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毛主席在湖南搞農運,因為推動減租減息、平糶受阻,遭到地方軍閥趙恒惕的通緝。某一天,毛主席化裝成郎中想要脫困,結果被一隊槍兵識破。

為了躲避追捕,毛主席逃到當地木匠張有成的家中躲藏起來。面對氣勢洶洶的國民黨槍兵,張有成見狀不但不感到害怕,反而通過自己的機智、勇敢成功地支開了敵人,救了毛主席一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若干年后,已是新中國領袖的毛主席,又把當年的恩人張有成接到中南海的居處做客。他叫上自己的兩個女兒李敏、李訥,讓她們對張有成執(zhí)晚輩之禮。

一向不愛喝酒的毛主席,為了招待張有成,還破例在飯桌子上擺了一瓶好酒。那時,毛主席喚了一聲“有成兄”,握著對方的手說:

一別20多年,想不到我們還是見了面。這要感謝你。那一次若不是你膽大沉著,掩護了我,我差點命都沒了哩!

張有成和一同進京的另外兩位老鄉(xiāng)在中南海受到了熱情款待,他們在北京城里游遍名山勝水,一個月后才準備動身回家。

臨別的時候,毛主席又專門托人給他送上了呢子大衣、皮鞋、帽子和一口裝衣物的皮箱。從那以后,木匠張有成回到了湘鄉(xiāng)老家,當地政府每個月都會給他發(fā)放150斤口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要知道,1950年中國的經濟還十分困難,糧食生產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的需要,所以國家制定了嚴格的措施規(guī)定口糧的分配。按照當時的政策,普通城鎮(zhèn)居民一月的口糧才15-25斤。

張有成回家的第二年,由于地方上糧食缺口較大,政府臨時決定禁酒,酒癮極大的張有成竟然為此寫信給毛主席抱怨。

毛主席收到來信后,不但沒有批評張有成,反而非常有耐性地回信向他解釋情況,并勸他說:“等到秋收以后,可能開禁,你們也可以喝一點。”

1952年,木匠張有成因患病不幸去世。后來,毛主席給張有成的弟弟張四維發(fā)來了唁函,并信中說:“有成兄病逝,深為悼念!”

五十年代在韶山沖還居住著毛家很多遠房親戚,其中包括毛主席的表兄文澗泉、文運昌等人,他們都是毛主席少年時代的玩伴,曾經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幫助過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少年毛主席想要去東山高等小學就讀時,表哥文運昌正是他的引薦人與擔保人。后來毛主席搞農運,文運昌積極參與其中,還一度被逮捕入獄。

但是1949年以后,毛主席并未讓自己這位表兄享受到任何特權。另外,1925年前后的湖南農民運動中,幫助過毛主席的人其實并不止張有成一個,至少還有佃戶謝子藩。

謝子藩在接到大地主成胥生命令去抓捕毛主席時,佯裝不認識毛主席,成功讓毛主席脫險。盡管五十年代以后,謝子藩也按照“革命老人”的待遇得到了生活的照顧,但是他并沒有像張有成一樣受邀到中南海做客。

那么,毛主席為什么會特別照顧這位木匠張有成呢?其實,這位張有成并非是一個普通的湖南農民,也不僅僅是毛主席的救命恩人。

張有成和他的弟弟張四維,都是毛主席的“發(fā)小”,并且他們三人還一起當兵,參加過北伐和農民運動,所以他們事實上算是——“革命戰(zhàn)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主席少年時代是在湖南韶山沖長大的,曾經有一段時間,他為了讀書住到了外婆文氏家中,當時張有成、張四維兄弟倆是文家的近鄰。

張有成家有四個孩子,他排行老大、張四維排行老四,因此毛主席管他們叫“張一哥、張四哥”。因為家境貧寒,張有成很早就學會了木匠活,尤其擅長做雕花木床。

張有成木匠活不僅做得好,為人也很厚道,從不亂收費,所以在當地小有名氣。而他的弟弟張四維,也因為聰明好學、能寫會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贊。

毛主席喜歡和聰明的張四維交往,也愛和能干的張有成打交道,遇到外婆家要打家具,或者父親要交易谷米、買賣牲口的時候,他也愛找有成兄弟倆幫助。

一來二去,毛主席就和張家兄弟成了莫逆之交。辛亥革命爆發(fā)之后,毛主席參加了湖南新軍,接下來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說服張有成、張四維和自己一起鬧革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氏兄弟一向崇拜毛主席,最后真就和他一起投了軍,還參加了北伐。二十年代毛主席回湖南搞農運時,張家兄弟也秘密加入了農會。一直到1925年,毛主席被國民黨通緝。

當時毛主席藏在張家的木匠工棚里面,張有成機智地擋住國民黨的追兵,告訴他們,自己看見一個穿藍長衫,蓄西式頭的人已經從山崗向湘鄉(xiāng)跑了。國民黨追兵問:你怎么不抓住他?

張有成說:一個教書先生,我干嘛要抓他呀。國民黨追兵說:他是共產黨!張有成說:笑話,他額頭上又沒有寫字,我怎么曉得他是共產黨。國民黨追兵被糊弄一頓,罵罵咧咧地朝山崗追去。

眼看沒有危險了,張有成才去找來一頂轎子,讓毛主席扮成當地的郎中鉆進去,又找來毛家的毛福勝、毛福軒等人,抬著轎子趕到如意場的楊家莊。

等毛主席在楊家莊辦完事情后,張有成又和鄉(xiāng)親們一起幫他轉移到了安全地帶。1925年秋天,毛主席接到上級的命令要去廣州辦農民運動講習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離開湖南時,毛主席專門去了一趟長沙的橘子洲,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長沙》,從此以后的三十四年中,再也沒有回過家鄉(xiāng)。

二十年代,毛主席因在家鄉(xiāng)搞農運遭軍閥趙恒惕通緝,黨組織安排他南下廣州。自那以后,張有成、張四維兄弟就和他中斷了聯系。

于毛主席而言,張有成不僅是他少年時代的玩伴,也是他青年時代的“戰(zhàn)友”兼救命恩人。1951年毛主席的表兄文運昌進京的同時,張有成寫了一封信托其帶進中南海。

張有成在信中問:“毛三哥,你還記得少年時代和你一起玩耍的張一哥和張四哥嗎?”毛主席收到信后萬分感慨,馬上派人回信邀請張有成進京一敘。

張有成在北京一共呆了一個月時間,毛主席一有時間就帶著他們四處游覽,還找專門的攝影師來給他們拍合照,這些待遇是毛主席親屬都不曾有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臨別之時,毛主席囑托張有成回到家鄉(xiāng)了,一定經常給自己寫信,把家鄉(xiāng)的見聞說給自己聽。張有成本來是一個木匠,肚子里沒有什么墨水,但是他答應了好友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所以平時在做工匠活、農活之余,張有成也間或給毛主席寫寫信,談談自己在鄉(xiāng)中的見聞。1952年7月,張有成寫信給毛主席反映家鄉(xiāng)因缺糧禁酒的問題。

毛主席收到信后非常重視,馬上回信向張有成和文家親戚們問好,還安撫他等到秋收以后,或許可以解禁,再喝一點??墒菦]想到,就在這一年的冬天,張有成就患病去世了。

  • 參考資料:
  1. 《毛澤東和他的三位鄉(xiāng)親》——《湖南文史》,2001.08.15;
  2. 《毛澤東為何記念木匠張有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