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個“怪物級”釣組,怕不是“要魚命3000”吧!
最近,一名釣魚男子在河道用一種特殊釣組釣魚的時候,被網(wǎng)友噴得體無完膚。別人甩竿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位老哥直接掏出一串長得像“晾衣架”改造過的玩意兒,至少12個假餌嘩啦啦往河里一扔。

如果每個假餌上再掛一個三本鉤,這一下子就是36枚魚鉤。
這陣勢,估計當場把魚群整懵了:"這到底是釣魚,還是在錨魚啊?!"有網(wǎng)友看后直呼:"發(fā)明這外掛的缺德帶冒煙,魚看了都得連夜搬家!"
先看看這個到底是啥“怪物級”釣組,下面這一段視頻展示得非常清楚。
視頻中,一位男子的釣竿上掛著一個形似晾衣架的金屬架子,上面密密麻麻綁了十幾枚路亞假餌。男子將這個釣組拋入水中,然后拖動魚竿,水里好像有一群“金屬魚”在游動。
別人路亞釣魚,頂多一枚假餌,這倒好,十幾枚假餌全上陣,這架勢,到底像不像是在釣魚。
甚至,男子得意洋洋地給這釣組起名“要魚命3000”。

這種釣魚的方式,連電影里的“達文西”來了,估計也自嘆不如。
有網(wǎng)友看后表示:“這是哪個大聰明整的這釣法,簡直就是物理外掛,根本不講武德。”

在這位網(wǎng)友看來,發(fā)明這個釣組的人,真是有點太瘋狂了。
對水里的魚來說,可能是:每天上一當,當當不一樣。
另有一位廣東網(wǎng)友看到這個奇形怪狀的釣組后,形象地稱其為“矩陣魚鉤”。

這個稱呼還挺形象,十幾枚鉤子就像一個矩陣,可以在水域中搜索、吸引魚群。怪不得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魚看了都得連夜搬家”。
當然,也有網(wǎng)友表示:(這個矩陣魚鉤)看上起排場大,實際上秩為1。這么多魚鉤,一旦掛底,一整副釣組就全廢了。
一位用過此種釣法的安徽網(wǎng)友表示:“這玩意我熟,一晚上掛5套,越掛越上頭……”

那么,這套“矩陣”釣組,算是釣魚人的“科技與狠活”,還是對魚“耍流氓”呢?
其實這個釣組名叫阿拉巴馬釣組(Alabama Rig) ,江湖人稱“傘形釣組”(Umbrella Rig),原理簡單粗暴——它的核心結構像個倒掛的雨傘骨架,主線上分叉出多根鋼絲線,每根線末端都掛一枚軟蟲或小魚形假餌,拋投時十幾個假餌同時入水,活脫脫模擬出一群驚慌逃竄的餌魚群。

鱸魚見了這陣仗,哪還管得住嘴?直接沖上去就是一口!這釣組的設計思路就是:以量取勝,亂拳打死老師傅。
不過問題來了——這玩意兒為啥被罵“外掛”?
因為它可能實在太高效了!普通釣友一次甩一竿只能釣一條魚,但阿拉巴馬釣組一竿下去,遇到魚群連釣帶錨,可能同時掛上好幾條魚。
從這種釣組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玩意是老外發(fā)明的,確實有點不講武德,國內(nèi)的釣魚佬可不背這個鍋。

阿拉巴馬釣組雖然兇猛,但也引起很多爭議,就連國外很多地方,也將這種釣組視為“違規(guī)釣法”,在比賽或休閑釣當中嚴禁使用。
想象一下,如果人人用這種“魚群收割機”,水域里的魚怕是要被卷成瀕危物種!
在咱們國內(nèi),如果在自然水域當中使用這種釣組,肯定也是不行的。參考一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大都推行“一線一鉤”制度,這玩意誰敢用,估計分分鐘被請進去。

由此看來,國外的釣魚佬們狠起來,比誰都狠。
所以,大家也別再神話國外的路亞釣手了,什么釣獲放流,看看這個“開掛”的釣法,就知道他們其實并不像我們想的那樣。
如果大家都拿這種開掛的方式去釣魚,那么釣魚的樂趣還存在嗎?
釣魚本是修心養(yǎng)性的事兒,可別讓這樣的“科技與狠活”給搶了風頭。看到男子用這種釣組釣魚,有網(wǎng)友表示:
"兄弟,你釣的是魚嗎?你釣的是寂寞??!"

在小編看來,釣魚的終極目標不在裝備多狠,而在“人魚斗智”的樂趣。與其依賴“要魚命3000”,不如練練擬餌操控手法,研究研究魚群習性。
畢竟,當你用一根普通路亞竿釣起米級巨物時,那才是真正的榮耀!
最后想問各位釣友:如果對休閑垂釣沒有任何規(guī)定,想怎么釣就怎么釣,那么你會選擇用這種釣組嗎?
大家覺得這個“怪物級”釣組,算不算外掛呢?評論區(qū)等你。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