歧視”:

流量明星收信收到手軟,哪怕轉頭扔進垃圾桶,粉絲也能洗成“哥哥太忙”。

老戲骨扔一封信,立刻被罵“人設崩塌”“德不配位”。

這種雙標的根源,在于飯圈將明星商品化:流量明星是“完美商品”,必須24小時營業(yè)微笑;而實力派演員則被要求“既要有藝術家的清高,又得跪舔粉絲的玻璃心”。

更荒誕的是,罵張頌文的人,和當初夸他“謙遜敬業(yè)”的可能是同一批。導演高群書曾盛贊他“尊重每個工作人員,連開玩笑都不說人壞話”,如今一句“扔信”就讓全網(wǎng)失憶。

“飯圈已從‘偶像經(jīng)濟’異化為‘邪教組織’,明星不過是待收割的‘韭菜’,粉絲則是被PUA的‘獻祭者’?!?/p>

誰在喂養(yǎng)這場“畸形狂歡”?

張頌文扔信事件,本質是娛樂圈畸形產(chǎn)業(yè)鏈的集中爆發(fā),大粉頭組織打投、控評,甚至慫恿私生行為,靠粉絲經(jīng)濟抽成撈金。

媒體吸血:營銷號一邊罵張頌文“耍大牌”賺流量,一邊暗搓搓發(fā)通稿“理性追星”。

平臺縱容:熱搜榜明碼標價,負面話題沖上第一的每一秒,都是真金白銀。

在這條產(chǎn)業(yè)鏈上,明星是棋子,粉絲是韭菜,資本是莊家。張頌文不過是被卷進絞肉機的“意外犧牲品”。

當追星變成“恐怖游戲”,沒有人能全身而退,張頌文的信封在風中飄落的那一刻,撕開了娛樂圈最虛偽的遮羞布,粉絲以為自己在“為愛發(fā)電”,實則成了騷擾工具人,明星看似光鮮,實則是資本和輿論的人質,觀眾罵完張頌文,轉頭又去追下一場狗血八卦。

真正的解藥,或許藏在張頌文那句無奈的回應里:“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別總活在別人的回應里。”

畢竟,當追星變成一場“你死我活”的戰(zhàn)爭,最先被扔出窗外的,從來不是那封信,而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邊界與尊重。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