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的賢名怎么來的?看過電視劇,只要思考過的人都會明白。
他雖然被朝臣稱為“八賢王”,但這個“賢名”是眾多黨羽的刻意包裝,他擅長拉攏人心,甚至通過自掏腰包給地方官員,換取一個清廉的名氣。
這種性格如果換一個朝代,可以將他扶上皇位。但是與國與家未必有利。
八阿哥與老四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對于既得利益集團的態(tài)度,八阿哥的勢力核心是那些朝上諸公,是滿漢的權貴,比如說佟國維,馬齊等。人家既然能擁護他上位,他肯定給人家承諾了一些東西,比如說默認官員火耗的貪污,保留士紳的免稅特權等。

試問,靠著這些人支持上位的八阿哥,他在上位之后,敢磨刀霍霍砍向這群人嗎?
除此之外,八阿哥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軍事和外交上的短板。
他沒有真正軍事實踐經(jīng)驗,僅僅參與過象征性的出征。要知道這一段時間,西北的準噶爾可是蠢蠢欲動,他有能力掃平這些叛軍嗎?他能夠積累足夠的錢財來發(fā)起平叛戰(zhàn)爭嗎?
如果他學康熙晚年的政策,進行綏靖政策,不但安撫不了準噶爾部落,還會加速西北邊境的失控。對中國而言,可是有可能失去西北之地,到時候別說完整的楓葉,連雄雞都不成形。
再有,康熙晚年由于心氣不足,再加上一致的寬仁政策,吏治腐敗已經(jīng)到了極點,當時國庫僅存800萬兩銀子,是雍正通過一系列的反腐手段,使國庫增加到6000萬兩銀子。

如果是八阿爺,他自己和親信就是最大的貪腐分子,他有足夠的魄力和手段進行吏治的改革嗎?如果不改,官員中飽私囊的現(xiàn)象會進一步加劇,老百姓活不下去,會有什么反應?乾隆晚期的白蓮教,各地起義會提前。
雍正在財政上最大的成績就是“士紳一體當差”“火耗歸公”,削減了地主階級和地方官員的特權。八阿哥會執(zhí)行嗎?
如果他取消“士紳一體當差”,地主階級的免稅特權將導致稅收銳減;如果保留“火耗歸私”,地方財政赤字將拖垮中央。
雍正為什么名聲一直不好?甚至在好多作品中成為反派,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為了國家的延續(xù),敢于向利益階層開刀,在清朝所謂的“康乾盛世”中,他雖起到了承上啟上的作用,卻至關重要。自是他的一系列鐵腕政策,扭轉(zhuǎn)了大清滑向深淵的腳步,這才有了乾隆舒舒服服當皇帝的六十年。
站在歷史的高度,雍正肩負著重要的任務,這事放在八阿哥身上,他沒能力沒魅力去做。

康熙晚年,各種積弊已經(jīng)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八阿哥的性格決定了他承擔不了這個重任。
而胤禩依賴的“八爺黨”以滿洲貴族為主,若其執(zhí)政后壓制漢臣(如張廷玉等),可能激化滿漢矛盾,重現(xiàn)明末民族對立的困局。
從歷史的角度,雍正的繼位是清朝應對康熙晚年危機的必然結果。胤禩的執(zhí)政風格雖能短期穩(wěn)定官僚集團,但長期將導致改革停滯、財政崩潰和邊疆危機。正如《清史稿》所評:“胤禩才具優(yōu)裕,然心術險詐,終非社稷之器。”
若其繼位,清朝或?qū)⒃?8世紀中期提前步入衰退,而非迎來“康乾盛世”的延續(x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