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開得好好的,馬路突然塌陷,車掉坑里那件事,司機大爺怎么樣了?

日本媒體已經(jīng)全都不報道了。很默契又很刻意地避談此事,給輿論強行降溫。
反倒是咱家讀者比日媒有溫度得多。事情過去近兩個月,好多人還記掛著這件事,評論區(qū)和后臺私信經(jīng)常被問“人找到了嗎”。
鄉(xiāng)民們也沒忘記那個慘遭活埋的可憐司機。也感覺到“媒體集體封麥”的異常。

最近新聞完全不報道了,埼玉縣八潮市的道路塌陷,卡機司機怎么樣了?

八潮市的道路塌陷事故,發(fā)生以來,已有1個月。媒體、八潮市、埼玉縣,哪邊都不提遭遇事故的司機了。司機的名字等、是生是死,就像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時間流淌過去。
這樣做,好嗎?從最開始起,就是不尊重生命的報道。悲哀。

新聞已經(jīng)完全不提起了。遭遇埼玉縣八潮市道路塌陷的卡車司機,怎么樣了?已經(jīng)過去1個月以上了……

那程度幾乎趕上建大型工廠了。
即便如此,司機行蹤不明的事,什么都不報道了,是有見不得光的內(nèi)幕嗎。

埼玉八潮市的塌陷事件(已經(jīng)哪兒都不報道了)卡車司機的初期營救,像簡單的夾娃娃游戲機那樣,用一根鋼絲繩吊上來。只會覺得在應(yīng)對措施上有問題。要是再稍微慎重些地去做的話……
不明白為什么既不報道了,也不反省。

說起來,埼玉縣八潮市的道路塌陷事故,全然沒有新聞報道了。
行蹤不明的卡車司機,既不公開名字,也不公開安全與否。報道也完全中斷了。

已完全不報道了,任司機在下面就那樣,進行這種規(guī)模的工程??那不成人柱了……
當初的一個坑

現(xiàn)在的巨大工地

先說目前的情況:司機大爺還在下面,所處位置不明。當初的一個坑已變成“一個在建大工程的工地”,快的話,將于5月份重啟營救計劃。
今年1月28日,上午9點40分左右。一輛沒載貨的輕型卡車經(jīng)過埼玉縣八潮市一處十字路口時,地面突然塌陷??ㄜ囈活^栽進坑里。

當?shù)鼐用癫粌H在事發(fā)10分鐘時,就立刻報警求救,還自發(fā)圍在坑洞周圍,燃放煙霧彈,警示過往車輛。

司機是一位74歲的大爺,他被困在駕駛室,到下午1點前為止,都能與救援人員保持正常對話。
兩名消防員嘗試從駕駛室的后面進去救人。坑洞里面似有繼續(xù)塌陷的可能,消防員只好先上來。然后,決定采取“先把卡車吊上來,再救司機”的營救方案。

事故發(fā)生7小時后的下午4點半,才調(diào)來兩臺起重機。晚上7點,換了兩臺大型起重機。
至于為何如此拖沓緩慢。日本無論組織機構(gòu)還是公司法人,干啥都要求“禁止自作主張,必須向上匯報”。
相關(guān)營救準則里,沒有明文規(guī)定“允許起重機把人吊上來”,那么誰敢拍板同意?誰都不想自己擔責任,皮球踢來踢去。結(jié)果就拖沓了7個小時,錯過最佳營救時間。
想想看,最初的4個多小時,司機大爺人還活著,能與外面正常對話。在恐懼與焦慮里,眼睜睜看著自己走向被活埋的命運。
大型起重機終于到位,可29日凌晨1點,卡車沒吊上來,坑洞旁邊又塌下去一個坑。
自此,失控一發(fā)不可收拾。
起先,官方解釋下水道老化,導(dǎo)致嚴重漏水,造成馬路突然塌陷。哪知,事態(tài)經(jīng)不起調(diào)查,越查問題越嚴重。
官方早就知道事發(fā)地區(qū)的下水道有嚴重隱患,卻沒真的行動起來。直到事故當天,埼玉縣的大老爺們還在孜孜不倦地推“超級城市計劃”。
再往后,在全日本網(wǎng)民質(zhì)疑“新聞報道被管制”的目光里,媒體從報道“救人”,轉(zhuǎn)變成“道路工程搶救”,再變成“不提了”,集體保持沉默。

目前能看到的最新畫面,還是3月8日《朝日新聞》的總結(jié)性報道。

事故現(xiàn)場禁止通行,所有車輛都需繞行。
由于塌陷跟排污的下水道老舊有關(guān),整個大工地不僅充斥著噪音和重型機械的震動,還有空氣里彌漫的惡臭。當?shù)鼐用癖灰蟊M量控制使用抽水馬桶,減輕修復(fù)工程的壓力。恢復(fù)正常生活,大概需要2~3年時間。
八潮市官方推出“塌陷事故募捐活動”,不過被罵慘了。行政上的失責,竟還有臉募捐。對救人的事,被救的人,緘口不言了,募捐倒是現(xiàn)在進行時,活動截至3月31日。

埼玉縣方面則在2月22日,跟居民們召開了情況說明會。據(jù)居民透露,在會上曾提到,為了營救卡車司機,計劃在5月份對下水管道進行繞道處理。
也就是說,快的話,5月份就能重啟營救大計了。
好吧,放不下的心,可以放心地死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