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喜歡的異性相處,你是否有過這種經歷?
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聊天,忽然出現(xiàn)了“斷崖式失聯(lián)”;
上一個階段,對方還很熱情,很積極地配合你的聊天,和你聊得有來有往;
可某天開始,對方忽然就變得冷淡了。
聊天的頻率,從每天聊很久到對方幾個小時才回消息;
這種轉變,其實背后也透露了一些情感信號。
通過微信聊天時,對方給你的反饋和聊天狀態(tài),你就能判斷對方的真實想法。
-01
回復你消息的速度越來越慢
說明什么?
TA對你的好感度越來越低,他已經對你不感興趣了。
尤其是兩個剛剛認識不久的人,在沒有感情基礎,沒有生活經歷重疊的情況下,很容易被某些不同的觀念,某一次聊天不舒服,影響到剛剛建立起的好感。
男女交往有一個聊天公式:
對方喜歡你的程度跟回復你消息的速度成正比,越喜歡你,回消息速度越快。
越不喜歡你,或者越想和你保持距離,結束關系,對方回復消息的速度就越慢。
從剛開始的秒回,再到間隔半小時,再到間隔幾個小時甚至一兩天。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
延遲回復消息,本質上是兩個人的關系“情感降級”;
你在對方心里面的排序越靠后,對方回應你的速度就越慢。
當對方回復消息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忌諱做什么事?
第一:不斷追問對方,刨根問底
小孩子跟伙伴鬧掰了,才會追問:“你們?yōu)槭裁床焕砦遥桓彝媪??我做錯什么事了嗎?”
成年人結束關系,向來都是逐漸冷淡,直到徹底沉默。
第二:不要卑微討好對方
“我做錯了,你能不能原諒我?”
“我哪里做錯了,你能不能告訴我,我改還不行嗎?”
其實,你和對方的感情并沒有到這一步,所以你也完全沒必要降低自己的自尊。
正確做法是什么?
先試探對方的態(tài)度,當察覺到對方回你消息速度越來越慢,那么等下次對方主動給你發(fā)消息時,你也保持相似的間隔時間回消息。
或者說,盡管你內心很焦慮,很難過,可你的社交平臺依舊要經營這樣的狀態(tài):
“我沒關系,我絲毫沒有受到你不回我消息這件事的影響”。
依舊保持熱愛生活的狀態(tài),甚至可以“曬出和別的異性聊天,約會的記錄”,引起對方的失去感。
倘若對方是喜歡你,一定會有下一步的行為;
如果對方繼續(xù)沉默,再也不和你建立聊天,那你也算看透了真相。

-02
當對方回復消息的態(tài)度,越來越敷衍
這說明,對方在有意撤離你們的關系。
一般有兩個原因:
對方不喜歡你,但礙于你的面子,不希望太直白結束關系,所以給你一個緩沖余地;
對方不知道如何回應你,跟你聊不來。
這背后同樣也透露著對方的真實情感信號:
用敷衍,用隨意的回復,向你暗示對方已經不耐煩了的心情。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任何關系,當對方數(shù)次出現(xiàn)“敷衍性回復消息”的行為,就代表對方有意主動結束你們之間的關系。
比如說:
你頻繁跟對方說一些“無意義話題”,頻繁侵入對方的空間,總是提出一些對方不知道如何回應,也不想接受的要求。
這個時候,對方就會敷衍,到最后的結果一般是——冷暴力。
當你和對方的聊天陷入這種局面,該如何做?
最好的做法就是:放慢節(jié)奏,逐漸撤出了,慢下來。
讓對方以為你放棄了,但你并沒有,你只是在調整和對方相處的模式。
等對方有事情需要你幫忙或主動給你發(fā)消息,你就可以調整到新的聊天模式。
如果對方沒有找你,可以在沉默3天時間后,主動嘗試發(fā)起新的話題。
聊天的核心:
不追問,不過度打擾,保持適當?shù)念l率和邊界;
創(chuàng)造一個舒服的聊天氛圍,遠遠比高頻無效聊天有吸引力。

-03
你不主動,對方也不會主動
常見的狀態(tài):
每次你主動給對方發(fā)消息,對方也會積極回應你,看上去聊天沒什么差別;
但只要你不主動,對方也不會主動給你發(fā)消息。
這說明什么?
有好感,但還不足以讓對方主動找你聊天。
你需要做的,是提高你在對方心里的吸引力,提高你自己的價值;
讓對方突破心里面的拘束感,能夠鼓足勇氣主動找你聊天。
記住一個真相:
無論對方是自卑還是回避型人格,當TA遇到了真正喜歡的人,也會有勇氣主動建立關系。
不主動,就是不夠喜歡,就這么簡單。
你已經給對方創(chuàng)造了機會,給足了臺階和面子,對方依舊不知道;
這本就說明,你們倆的關系還不夠。
相處策略有兩種。
第一種:保持主動,但減少主動的頻率
第二種:大幅度降低聊天頻率,但偶爾給對方提出一些“小的請求”,引導對方幫你幾次忙。
難度不大的,對方能夠輕松完成的忙;
對方接受并幫助你后,你再提供相應的贊美與認可。
這也是一種推進關系的方式。
話題:
和喜歡的人聊天,你遇到過什么難題?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社交關系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