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戴笠這個名字在過去來說就猶如“惡魔”一般,他所統(tǒng)領的特務營兇殘無比,共產(chǎn)黨有無數(shù)有志之士慘死于他的槍下。

可即便是如此兇殘狠厲的一個人依舊逃不過“溫柔鄉(xiāng)”,他與民國時期的“電影皇后”胡蝶之間也有過一段難忘的故事。

殺伐深重的他甘愿每日給胡蝶“賠笑”,甚至不惜遣散所有“紅顏知己”,雖說是被軟禁,但在胡蝶的回憶中也肯定的表示戴笠對她很好,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戴笠堪稱蔣介石的“佩劍”,有不少特務工作都是交給戴笠去完成,在1939年到1941年可謂是戴笠刺殺行動活躍的最高峰。
并且他是直接隸屬于蔣介石管轄,接受的命令也都是由蔣介石親自下達,在抗戰(zhàn)時期盡管多方勢力都想要除掉戴笠,但卻因為他的“特殊性”遲遲無法掌握到他的具體行蹤。

戴笠在刺殺行動中全然沒有黨派的顧慮,漢奸、賣國賊、日本人等都是他的暗殺對象,當然其中也包括了許多黨內(nèi)人士以及民主人士。
可謂說是壞事做絕,不過這樣一個人對蔣介石卻是忠心耿耿,就連蔣介石自己都曾說過“戴雨農(nóng)不死,我們就不會被打到臺灣去”,由此可見戴笠的能力是不容小覷的。

在美國一本名為《柯萊爾斯》的雜志中戴笠就被稱作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的特務營能夠清楚的為他探聽到有用情報,但是想要除掉他的人卻無法打探到戴笠的具體消息。
不僅如此戴笠在許多照片中都表現(xiàn)得非常神秘,即便是臉帶微笑,可依然令人十分膽寒,無法琢磨清楚他的想法。

這張照片就是戴笠和弟弟戴春榜以及兒子戴藏宜在一起時的合影,盡管身邊兩位都是親近的佳人,但戴笠在合影時依舊露出了神秘莫測的微笑。
戴笠對待家人還是非常好的,在他成為蔣介石的左膀右臂以后,他將弟弟和兒子也安插在軍統(tǒng)中,不過戴笠在死后,他們二人也就失去了庇佑,最終在解放后先后被槍斃。

這張照片拍攝于1936年,和戴笠坐在一起的就是上海灘有名的青幫頭目杜月笙,他與戴笠相識的時間比較早,并且也是因為有杜月笙的“幫扶”戴笠才能有日后的權利。
最初戴笠還只是一個街頭混混,但是那時的杜月笙已經(jīng)是赫赫有名的青幫領袖了,在一次賭局中兩人相識,杜月笙非常欣賞戴笠,因此決定要資助他。

他不僅出資讓戴笠去黃埔軍校念書,還在畢業(yè)后多方為他牽線搭橋,后來戴笠順利成為軍統(tǒng)以后也沒有忘記這份情誼,與杜月笙結為了拜把子的兄弟。

在《杜月笙傳》中還曾表示過戴笠就是杜月笙在國民黨內(nèi)最大的“靠山”,兩人關系非常好,戴笠死后,杜月笙還曾多次痛哭難過。

戴笠本名叫做戴春風,字雨農(nóng),因此蔣介石還時常稱他為“戴雨農(nóng)”,在不少傳記中都是用“雨農(nóng)”兩個字去稱呼他,可見兩人的關系是非常親密的。
這張照片拍攝于1944年,當時戴笠與梅樂斯以及自己的家人在浙江江山拍攝了這張照片,與其他狠厲陰險的表情不同,這張照片中的戴笠顯得非常溫柔與含蓄。

這最大的原因也是因為戴笠的母親也在照片中,盡管在外“辣手無情”,可在母親面前依舊是那個懵懂的孩子。
照片第一排正中間抱著小孩子的就是戴笠的母親,雖說此時的她已經(jīng)頭發(fā)花白,人也非常蒼老,但是精氣神還是非常不錯的。

戴笠與母親是從小就相依為命,在他四歲時父親就離世了,能夠長大成人全靠母親不辭辛勞,日以繼夜的照顧,因此在他順利成為軍統(tǒng)高官以后就將母親接到了自己身邊照顧。
這張照片就是戴笠與母親藍月喜為數(shù)不多的合影之一,并且是兩人最后一張合照,一向神秘、冷酷的他在母親面前拘謹?shù)靡琅f像個孩子。

在拍攝這張合影之后戴笠就因為飛機失事而亡,而作為戴笠的好友毛人鳳也不愿讓藍月喜承受喪子之痛。
因此每年節(jié)日來臨時,毛人鳳都會以戴笠的口吻給藍月喜發(fā)去電報,一直謊稱自己在外工作,直到藍月喜身故都不知曉兒子早已離世的消息。

而在戴笠的一生中,除了母親享受過他的溫柔體貼以外,還有一個女子也同樣享受過,這個人就是胡蝶。
胡蝶的家境非常殷實,自幼就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僅如此她對于自身的打扮也很有講究,雖說有些圓潤,但也不失可愛,有一種“人間富貴花”的既視感。

