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再擲113億歐元鞏固“援烏帶頭大哥”地位

文|清哲木

俄烏沖突持續(xù)膠著、美國援烏力度減弱的背景下,德國近期通過一系列重大政治決策,再次強化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

3月21日,德國聯(lián)邦議院預算委員會批準向烏克蘭追加30億歐元的軍事援助,并承諾2026至2029年再提供83億歐元,總援助金額超過113億歐元。這一舉措不僅標志著德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進入新階段,更凸顯其接替美國成為歐洲援烏“領頭羊”的戰(zhàn)略意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次批準的30億歐元為2025年新增援助,使德國今年對烏軍事援助總額達到70億歐元(包括原計劃的40億歐元)。援助內(nèi)容涵蓋IRIS-T防空系統(tǒng)、導彈、無人機、裝甲車等關鍵裝備,其中IRIS-T系統(tǒng)被視為烏軍提升防空能力的“殺手锏”,預計兩年內(nèi)交付。德國首次明確未來四年(2026-2029年)83億歐元的援助框架,旨在通過長期合同綁定德國軍工企業(yè)與烏克蘭的合作,建立“可持續(xù)的國防供應鏈”。烏總統(tǒng)澤連斯基稱此舉為“邁向長期安全保障的重要一步”,并將與德國國防工業(yè)簽署未來合同。

此次援助的通過離不開德國綠黨的強力推動。綠黨以支持《基本法》修正案為條件,要求新增30億歐元援烏資金,并成功迫使聯(lián)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接受其主張。外長貝爾伯克(綠黨)被廣泛認為是此次行動的核心推手,其堅持的“堅定援烏”立場最終促成跨黨派共識。

此次德國為突破財政限制,德國通過《基本法》修正案,允許國防支出(包括對烏援助)不受債務上限約束,并設立5000億歐元特別基金用于基礎設施和國防。到2025年,德國軍費將占GDP的3%(約1290億歐元),遠超北約2%的目標。這一改革為長期援烏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德國憲法首次明確寫入對烏軍事援助條款。

在美國新任總統(tǒng)特朗普向普京無下限的獻媚之后,歐洲各國已經(jīng)看清現(xiàn)實,特朗普和普京沆瀣一氣狼狽為奸??用擞?,迫使歐盟放棄幻想,挑起援烏的主力軍。這次德國是勒緊腰帶也要力挺烏克蘭戰(zhàn)爭到底,普京心里估計涼透了,這也徹底粉碎了特朗普和普京勾兌烏克蘭的計劃。這次德國軍援不僅是對美外交的強硬表態(tài),也是填補美國空缺,德國從此前的“被動跟隨”到“歐洲安全塑造者”。

如今的歐洲,正站在戰(zhàn)略選擇的十字路口,是繼續(xù)依附美國,還是尋求獨立自主?是維持現(xiàn)狀,還是另辟蹊徑?這些問題都需要深思熟慮。而德國這次的軍援決定,已經(jīng)向世界發(fā)出明確信號,那就是德國在重塑歐洲安全架構。德國“接棒”美國,以“維護歐洲安全責任”為由擴大援烏規(guī)模,填補了西方陣營領導援烏的真空。歐洲為了烏克蘭,已經(jīng)出了不少血,美國這個“罪魁禍首”卻想置身事外?德國這口氣,咽不下去了。所以,這次軍援,與其說是幫烏克蘭,不如說是做給美國看的。你特朗普想和俄羅斯搞茍合,我偏要支持烏克蘭,而且要加大力度!這哪是援助,分明是宣戰(zhàn),對美國霸權的宣戰(zhàn)。

德國此次行動不僅是軍事援助的加碼,更是其地緣戰(zhàn)略的重大調(diào)整。通過憲法改革與債務松綁,柏林正將援烏從“應急措施”升級為“長期國策”,試圖以經(jīng)濟與軍工實力重塑歐洲安全秩序。正如德總理朔爾茨所言:“即使在和平時期,烏克蘭也需要強大軍隊”——德國的選擇,或?qū)⒍x后沖突時代歐洲的安全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