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位!”
李正清專家不耐煩地喊道,
聲音里透著疲憊。
這里是位于北京東城區(qū)南鑼鼓巷深處的“京華文物鑒定中心”。
這家老字號鑒定所早已是圈內(nèi)名聲在外,
不知多少滿懷期待的古董收藏者,
帶著祖?zhèn)鲗氊惽皝硪惶骄烤埂?/p>
李正清專家在這里也算是知名專家,
可今天,
他注定要被打臉。

01
你正清今天已經(jīng)接待了十六個帶著“祖?zhèn)鲗氊悺眮龛b定的人,
無一例外都是些不值錢的贗品。
有人拿著明顯是工藝廠流水線上生產(chǎn)出來的“清代”花瓶,
有人抱著從旅游景點淘來的“宋朝”瓷碗,
甚至還有人拿著塑料做的“漢代”銅鏡...
看到這么多歷史文物“遭殃”,
李正清只想早點收工回家睡覺。
“師父,
這位……是位出家人?!?/p>
助理小王輕聲提醒。
李正清抬起頭,
只見一位六十來歲的老尼姑站在鑒定臺前。
她身著素色僧衣,
面容平靜,
手里捧著一個用紅布包裹的物件。
不同于那些眼里閃爍著貪婪金光的收藏家,
這位老尼姑目光清澈,
卻又藏著一股常人少有的篤定。
“阿彌陀佛,”
老尼姑雙手合十,
“打擾了?!?/p>
李正清勉強擠出一絲職業(yè)微笑:“師太請坐,
您這是帶了什么寶貝來?。俊?/p>
老尼姑小心翼翼地解開紅布,
露出一尊約摸巴掌大小的木雕佛像。
02
一眼看去,
佛像表面磨損嚴(yán)重,
木質(zhì)呈現(xiàn)出陳舊的暗褐色,
雕工卻不算精細(xì)。
“師太,
這尊佛像想必是寺里的吧?”
李正清漫不經(jīng)心地問。
老尼姑微微一笑:“非也,
此像與貧尼頗有淵源?!?/p>
李正清接過佛像,
隨意看了幾眼,
心里便有了結(jié)論——這種粗糙的做工,
分明是那些專門騙游客的工藝品。
“大概什么年代的作品?”
他頭也不抬地問。
“唐朝開元年間。”
老尼姑語氣平靜。
這回答差點讓李正清笑出聲!
站在一旁的助理小王也趕緊捂住嘴巴,
生怕失禮。
唐朝的木雕?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還能保存得如此完好?
這位師太是把他當(dāng)三歲小孩哄嗎?
李正清深吸一口氣,
告誡自己要保持專業(yè)素養(yǎng):“師太,
您知道唐朝距今多少年了嗎?”
老尼姑點點頭:“貧尼雖不精通歷史,
但也知道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p>
李正清滿臉寫著“果然如此”的表情:“那您認(rèn)為,
一件木雕作品,
能在千年風(fēng)霜中保存至今嗎?”
老尼姑不緊不慢地說:“若有緣,
無物不可能。”
李正清開始例行檢查這尊佛像。
手感粗糙,
木質(zhì)看似陳舊,
但那種陳舊感太過刻意,
像是人為制造出來的。
雕刻的細(xì)節(jié)也與唐代風(fēng)格相去甚遠(yuǎn),
佛像面部表情僵硬,
身體比例失調(diào),
底座的紋飾更是破綻百出。
“師太,
恕我直言,
這是贗品。”
李正清靠在椅背上,
語氣里帶著“又一個被騙”的憐憫,
“最多是近百年的作品,
做舊痕跡太明顯了?!?/p>
老尼姑并不驚訝,
只是依然保持著微笑:“李專家如何斷定?”
李正清來了精神,
他最喜歡向外行人展示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首先,
看這佛像的眉眼——唐代佛像眉眼舒展,
神態(tài)慈祥。
而您這尊,
眉頭微蹙,
這明顯是明清以后的特征?!?/p>
他指著佛像的底座繼續(xù)說:“其次,
唐代佛像的底座多為蓮花座,
紋飾簡潔大方。
而您這個底座紋飾繁復(fù),
還帶有祥云圖案,
這是清代以后流行的裝飾手法?!?/p>
說到這里,
李正清已經(jīng)胸有成竹:“最關(guān)鍵的是木質(zhì)問題。
唐代能流傳至今的木雕佛像極為稀少,
基本都被收入國家博物館。
您這尊看似陳舊,
實際是人為做舊,
用化學(xué)藥劑或煙熏處理過的?!?/p>
老尼姑聽完,
不急不躁地問:“李專家博學(xué)多才,
可知眉頭微蹙的佛像,
在唐代特定年間也曾出現(xiàn)過嗎?”
李正清皺眉,
不喜歡被質(zhì)疑自己的專業(yè)判斷。
他語氣變得冷峻:“師太,
專業(yè)的事還是交給專業(yè)人士判斷吧。
您若不信,
可以去故宮博物院看看真正的唐代佛像是什么樣子?!?/p>
03
周圍已經(jīng)圍觀了不少人,
有剛做完鑒定的收藏家,
有等待鑒定的客人,
甚至還有幾位路過的游客。
氣氛變得有些尷尬。
老尼姑輕輕撫摸著佛像,
目光里滿是慈悲:“李專家,
佛家講究緣法。
今日與您相見,
也是一種緣分?!?/p>
李正清不耐煩地看了看手表:“師太,
抱歉,
我們這里還有其他客人等著鑒定。
如果您對我的結(jié)論有異議,
可以再找其他專家鑒定。”
就在這時,
老尼姑忽然輕輕一笑:“李專家,
你可知貧尼是誰?”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