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哥,你瞞了我一輩子啊。"

我雙手捧著那本陳舊的日記本,淚水模糊了視線,字跡在眼前晃動,卻清晰地刻在我心上。

窗外的雨點敲打著玻璃,屋內(nèi)一片寂靜,只有臺燈投下的暖光照亮了我手中那本褪色的藍(lán)皮日記。

八十年代末的春天,父親的肺病終于奪去了他的生命。

那天,廠區(qū)的喇叭里播放著歡快的樂曲,可對我來說,世界卻安靜得可怕。

爹是老鋼廠的爐前工,一輩子和高溫打交道,肺里積了一層又一層的塵土,就像他那雙布滿老繭的大手一樣粗糙。

他總愛拍著我的肩膀說:"志國啊,爹沒能念過幾天書,但你不一樣,你是咱們家第一個穿白襯衫的技術(shù)員,爹盼著看你出息呢。"

可他終究沒能等到我有更大的出息,就這么走了,連告別都是那么匆忙。

那時候,我剛在鋼鐵廠當(dāng)了兩年的技術(shù)員,拿著每月六十八塊的工資,在單位分了十二平米的宿舍,日子雖然緊巴,但還算過得去。

母親是個溫和的女人,爹在的時候從不頂嘴,爹走后突然像失了魂一樣。

夏天的晚上,她常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望著天上的星星發(fā)呆,嘴里念叨著:"老周啊,你咋就走了呢?"

我不知道該怎么勸她,只能每天下班帶些她愛吃的杏仁糕回來,可她總是笑笑說:"你留著給你哥吃吧,他喜歡。"

母親沒挺過那年冬天,像是放心不下父親,匆匆地跟著走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鄰居老王大爺拍著我的肩膀說:"命啊,就是這樣,人該走的時候誰也留不住。"

我和哥哥周志民就這樣成了彼此唯一的親人。

破舊的平房里,再也聽不到爹的咳嗽聲和娘的嘆息聲,只剩下我和哥哥相對無言的沉默。

哥哥周志民比我大五歲,本該是家里的頂梁柱,可六年前那場車間事故讓他再也站不起來。

那年他二十四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在軋鋼車間當(dāng)班長,工友們都說他有前途。

可那次事故后,他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了。

癱瘓的雙腿就像斷了線的風(fēng)箏,再也無法帶他飛向理想的高度。

我記得事故那天,廠區(qū)拉響了刺耳的警報。

當(dāng)我跑到軋鋼車間時,看到的是哥哥被抬上擔(dān)架的場景,他的腿被壓得血肉模糊,臉色慘白得像紙一樣。

"志民!志民!"我大喊著沖過去,卻被工友們攔住。

"別過去,趕緊去醫(yī)院!"師傅拉著我往外跑。

從那天起,哥哥的人生就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了。

一下子成了離不開輪椅的人,哥哥起初很消沉,整天把自己關(guān)在屋里,連話都不愿多說一句。

爹娘還在的時候,照顧哥哥的重?fù)?dān)落在他們身上。

爹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先幫哥哥翻身、擦洗,然后去上班。

娘則守在家里,一日三餐按時給哥哥送到床前,有時還念報紙給他聽。

剛開始那陣子,我手忙腳亂,什么都不會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給哥哥翻身,不是太重就是太輕;煮的粥要么太稀要么太稠;買的藥有時忘記按時喂。

哥哥從不抱怨,只是微笑著教我:"志國,你得先把毛巾擰干了再給我擦身子,不然床單濕了會著涼的。"

夏天的晚上,我常常給哥哥打扇子,汗水順著我的臉頰往下滴。

哥哥會說:"去睡吧,別管我了,夜里熱一點我也習(xí)慣了。"

可我怎么忍心?

就這樣,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哥哥,我的生活被填得滿滿的,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

"志國,你也忒不容易了。"

同事李大勇遞給我一支煙,看著我布滿血絲的眼睛。

車間的噪音中,他的聲音顯得格外清晰。

"整天跑工廠,回家還得照顧你哥,啥時候是個頭啊?"

