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有些館子你就算導(dǎo)航都未必找得到,但只要在附近住上三天,褲腰帶都要松兩格——這家藏在書院街老居民樓下的牛肉館子,就是這樣的存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起眼的蒼蠅館子,有時候才是資格的好味道……

店鋪雖小,里面也更小,人多了就只能坐在門口,但是翻桌也快,基本上都是現(xiàn)成的菜,坐下就可以直接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一道招牌菜:粉蒸牛肉】

"來了?。糠壅粢热昼姽?!"還沒落座就被老板預(yù)判了選擇。

揭開竹編蒸籠的瞬間,霧氣里騰起花椒與五香粉的纏綿。這家的粉蒸牛肉不用嫩肉粉耍花槍,用的是牛肋條肉,蒸得糯而不爛,筷子一夾就曉得穩(wěn)當了——米粉子裹得薄,能清晰看見牛肉的紋路在香油里發(fā)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二道招牌菜:紹子牛脊髓】

端上來像截白玉如意,耙嚕嚕的牛脊髓裹著紹子,像裹了層金甲。

拿勺子輕輕一刮,骨髓混著肉末滑進嘴,鮮得后頸窩都在打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三道招牌菜:牛肉回鍋】

別的館子用豬肉,他家偏用帶筋牛腩肉。

肉片切得厚實,在鐵鍋里跟豆瓣醬跳完恰恰舞,還要和蒜苗來段貼面舞。最絕的是那層"燈盞窩",焦脆的肉邊掛著琥珀色的油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四道招牌菜:紅油肺片】

別家肺片愛堆砌牛雜,他家專攻牛肺。

每天現(xiàn)煮現(xiàn)撕的肺片薄如宣紙,在紅油海里泡得入味三分。秘密武器是現(xiàn)舂的刀口辣椒,混著芝麻在舌尖噼里啪啦放煙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坐在樹下扯閑龍門陣的李大爺,用筷子敲著碗沿說:"九幾年開業(yè)的那陣子,我都來吃過,那時候粉蒸好像才賣幾塊錢一碗……"隔壁桌的美食博主正舉著手機直播:"看到?jīng)]得?這才是成都的‘米其林’,不是那些網(wǎng)紅店能比的!"

二十多年過去了,隔壁按摩店都換了三茬妹兒,修鞋攤都變成了奶茶店,只有這間油浸浸的牛肉館子還倔強地亮著燈。

不逐流、不清高,
探尋市井美味,暢聊平凡人生!
做有態(tài)度、有良心的媒體人!
歡迎關(guān)注@毛起吃,只想跟您交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