1925年胡蝶憑借《戰(zhàn)功》這部電影成功打響了知名度,并且在不久之后就榮獲了“電影皇后”這個稱謂。
不僅如此,在后來連續(xù)三次的評選中胡蝶就不負眾望的“蟬聯(lián)冠軍”,成為了大家心中當之無愧的“電影皇后”。

只可惜當她成名之后不少“桃花債”也隨之而來,雖說有不少都伴隨著她結婚的消息傳出而終結,但有一個人卻是胡蝶都無法反抗的。
這個人就是戴笠,兩人在一次偶然中相遇,僅此一眼戴笠就被胡蝶深深吸引,雖然那時候他已經(jīng)有了家室,并且胡蝶也已經(jīng)結婚,但他卻依舊是不擇手段的想要得到胡蝶。

甚至于在胡蝶不慎丟失三十多箱珠寶而悵然時,戴笠花費重金在全國各地為她尋覓珠寶,最終也的確讓胡蝶對他刮目相看。
不過這段感情胡蝶并沒有打算進行下去,她對于戴笠大多也都是感激,并非是男女之情,奈何戴笠卻是一門心思想要將她占為己有,這也讓胡蝶十分為難。

而橫在戴笠與胡蝶之間最大的“障礙”就是胡蝶的丈夫潘有聲,這張照片就是兩人的合影,郎才女貌非常般配。

那時候潘有聲還是銀行的職員,在工作上和戴笠有來往,因此戴笠就仗著自己的權勢將潘有聲調去了云南,只為與胡蝶朝夕相處。

不僅如此,在后來得知潘有聲不幸患病以后也一直遲遲不肯將他召回,潘有聲好不容易經(jīng)過多方的轉圜回到家中,奈何病還沒有好完,又被戴笠強行要求離開。

胡蝶看著丈夫和家人因為戴笠的緣故如此煎熬,因此最終也只得舍棄自己換家人與丈夫平安,就這樣胡蝶與潘有聲分開了,住進了戴笠為她準備的花園洋房。

在被軟禁的三年中,胡蝶并沒有放棄希望,并且會時常提出許多“怪異”的請求,就在不少人都擔心胡蝶會因為得罪戴笠而喪命時,可戴笠卻是十年如一日的對她好。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人會因為一個女人低三下四的,為了討好胡蝶,戴笠每天都會去陪她,還在花園別墅中精心布置了秋千,種植了許多奇花異木來營造氛圍。

胡蝶一次次“無理取鬧”,戴笠就一次又一次的討好她,甚至為了胡蝶將自己身邊的紅顏全部送走,只為讓胡蝶心安。

并且在得知胡蝶喜歡吃的水果買不到時,戴笠更是大手一揮,直接從南方空運新鮮水果,胡蝶的化妝品和珠寶也全都是從國外進口而來的。

這張照片就是胡蝶在1935年時于柏林留下的個人照,照片中的她已經(jīng)27歲了,但是臉上卻依然保持著“小女生”的那般羞澀與稚嫩。
她雙眸滿含笑意,臉頰上的酒窩也為她增添了幾分嬌媚甜美的氣息,看到她真實的照片留影就明白為何戴笠會如此傾心于她。

盡管胡蝶曾多次表示過戴笠無法得到她的心,但戴笠卻毫不在乎,他只想和胡蝶“雙宿雙飛”,只可惜終究是“郎有情但妾無意”。
就在胡蝶以為此生都要如此度過的時候卻傳來了戴笠飛機失事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以后,胡蝶也流下了淚水。

只不過她不是因為戴笠離世,而是“喜極而泣”,她終于能夠逃離這個軟禁了自己三年的“監(jiān)牢”,當即就匆匆收拾衣物,頭也不回的沖出了戴笠為她打造的“金絲牢籠”。

經(jīng)過好友的安排胡蝶也終于回到了潘有聲的身邊,盡管夫妻二人三年未曾相見,但是潘有聲卻并不介意,反而和胡蝶一樣,一直等待著與愛人重逢的這一天。

后來胡蝶也重新回到了熒幕中,雖說與潘有聲沒能走到最后,但是卻讓胡蝶非常滿足,能夠重新與愛人度過一段甜蜜美好的生活,已是人生幸事。

后來在1960年胡蝶出演了《后門》這部電影,并且還簽約了邵氏電影公司,這張照片就是胡蝶在《后門》電影中的造型。
此時已經(jīng)52歲的胡蝶,盡管芳華不再,但曾經(jīng)積淀下來的演技還是非常出眾的,她也憑借著精湛的表演成功在第七屆亞洲電影節(jié)上獲得了最佳女主角。

胡蝶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她能夠站在民國電影的風口浪尖上接受觀眾們的“洗禮”,也能夠隱退到生活中去感受闔家幸福。

她的感情是歷盡磨難的,可是她卻從未放棄過希望,也沒有因此失去信心,能夠重回愛人的懷抱讓胡蝶“動蕩”的一生終得圓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