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間的緣分,真的很奇妙。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故事主角,是短視頻博主“杜克”和他在孟加拉認識的人力三輪車夫“一哥”。

這段跨越階級的友誼,網(wǎng)友們是含著淚看完的,撕開了人性里溫暖的光:

人生低谷仰望星空的人,終將遇見破曉的晨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杜克是一位旅行博主,最大的夢想是拍紀錄片。

他去過很多國家,社交平臺上發(fā)布了很多視頻,一直也都沒有泛起太大的浪花。

2024年6月,環(huán)球旅行的杜克來到了孟加拉國。

在首都達卡的街頭,他隨手攔下一輛人力三輪車。

彼時的他們都不會想到,一次再平常不過的偶遇,卻成了“夢開始的地方”。

車夫名叫“Ibrahim”,,杜克叫他一博,網(wǎng)友親切地稱他為“一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哥看上去很瘦弱,但蹬起車來卻非常賣力。

車上載著人高馬大的杜克,絲毫沒有影響前行的速度。

如果遇到上坡或石子路,他便站起身,身體前傾,用盡渾身力氣往前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杜克見狀,會讓他慢一點,說自己不趕時間。

一哥感受到這個來自異國小伙的善意,笑容更燦爛了,一邊蹬車,一邊用流暢的英語為他介紹沿途的環(huán)境:

“那是著名的達卡大學(xué),這是窮人常去的小市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杜克只是想在這個地方隨便逛逛,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相較于其他車夫,一哥英語不錯,而且見多識廣,于是邀請一哥做他的導(dǎo)游。

玩了一天,杜克想請一哥去吃KFC,卻不想遭到了一哥的強烈拒絕。

杜克以為一哥是不好意思,就笑著說別擔心兄弟,我請客,一起進去吧。

但卻被一哥笑著再次拒絕:

“我去這里會有麻煩。他們是富人,我不是。

我知道你是我的朋友,但是這里不知道你是我的朋友。

這里是富人去的,我是窮人?!?/stro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聽完這段話,杜克感到愕然。

他怎么也想不到,孟加拉的階級區(qū)分會這么嚴重。

像一哥這樣的底層勞動者,甚至連KFC的門都不敢踏進。

也許是杜克說話語氣太急促,又或者是臉色太難看,一哥小心翼翼地問:

“兄弟,你生氣了嗎?”

“別生氣,因為這就是孟加拉的規(guī)矩…”

自己被剝削了還要照顧博主的感受,他的那個笑容讓人心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趟車費,一哥要的是100塔卡,但杜克拿出1000塔卡(約60人民幣)遞給他。

卻被一哥拼命拒絕:“兄弟,你這是干什么,要不了這么多…”

他蹬一個月三輪,也才只能賺人民幣800-1000元,其中三輪車租金300元,還有100元要交房租。

到手能有多少?

杜克強硬的把錢塞到了他的手心,還說明天見。

這趟孟加拉之行,杜克覺得一哥是個靠譜的伙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哥沒有手機,兩人沒法聯(lián)系。

所以只能約好第二天下午1點,在杜克所在的酒店門口見面。

第二天下午,一哥換了身新衣服,提前到達杜克所在酒店。

杜克出來的時候,問他什么時候到,他說10分鐘前。

但問酒店的人,酒店的人說他等待了許久。

兩人走街串巷騎了半個小時。

抵達恒河邊,杜克租了一艘小船。

天氣十分炎熱,漂在河面上也會汗流不止,也許是看杜克比較白,一哥堅持給杜克打傘。

杜克拒絕,一遍一遍地說我們是兄弟。

劃船的過程中,還滔滔不絕的講述著恒河的情況、歷史淵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體諒。

杜克今年28歲,環(huán)球旅游,以拍攝視頻為生。

一哥今年也28歲,拉車12年,每天工作15小時,養(yǎng)家糊口。

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年齡,不同的命運。

第六天,一哥邀請杜克去自己家。

路過十字街頭,一輛汽車不停地沖著他們按喇叭。

一哥突然切換孟加拉語,用很兇狠的語氣對汽車大吼:

嗨,別一直按喇叭,我車上還有客人!

他真的很在乎杜克的感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哥住在貧民窟的窩棚里,好幾個人擠一間房,大家睡在地上,甚至連被子都沒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即便杜克去過很多國家,也被眼前糟糕的環(huán)境震驚到了。

“這樣的地方,在國內(nèi),沒有人會住?!?/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一刻,家徒四壁和人間疾苦具象化了。

我們想不到原來這個世界上還真實存在著像“駱駝祥子”一樣的人物,甚至條件更差。

但令人驚訝的是,就是在這樣一間逼仄昏暗的屋子里,卻住著一積極向上的靈魂。

一哥英語流利,還能侃侃而談國際局勢。

談到國家發(fā)展時,他說美國、中國、韓國日本等都是發(fā)達國家,孟加拉是落后國家。

但他又說:

“雖然是落后國家,但我們一直在克服,努力發(fā)展。時間也許是100年或者200年,相信我們會發(fā)展得越來越好?!?/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哥對孟加拉的未來充滿希望,房間里四個人分著吃了杜克送給他的一個漢堡。

