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管的事越來越寬了,試圖阻撓中國和伊朗的石油合作,兩家中國企業(yè)還被牽連。不到24小時,中國的反制就來了。特朗普針對中伊合作的目的是什么?中國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綜合環(huán)球網、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報道,當?shù)貢r間3月20日,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公開宣布,將對中國山東省的一家煉油廠、廣東省的石油碼頭公司發(fā)起制裁,理由是它們購買了伊朗的石油,這些資金對美國封鎖伊朗的措施造成沖突,所以美方“有理由”這樣做。

如果是對中國層面的制裁,尚且可以理解為中美之間的博弈碰撞,但是以全球最強國的身份,點名制裁兩家中國企業(yè),理由僅僅是它們和伊朗進行了WTO貿易體系規(guī)則內的合法貿易,這種撲面而來的霸權作風讓人厭惡且憤怒。
然而中國也不慣著美國的嘴臉,不到24小時就在外交層面上公開回應,中方一貫反對美國“長臂管轄”的行為,如果繼續(xù)破壞中方和伊朗的合法貿易,勢必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企權益。

考慮到中美已經進行了兩輪關稅對抗,中方在反制方面的表現(xiàn)讓外界感到震驚,兩次的反制速度、制裁范圍都直擊美國經濟命脈,尤其是第二輪對農業(yè)領域的制裁已經影響到了特朗普的支持率。更讓美國人惶恐的是,中國外交部已經亮明了態(tài)度:如果美方想要繼續(xù)對抗,不論是貿易戰(zhàn)或者其他領域的對抗,中方都將奉陪到底。
所以說,貝森特雖然是對中國兩家企業(yè)的制裁,已經影響到了中國對外貿易合作,完全可以視為美國在試探中國貿易對抗的底線,那么外交部表態(tài)稱,“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就不再是缺乏內涵的外交辭令,而是隨時會在貿易領域付諸對等制裁的示警信號。
那么問題來了:明知道中國不好惹,為什么美國還要在伊朗問題上做文章呢?這可以從幾個方面考慮。

首先,特朗普近期開始對伊朗發(fā)難,在給哈梅內伊的信中,特朗普要求伊朗在60天內給出伊核協(xié)議談判是否進行談判的明確回復,以及警告伊朗不要繼續(xù)推動核計劃,如果伊朗選擇拒絕,那么美國或將聯(lián)手以色列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
既然狠話已經放出去了,美國就必須保證對伊朗施加足夠多的壓力,而經濟制裁是美國最拿手,既然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那么就切斷伊朗對外出口石油的渠道,這也是為什么中伊石油合作被制裁的根本原因。當然了,就算中伊合作合規(guī)合法,但美國卻不管這些,先制裁了再說。

其次,美國也有借此敲打中國的意思,畢竟美國尋求制造業(yè)崛起,而中國這些年制造業(yè)發(fā)展迅猛,和能源、經濟領域分不開,所以美國想要通過對伊朗的制裁,試探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底線,以此擾亂中國獲取資源的途徑,給中國經濟發(fā)展造成影響。
最后,美國這番舉動也有警告的意思,畢竟中方上周邀請俄伊兩國副外長在北京會晤,且在會后聲明中表示,三國將終止“所有非法單邊制裁”的必要性。換言之,特朗普對伊朗的施壓在中俄眼中已經被定調為非法,如果美國繼續(xù)極限施壓,不排除中俄會做出支持伊朗的舉動。所以美國才會自降身價的制裁兩個中國企業(yè),給中方一個警告。

只可惜,中國根本不吃這一套, “長臂管轄” 本就是違背國際秩序的非法措施,單邊霸權和保護主義也早就應該隨著冷戰(zhàn)結束而丟進歷史垃圾桶,多極化才是當下時代發(fā)展的正確軌跡。如果特朗普繼續(xù)堅持保守派立場,以所謂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優(yōu)先”的口號和其他國家打交道,甚至為了私利肆意打壓制裁,這將讓美國被國際社會摒棄、孤立,希望特朗普能夠好自為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