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點:專注心理成長

15

游泳冠軍孫楊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到了我這個年紀,每多堅持一天就是賺到”。

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智慧和激勵力量。對于普通人而言,這句話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帶來啟示和力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先:堅持本身就是勝利

孫楊作為頂尖運動員,職業(yè)生涯中經(jīng)歷了高強度訓練、傷病和輿論壓力,他的“堅持”不僅是身體的挑戰(zhàn),更是心理的磨礪。

對我們普通人的啟示:生活中許多目標(比如學習新技能、保持健康、完成項目)往往需要長期投入,而過程中難免遇到瓶頸或挫折。

要有“賺到”的思維:把每一天的堅持視為一種積累,而非單純?yōu)榱私Y(jié)果。即使進步微小,時間也會賦予它復利般的價值。

其次:年齡不是限制,而是經(jīng)驗的加持

孫楊提到“到了我這個年紀”,暗示了他對年齡的坦然。運動員的黃金期有限,但他的態(tài)度超越了生理局限。

對我們普通人的啟示:許多人會因為年齡焦慮而放棄嘗試(比如“現(xiàn)在學XX太晚了”)。

但孫楊的話提醒我們:時間的流逝無法改變,但如何利用時間取決于自己。

無論是30歲、50歲還是70歲,每一天的堅持都是在拓展生命的寬度和深度。

其三:珍惜過程,而非執(zhí)著于結(jié)果

頂級運動員的職業(yè)生涯終會結(jié)束,但孫楊將“堅持”本身視為一種收獲,而非僅為了獎牌。

對我們普通人的啟示:現(xiàn)代社會常強調(diào)“速成”和“結(jié)果”,但真正的成長往往藏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

比如健身、閱讀、寫作,短期可能看不到效果,但過程的積累會塑造更堅韌的品格和更豐富的內(nèi)心。

其四:對抗浮躁與消極的“錨點”

當人們陷入“努力是否有用”的懷疑時,孫楊的話提供了一種簡單卻有力的心態(tài):把目光從遠方拉回當下,專注今天能做到的事

具體行動建議:

設定小目標:將大目標拆解為“每天堅持10分鐘”“每周完成一個小任務”。

記錄進步:通過日記或打卡,可視化自己的“賺到”時刻,增強正反饋。

其五: 重新定義“成功”

孫楊的“賺到”并非指物質(zhì)收獲,而是對自我突破的認可。這種定義讓堅持有了內(nèi)在動力。

對普通人的啟示:成功可以是你比昨天多跑了一步、多讀了一頁書,或是多保持了一天積極的心態(tài)。

真正的對手從來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過去的惰性和恐懼。

其六:普通人的力量從哪里來?

孫楊的話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它剝離了“冠軍光環(huán)”,回歸到每個人都面臨的本質(zhì)問題: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無限的意義。

力量源于當下:不糾結(jié)過去,不畏懼未來,只專注今天能做的事。

力量源于心態(tài):把“堅持”從負擔變?yōu)楠剟?,從“我必須”變?yōu)椤拔屹嵉健薄?/p>

正如哲學家加繆在《西西弗神話》中所說:“攀登山頂?shù)亩窢幈旧碜阋猿鋵嵰活w人心?!?/p>

孫楊的堅持,或許正是這種精神的現(xiàn)代注解——無論你是誰,每一天的堅持,都是對生命最真誠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