我接過煙,沒點,只是捏在手指間,看著窗外廠區(qū)的煙囪冒出裊裊白煙。

"親哥哥,能咋辦?"

我苦笑一聲,心里想著昨晚哥哥發(fā)燒,我一夜沒合眼的事。

"親哥哥我明白,可是志國啊,你也才二十四,正是好年紀(jì),這么下去,你的日子咋過?"

李大勇?lián)u搖頭,眼里滿是擔(dān)憂。

"再說了,你不是談對象了嗎?小芹姑娘挺好的,你這樣下去,人家愿意嫁給你嗎?"

這話扎在我心上,疼得我直皺眉。

小芹是宣傳科的,比我小兩歲,聰明伶俐,還會拉二胡。

我們是在廠文藝匯演上認(rèn)識的,她穿著藍(lán)色的連衣裙,在臺上拉《二泉映月》,眉眼間全是溫柔。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誰知道她會看上我這個整天忙得腳不沾地的人?

"那福利院你考慮得咋樣了?上回我給你說的那個,條件不賴,國家辦的,干凈,還有專業(yè)人照顧。"

李大勇壓低聲音,生怕被別人聽見似的。

他摸出一張地址條,塞進(jìn)我口袋:"去看看吧,就當(dāng)是為了你自己,也為了小芹。"

我沒吱聲。

把哥哥送去福利院這事,我想了好多天,夜里頭翻來覆去睡不著。

躺在床上,我望著斑駁的天花板,想象著哥哥在陌生環(huán)境中孤獨的樣子,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又酸又苦又澀。

小芹倒是一直支持我,她說:"志國,這不是推卸責(zé)任,是為了讓哥哥得到更好的照顧。"

小芹是我媳婦,廠里宣傳科的,知書達(dá)理,從沒嫌棄過我家的情況。

我們在單位大禮堂舉行的集體婚禮上結(jié)了婚,沒有酒席,沒有婚紗,簡簡單單。

新婚第一天,小芹就幫我一起照顧哥哥,細(xì)心地給他梳頭,讀報紙。

婚后的日子,我們擠在那間十二平米的宿舍里,房間小得連張餐桌都放不下,吃飯只能支個小方桌,三個人圍坐在一起。

我們結(jié)婚三年,為了照顧哥哥,連個孩子都沒要。

同齡人家的孩子都會跑會跳了,可我們連個嬰兒床都沒添置。

我知道小芹心里憋屈,尤其是看到她同事抱著孩子來單位時,她眼中流露出的羨慕。

可她從來不說,只是默默地承受著一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著她日漸消瘦的臉龐和暗淡的眼神,我心里頭像壓了塊大石頭,喘不過氣來。

"要不,我跟哥哥商量商量?"一天晚上,我試探著問小芹。

窗外下著小雨,屋里點著煤油燈,小芹正在補(bǔ)一件舊襯衫,聽我這么說,手上的動作停了下來。

"你決定就好,我支持你。"她輕聲說,眼睛盯著針線,不敢看我。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怕我誤會她是在催我做決定。

最終我還是下定決心,跟哥哥說了這事。

那天晚上,我坐在哥哥床前,話在嘴邊轉(zhuǎn)了好幾圈才說出來。

屋子里只點著一盞昏黃的臺燈,照得哥哥臉上的輪廓格外分明,眼窩深陷,顯得更加憔悴。

"哥,有個事我想跟你商量..."

他笑著看我:"說吧,吞吞吐吐不像我弟弟。"

他的手指因為長期不活動而顯得格外瘦削,青筋凸起,像是枯樹的枝條。

"我...我想送你去福利院。"

我盯著地面,不敢看他的眼睛,生怕在那里看到失望和傷心。

"那邊有專業(yè)人照顧,條件也好,比我在家胡亂照顧強(qiáng)多了。"

我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后幾乎成了耳語。

屋子里靜得可怕,我的心砰砰直跳,手心全是汗。

我以為哥哥會發(fā)火,會失望,會傷心。

可抬頭時,卻看見他平靜的眼神,甚至帶著一絲釋然。

"行啊,"哥哥點點頭,"我早就想說這事了,只是不好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