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隕石坑里都沒有隕石,難道是被外星人撿走了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隕石坑看起來空,不是因為隕石跑路了,而是撞擊的瞬間太暴力導(dǎo)致的,小行星進(jìn)入大氣層的速度一般是10-70公里每秒,比子彈還快幾十倍,這意味著它撞上地面的瞬間就像核彈爆炸一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美國的巴林杰隕石坑為例,5萬年前一顆50米的鐵隕石砸下來,形成了一個1.2公里寬、170米深的坑,但坑里什么都沒有,因為撞擊瞬間的能量太大了,動能隨速度平方增長,50米的隕石重約30萬噸,速度20公里每秒,能量等于240萬噸TNT炸藥,一塊鐵隕石瞬間就會被壓縮、熔化甚至汽化,本體根本留不下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謂隕石本質(zhì)上就是宇宙中的石頭,最多就是金屬含量高一點,在瞬間幾千甚至幾萬攝氏度的高溫面前,幾十米的隕石往往會汽化成氣體,最多留下點渣子,就算是6500萬年前滅絕恐龍的10公里隕石,也是大部分都蒸發(fā)了,殘渣隨著爆炸的高度和大氣活動散落到了全球,形成了富含銥的薄層,也就是K-Pg邊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是幾百米的中型隕石,它們可能會部分汽化,部分熔化成液態(tài),和地面巖石混在一起,最開始提到的巴林杰隕石坑的鐵隕石,就有約70%熔成微小液滴,冷卻后散落坑外幾公里,但整塊隕石早沒了,熔化的隕石更像是潑出去的水,已經(jīng)和地球本身融為一體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隕石再大一點,就有可能形成隕石雨,首先是在大氣層灼燒階段的爆炸解體,比如1947年西伯利亞的錫霍特-阿林隕石,碎片有上萬塊散落了幾十公里,坑里只有一點點殘骸,后續(xù)往往被地質(zhì)活動掩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相比月球和火星,地球上的隕石包括隕石坑,都是很難長期存在的,首先是隕石墜落時先摩擦大氣層,小塊隕石直接燒成灰變成火流星消失了,大塊隕石也瘦身一大部分,比如現(xiàn)在每天都會有100噸微隕石來到地球,但是連大氣層這一關(guān)都過不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偶然撞到地面形成隕石坑后,幾萬年時間也會被風(fēng)霜雨雪填平磨平,現(xiàn)在能看到的一些隕石坑,比如巴林杰坑,只是因為沙漠戈壁干旱而已,6500萬年前那顆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形成的隕石坑,現(xiàn)在還深埋墨西哥灣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真正能長期保存隕石的,其實是38萬公里外的月球,上面密密麻麻的隕石坑就是最直接的證據(jù),由于月球沒有大氣,所以隕石碎片只要沒達(dá)到逃逸速度,最終就都會落到月球表面的隕石坑附近,幾千萬年都不會被掩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xiàn)如今地球上最容易找到隕石的地方,是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以及南極大陸,科學(xué)家甚至在南極找到過來自火星的隕石,推測可能是一顆小行星撞擊火星產(chǎn)生的碎片,在引力作用下飛了幾千萬公里來到地球,砸到了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