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地靈樞藏古剎

在浙江臺州的群山褶皺處,藏著一座與巖石共生的千年佛國——明巖古寺。這座始建于后周顯德四年(公元957年)的禪林,完全隱于一座巨型石峽谷之中,峭壁如刀削斧劈,云霧常年繚繞,徐霞客曾兩度踏訪,在游記中留下“崖壁如壘,奇景非凡”的贊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洞天佛國的建筑奇觀

1. 巖寺共生

“洞中有寺,寺中有洞”:三圣殿、地藏殿等主體建筑皆嵌入天然洞穴,佛像依巖而鑿,香火在鐘乳石間繚繞,形成獨一無二的立體佛國。

寒山遺跡:唐代詩僧寒山子隱居的明巖洞深達數(shù)丈,可納百人,洞內至今留存宋代摩崖石刻《寒山子詩集》片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 古今交融

新舊共生:近年新增的禪修室與濟公殿采用仿古木構,而明巖洞、三目泉等核心區(qū)域仍保留五代原貌,青苔覆階,古碑斑駁。

堆石祈愿:洞前疊石成塔的習俗已延續(xù)千年,民間相傳“石疊三寸高,福緣增一丈”,游客以疊石靜心,巖壁下萬千石塔自成禪意景觀。

三、山水禪境的自然造化

1. 明巖飛瀑

碧空落白雨:自百米峭壁傾瀉的瀑布常年不涸,晴日水霧折射彩虹,徐霞客命此景為“碧空落白雨”。

霧嵐幻境:枯水期細流如珠簾輕垂,山風過處,水珠未及落地便化霧升騰,若群仙拂袖。

2. 生態(tài)秘境

古木靈禽:寺周千年紅豆杉上棲有珍稀白鷴,晨鐘暮鼓間,朱鹮偶現(xiàn)泉邊飲水。

藥草寶庫:峭壁縫隙生長石斛、七葉一枝花等珍稀藥材,僧侶仍沿襲唐代采藥制香傳統(tǒng)。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文化血脈的千年傳承

詩僧遺韻:寒山子在此創(chuàng)作“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等禪詩,日本鐮倉時代禪宗將其奉為精神圖騰。

霞客足跡:1636年徐霞客二訪明巖,在《浙游日記》詳述攀登“猿猴愁”險徑的經歷,今存“霞客歇腳石”。

梵樂活化石:每月朔望日,寺內以唐代“魚山梵唄”儀軌誦經,二十四通鼓聲暗合節(jié)氣輪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旅行貼士

最佳時節(jié):清明前后杜鵑漫谷,重陽登高可賞云海佛光。

秘境路線:臺州市區(qū)→天臺山高鐵站→徒步寒山古道(約2小時)→明巖古寺。

禪修體驗:可預約三日止語禪修,夜宿洞窟禪房,感受“枕石聽泉”的古人清修之境。

這座“長在石頭里的寺廟”,以巖為骨、以霧為衣,將佛教藝術與丹霞地貌完美融合。當指尖觸碰唐代壘砌的墻基,仿佛能聽見寒山子與徐霞客穿越千年的對話——在這里,每一塊石頭都是未寫完的禪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