看到這一幕,杜克很后悔沒有再多買幾個。

與一哥相處的這些天,杜克感受到了對方的真誠。

“一開始我覺得他可能會有些小算計什么的,但通過這幾天的相處,我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很實在的人?!?/p>

“這個國家很貧窮,他的生活很糟糕,但他比我努力的多,認知比我要高,貧窮是環(huán)境使然?!?/p>

杜克決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里給予一哥一份禮物。

他送了一哥一部手機。

一哥很開心,滿臉笑容和感激。

“我喜歡你這個人,你是個紳士,是個可靠的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后來,杜克去了其他城市。

本以為,兩人的故事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

但是沒想到,接下來還會有那么多交集。

兩個月后,杜克再次返回達卡。

他想給一哥一個驚喜,卻突然收到對方生病回了老家的消息。

一哥得了膽囊炎,不能繼續(xù)從事苦力活。

僅僅兩個月,那個積極向上的精神小伙,再見已是垂頭喪氣,雙眼無神。

他買不起藥,只能熬著。

因為沒有錢,沒有親人關(guān)心他有沒有吃飯,餓不餓,冷不冷。

看到這一幕,杜克心里無比沉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讓一哥重新振作起來,他決定帶對方看病。

當他們到達第一家醫(yī)院的時候,前臺看到走向柜臺的一哥,毫不客氣地說:

“醫(yī)院今天放假。”

因為種姓制度,階層差異,窮人的命在孟加拉連掛號資格都沒有。

到達第二家醫(yī)院,幾個大漢圍著一哥不停叫嚷,表情兇狠,但杜克一直在前面護著一哥,嘴里大喊:

“這是我兄弟!”

在他堅決的態(tài)度下,醫(yī)院終于接待了一哥。

檢查出來的結(jié)果了,是慢性膽囊炎。

雖說不致命,但終究是勞累所致。

也就是說,以后的日子里,一哥不能再做玩命車夫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從醫(yī)院出來后,杜克思考了很久,決定送一哥一輛電動三輪車。

兩人回到達卡,杜克花了76000塔卡,折合人民幣將近5000元,為一哥購置了一輛產(chǎn)自中國的紅色電動三輪車。

當時的杜克還沒有走紅,粉絲只有2萬。

他花五千給一哥買電動三輪車的時候,身上也就一萬多塊錢。

可他覺得如果不這么做,自己以后一定會后悔。

開著新車,一哥興奮極了,大聲的唱歌,一掃這段時間被病痛折磨的陰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做夢都想不到,僅僅因為一次偶然的相遇,自己的生活竟會發(fā)生如此翻天覆地的改變。

新車投入運營的第一天,一哥的收入便達到了從前的三倍有余。

毫無疑問,這是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第一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兩人再次見面,已是兩個月后的2024年底。

杜克答應(yīng)一哥,要回來參加一哥妹妹的婚禮。

另外,他也想看看這段時間一哥的生活是否有所改善。

答案是令人滿意的。

一哥看上去氣色好了不少,家里的食物和環(huán)境也都有所好轉(zhuǎn)。

下個月也要搬家了,搬到更大的房子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故事的最后,一哥邀請杜克去吃KFC。

起初,一哥口中富人才能來的地方,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能昂首挺胸走進去,請自己兄弟吃飯了。

盡管點餐時,他看上去不太熟練,但這已經(jīng)是意義非凡的第一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吃完KFC,服務(wù)員把一哥的名字登記到了名單上。

這意味著,以后一哥也可以一個人來吃KFC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臨別前,一哥回憶著跟杜克相遇后的每一天,淚水止不住往下流。

他說,我感覺你就是我的天使,就像是上帝讓你來的一樣。

“不止一次,我在工作的時候,看著眼前的一切,就會想到你,就會感受到你,這是真的?這是真的嗎?這是我的朋友給予我的?!?/p>

“他們問誰是你的朋友?!?/strong>

我說,我的朋友名字叫杜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杜克,也因為記錄他和一哥的日常生活,粉絲暴漲至300多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難以想象,幾個月的時間,兩個不同國度的人心心相惜,互相改變了彼此的生活。

杜克在旅途中一定見過更多悲慘的人,但他為什么選擇幫一哥?

也許是因為初到達卡時,一哥那一口流利的英語,也許是因為一哥的見多識廣,也許是因為一哥隨處熟練的講解,也許是因為下暴雨時記得給杜克打傘,司機按喇叭催促時,會主動維護杜克…

這樣積極向上又心地善良的人,不該是這樣的結(jié)局。

明明自己的財力有限,卻依然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幫助一哥。

他讓一哥實現(xiàn)了階級跨越,一哥成就了他的數(shù)百萬粉絲。

貴人,從不是單方面的救贖,而是互相成全。

杜克與一哥的相遇,就像一場命中注定的救贖。

為什么網(wǎng)友們喜歡看這個故事?

因為人心向善,大眾從兩個真誠善良的人身上,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美好。

想到杜可曾說,自己的夢想是拍紀錄片。

我想,他和一哥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紀錄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