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江蘇,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比較繁榮的地方,那里的人們生活比其他地方而言都往往更加的富足。

那么,在清朝的時候,江蘇的人們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和其他地方的人們相比,生活質量是更好還是更差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里,一名老人推著獨輪車,在鄉(xiāng)間小道上行走,車上還坐著另一位年齡更大的老人,或是雙腿不方便,采用獨輪車來代替交通工具。

今天天氣很晴朗,看起來還有陽光,所以獨輪車行走在泥路上也不困難,如果下雨推這個車那可就太辛苦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照片里,兩個人用一根扁擔抬起來一頭豬,或是怕在運輸的過程中繩子松開,這個豬說是五花大綁也不為過。

那個時候,一頭豬賣出去就可以支撐一個家庭許久的開銷了,不過,抬豬這件事情應該也是體力活,畢竟從家抬到市場,也是不小的距離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個農民站在耙上,吆喝著牛前進,或許是因為太陽太過毒辣,頭上還蓋了一塊布,避免被太陽直曬。

那個時候,大部分土地都是靠牛來耕種的,實在用不上牛的才會用人力,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如今有了機械之后,耕地倒是方便了許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個人正在磨東西,一個人從中間的孔往往下放,另外兩個人負責拉動磨盤,他們的屋子破破爛爛的可以看出這家人的家庭條件不太好。

不過男主人臉上帶著笑容,看起來頗有些怡然自得的樣子,畢竟抱怨有什么用呢,也改變不了現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照片是糧食收獲之后田地里的情況,地面上是金黃的作物秸稈,或許是為了防止被雨淋濕,中間的箱子還用稻草遮蓋上了。

就是不知道用稻草遮住的箱子是干什么用的,如果大家知道的話,不妨和其他人分享一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同樣是抬著牲畜去售賣,兩個人肩膀上扛著比成年人手腕還要粗的柱子,就是怕柱子半途中斷開。

不過這次捆綁牲畜的時候,沒有五花大綁了,只是用繩子捆住了腳,方便固定在木棍上,兩個人都穿著灰撲撲的衣服,看起來相當的耐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農作物成熟的時候,農村的家庭里沒有一個人能閑著,照片里的院子,仿佛成為了他們工作的場所。

有人在篩,有的人在用風車,有的人負責搬運,就連最調皮的小孩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打擾大人,會乖乖地到旁邊去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婦女用著簡陋的裝置,一只腳踩著一只手搖著,看起來是在紡織什么,他們的衣服雖然不精致,但是已經努力保持整潔。

在婦女的后面,似乎還有用草滾成的球,不知道這個球是干什么用的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里差異相當之大,有的人背著體積相當巨大的稻草,從后面看甚至看不到人影,雖然稻草不重,但是數量多了之后,重量還是相當可觀。

體積大了之后還要考慮重心問題,而旁邊的人在路上仿佛散歩一般,甚至還撐著傘,兩者的家境差異一目了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照片同樣是準備去賣豬,不過和前面幾張不同的是,這張照片的小孩,是吆喝著豬前進,當然比用扁擔挑著更加輕松。

不過,看起來豬身上也沒有綁什么繩子,真的不怕豬在半路上亂跑嗎?如果真的亂跑,想要把豬抓回來那就有些麻煩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里一個小朋友站在那里,孤零零的旁邊也沒什么大人,估計大人都去工作了,留下小孩一個人在家里。

在今天,把小孩一個人留在家里,人們總會擔心出意外,可是在以前,那卻是人們迫不得已的選擇,畢竟帶著小孩工作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里,農民驅趕著水牛耕地,田地里是翻起來的泥土,還有剛剛蓄好的水,等到天氣溫暖,就可以開始播種了。

以前每年春天的時候,田地里都是這樣的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才能支撐起一個家庭的開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捕獵技術好的人,以前養(yǎng)家糊口,全靠從山上捕獲野生動物,照片里的這名男子一根扁擔上,全是各種各樣珍奇的動物。

而且這些動物賣得也不便宜,導致這些以捕獵為生的人一般生活不會太差,不過也看時間和運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照片里是以前富貴人家出門的場景,走路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出門之前,就會提前叫好馬車,準備好了直接上馬車出發(fā)就行。

