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加班到凌晨3點,明天再好好補覺吧?!?7歲的張女士揉著酸澀的眼睛,看著電腦屏幕上堆積如山的工作任務,嘆了口氣。作為一名在長沙工作的職場精英,張女士的生活幾乎被工作填滿。
長期熬夜、飲食不規(guī)律、睡眠嚴重不足,已成為她的生活常態(tài)。直到有一天,她感到胸口一陣劇痛,緊接著惡心、嘔吐、腹瀉、腹痛接踵而至……

她趕緊去了醫(yī)院,醫(yī)生對她進行了全面檢查,結果竟診斷出肺結核、腸結核、多部位淋巴結結核、腸梗阻等多種疾病。醫(yī)生指出,張女士的長期熬夜和睡眠不足是導致這些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起病例無疑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熬夜的傷害,遠比你想象的更嚴重!
熬夜與免疫力:你的健康正在被悄悄“掏空”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已證實,長期熬夜會嚴重損害人體免疫系統(tǒng)。其背后機制主要包括:
免疫細胞活性下降:睡眠不足會影響T細胞(負責消滅病毒和細菌)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活性,削弱人體對感染的抵抗力。
炎癥因子增加:熬夜會促使體內炎癥因子(如IL-6、TNF-α)水平上升,誘發(fā)慢性炎癥。
激素紊亂:長期熬夜會擾亂皮質醇、褪黑素等激素分泌,進一步抑制免疫功能。在這種狀態(tài)下,結核桿菌、幽門螺桿菌、EB病毒等潛在病原體更容易乘虛而入,誘發(fā)感染性疾病。
為什么熬夜會引發(fā)多種結核?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也可累及腸道、淋巴結、骨骼等多個部位。結核病仍被認為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Mtb)引起的大流行病。2021 年全球預計有 1060 萬新病例,死亡率為 15%,結核病是僅次于 COVID-19 的第二大傳染病殺手,也是全球第十三大死因。

結核病的免疫機制復雜,機體被結核分枝桿菌入侵后,產生一系列的細胞免疫,使抗原到達T細胞并產生特異性反應。T細胞在結核病的免疫應答中起著重要作用,外周血T細胞的測定可反映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張女士之所以患上多種類型的結核病,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免疫力下降:睡眠不足導致免疫系統(tǒng)“防御力”大幅下降,原本潛伏在體內的結核桿菌迅速活躍并擴散。
營養(yǎng)不良:加班熬夜導致張女士飲食不規(guī)律,營養(yǎng)攝入不足,進一步加劇免疫功能低下。
身體修復機制受損:夜間是身體修復與再生的關鍵時段,長期熬夜阻礙機體修復能力,損傷黏膜屏障,增加感染風險。
熬夜還可能帶來的其他危害
心血管疾?。?/strong>熬夜會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梗、腦卒中的風險。
代謝異常:熬夜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增加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風險。
神經系統(tǒng)損傷:長期熬夜會影響大腦功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誘發(fā)焦慮和抑郁。
肝臟損傷:長期熬夜會導致肝臟解毒功能下降,增加患肝炎、脂肪肝的風險。
皮膚早衰:熬夜影響膠原蛋白合成,導致皮膚暗沉、干燥、加速衰老。

如何科學擺脫熬夜困擾?
1、制定固定作息時間:每晚盡量在同一時間入睡,確保每晚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
2、睡前1小時遠離電子設備:減少藍光刺激,促進褪黑素分泌,幫助快速入睡。
3、規(guī)律飲食:避免因加班而省略正餐,保持營養(yǎng)均衡,提升免疫力。
4、學會管理壓力:放松心情、適當運動,減少因焦慮導致的熬夜傾向。
5、培養(yǎng)睡前儀式感:如泡腳、冥想、聽輕音樂等,幫助身體快速進入放松狀態(tài)。
6、午休充電:如果前一晚熬夜,第二天中午小憩20-30分鐘,有助于恢復精力。
總之,張女士的經歷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熬夜或許能換來短暫的工作進度,但換來的卻可能是健康的嚴重透支。疾病的發(fā)生往往悄無聲息,不要等到身體亮起“紅燈”才后悔莫及。
來源:央視網(wǎng)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325-020-02242-7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186/s12879-022-07946-7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