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5點,央行發(fā)布公告,宣布自本月起中期借貸便利(MLF)將采用固定數(shù)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操作。2025年3月25日(周二),中國人民銀行將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期限為1年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字數(shù)不長,但信息量巨大!

第一,MLF利率正式退出政策利率屬性。

LPR是目前的貸款基準利率,降息與否主要看LPR上調(diào)還是下調(diào)。過去,MLF利率一般被稱為最重要的政策利率,因為LPR主要是參照MLF利率定價,以MLF利率為基準,MLF調(diào)整LPR會跟著調(diào)整。但從去年開始MLF利率作為政策利率屬性弱化了。

早在去年“6·19”陸家嘴論壇講話中明確了,央行主要政策利率是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并要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

到了現(xiàn)在MLF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操作,意味著MLF不再有統(tǒng)一的中標利率,更難以作為LPR定價的瞄,政策利率的屬性已經(jīng)完全退出。

第二,未來的降息將更靈活

目前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已經(jīng)取代MLF利率成為主要的政策利率,相比之下7天期逆回購利率是短期政策利率,而MLF利率是長期政策利率(一般是1年期)。

這會帶來兩大變化:

1、降息的傳導方式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椋河啥唐趥鬟f到長期。

2、傳導路徑是:7天期逆回購利率→LPR利率→銀行貸款利率

由于7天期逆回購是高頻操作的貨幣政策工具,相對MLF操作一般一個月一次頻率高很多,因此7天期逆回購利率的調(diào)整也將更靈活,更能反應央行的政策意圖。

3、利率將更加市場化:2019年以前,中國的基準利率主要是銀行存貸款基準利率,這個利率由央行公布,也就是央行確定基準利率后,銀行存貸款利率參考基準利率定價。

2019年以后,LPR成為事實上的基準利率,央行主要通過利率MLF利率影響LPR。

2024年下半年之后,央行主要通過利率7天逆回購利率影響LPR。

也就是說,市場利率的傳遞過程已經(jīng)從過來的“確定式”慢慢轉(zhuǎn)成了目前的“引導式”,利率更加市場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央行時隔8個月再次凈投放

央行將于3月25日將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本月MLF到期金額是3870億,凈投放630億元,央行時隔8個月再次凈投放,相當于額外給市場補充更多資金,考慮到MLF已經(jīng)釋放了長期資金,短期內(nèi)降準的概率應該有所下降。

第四,銀行的借錢成本預計將下行

金融機構(gòu)投標MLF通常參考市場化的融資成本,目前國股行1年期同業(yè)存單利率在1.95%左右,而MLF利率是2%左右,MLF采用多重價位中標后,優(yōu)質(zhì)的大型金融機構(gòu)可能享受到更低的利率,可以降低金融機構(gòu)的資金成本,也有助于緩解銀行的凈息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