不過奇怪的,圖片里的兩個馬車中間卻用一根竹竿連著的,是因為這是在運輸嗎,還是說這是不需要要人力的轎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中的幾個人手里扶著木棍,腳下正踩著轉輪,為了方便,有的人甚至脫掉了上衣,打著赤膊,他們可不是在玩。

如果注意觀察的話,可以看到河流里的水被運上了田地,這就是他們站在這里的功勞了,不得不感慨以前勞動人民的智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拍攝地點似乎是在一個簡易的茶樓,一塊篷布下面,擺放著幾張桌子和椅子,在放上茶壺水杯, 路過的行人就能在這里休息解渴了。

老人的旁邊還有幾只豬,有大有小,他們乖巧地跟在老人旁邊,也沒有亂跑,看起來充滿了平淡的美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照片拍攝的人們似乎相當窮苦,他們沒有自己的屋子,就是在路邊用幾個木頭和一個草席撐起來一個休息的地方。

還是說這只是簡易的集市呢,畢竟他們面前都擺放著籃子和篩子這樣的工具,說不定里面放著的就是他們售賣的東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同樣是要去賣豬,不過,采用的又是另一種搬運方式了,是用人背著豬去賣,一頭豬可不輕,體力差一點的還承擔不了這個任務。

不過,看這個豬安靜的狀態(tài),要么是暈了,要么就是已經處理完畢了,不知道大家更加傾向于哪一種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里一位年輕男子在前面拉著驢行走,后面一位女子坐在驢上,那個時候許多女子都是三寸金蓮,是走不了太遠的路的。

女子的旁邊還有一個小的竹簍,里面似乎還有一個小孩,說不定這就是一家人的出行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真的可以背起來那么多東西嗎?這是看到這張圖片之后的第一反應,一名男子用幾根繩子,把許多家具綁在了一起。

直接背在了身上,家具層層疊疊的,比人都還高出許多,如果一不小心摔倒了,估計都爬不起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里一名老人坐在田地的旁邊,正在抽著煙,似乎正在休息,旁邊兩位婦人看起來也經過了辛苦的勞作。

他們有的人穿著短褲,有的人褲腿挽得高高的,不過,估計兩名婦人干的活更多,畢竟男人腳上還穿著鞋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駱駝的商隊,一眼望過去,密密麻麻的全是臥著休息的駱駝,估計當天正是趕集的時候。

集市上的人很多,駱駝商隊的主人正站在那里,等待著客戶到來,旁邊還有幾個小孩蹲在那里,似乎是和商隊一起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里,一眼望過去都是看不到邊際的水田,農民正彎著腰,手里拿著水稻的苗,正在栽種。

這么大的一塊田地,無論是栽種還是收獲,估計都是相當辛苦的事情,干完一天的活腰直不起來也是正常的事情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里拍攝的似乎就是收購豬的地方,照片的左側地面上, 整整齊齊的擺放著一排又一排的豬。

而且看人們的架勢,似乎還有更多的豬正源源不斷地被運輸到這里來,也有不少客人在旁邊走動,正在挑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拍攝的是收貨的時候,人們把割好的稻草捆在一起,既方便之后的運輸,又方便之后的脫粒。

田地里的人很多,這在以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以前的人們追求多子多福,一家?guī)讉€孩子甚至十幾個孩子也是常有的事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拍攝的是下人工作的場景,他們還穿著統(tǒng)一的工服,一名男子扛著兩捆稻草,另一名男子手里提著籃子。

說不定是負責幫廚房采買的,以前的大戶人家,里面的人都各司其職分工合作,保證家里的穩(wěn)定運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張圖片拍攝的是當時的罪犯,他們脖子上戴著枷鎖,所有人都被鐵鏈拴在一起,防止有人中途能夠逃跑。

不過看起來這些犯人都不是很富貴的樣子,就是不知道犯了什么事,才會被關押。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照片里的房子下面有幾根柱子支撐起來,保證和地面有一定的距離,可以有效地防止受潮,說不定這是糧倉之類的東西。

三名年輕男子正站在前面,準備進去看看,旁邊的那棟屋子似乎才是他們居住的地方,如今這種類型的房屋見得倒是比較少了。

看了這么多晚清的老照片,對當時人們的生活也有了一個基本印象,那時候的人們過得清貧而辛苦,和今天肯定是完全不能比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