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龍詩慧
編輯 / 蘭雨
上周,接連參加了2025款 問界M9 ( 參數(shù) 丨 圖片 )和 騰勢 N9的上市后,對中國汽車品牌集體沖高,又有了一番新的感悟。
曾以為中國汽車市場在2025年的轉(zhuǎn)變,無非是新能源滲透得更廣,價格戰(zhàn)打得更狠,特斯拉神話不在,20-30萬市場會迎來更多贏家;而現(xiàn)實是,新能源的沖高也來到轉(zhuǎn)折點,40萬以上級市場,中國品牌打出“科技新豪華”的牌子,推倒原有論資排輩的速度,遠比想象中高,大有成為消費者的主流選擇。

記得王傳福在騰勢N9市場發(fā)布會上說:現(xiàn)在中國汽車,就是要樹立豪華標桿。而落到終端,“豪華標桿”最真實標注就是銷量,這方面 理想L9 和問界M9,在2024年做出絕佳的表率,理想L9全年8.5萬輛,問界M9全年15.1萬輛,證明中國品牌“科技新豪華”沖高理念是走得通的。

40萬以上的車型,在整車2300萬的大盤中僅占4.4%,理想L9和問界M9合共24萬的銷量,極其量是一股不可忽視的豪華新力軍。但來到2025年,“新力軍”大有搖身一變“主力軍”之感,這兩臺車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市場,不僅是銷量,還是從最難的消費觀念上。
換句話說,中國品牌要“立豪華”話語權(quán),可能在2,3年后才能實現(xiàn),但“動搖傳統(tǒng)豪華”是確確實實做到了。之所以有這種感嘆,來自兩位想把油車賣掉,換高端新能源車的朋友。

一位朋友手頭有臺 路虎衛(wèi)士 作“詩和遠方”,但平時通勤開的是合資MPV。早前 小米SU7 Ultra上市,他堅定說不考慮替換衛(wèi)士,而看到理想i8的官圖信息,他就動了替換掉合資MPV的念頭,而在去年,他還篤定告訴我不會考慮新勢力。

而另一個朋友,買高端新能源的執(zhí)念更真切,一臺全家人出行的中大型6座SUV,從 奧迪Q6 看到林肯 飛行家 ,最后立定非新能源不買的決心,“跟新能源一比,他們都是毛坯房”,騰勢N9一出,就躍躍找騰勢車主的邀請碼下大定。
“可能問界M8出了再看看,領(lǐng)克900外觀接受不了啊,極氪9X要7月份來,等不了?!?/p>
兩位朋友購車觀的變化,很能代表高端消費者心態(tài)在這兩三年的變化,他們既不是嘗鮮者,但也不會有信息差,他們接納新事物的反應(yīng),遠比想象中快;從合資、傳統(tǒng)豪華轉(zhuǎn)過來,是他們理應(yīng)更看重傳統(tǒng)豪華身份,但顯然新能源帶來的“體驗式代差領(lǐng)先”,對他們的沖擊更大,選來選去,也在9系軍團選。而且對每臺新車有客觀的認識,就好像買騰勢N9的朋友,對每臺一直說內(nèi)飾不夠問界M9豪華,但總體實力是挺香的。

這兩位朋友所代表,肯定是高端市場還沒行動的大多數(shù),理想L9和問界M9的帶頭破局,撥動了他們關(guān)注的神經(jīng)。現(xiàn)在40萬以上的豪華車市格局,很像21年 Model 3 國產(chǎn),23年比亞迪“油電同價”帶來的新消費趨勢。今年扎堆來的9系車型,不見得每輛車都能爆火,但完全可以“摸著M9過河”,把品牌形象立起來。
“智駕”之后,各顯神通
如果說現(xiàn)在智駕標簽,在高端市場里打得最響,在消費者心中最有溢價能力,是問界M9,相信沒人會反駁吧。
所以,2025款問界M9配備4個激光雷達,以加量不加價方式上市,同時面向老車主進行有償“硬件升級”,對外釋放華為ADS4.0第三季度上車,智駕能力會上一個大的臺階,就是要把自己的長板,繼續(xù)“遙遙領(lǐng)先”。

避其鋒芒,不同于10-20萬市場的成本局限,趨同的L2+成為各家“卷智駕”的手段,高端市場能證明自己是“科技新豪華”的路子,非常多,這也開辟了9系車型的差異化競爭維度,智駕是必比拼的點,但不是唯一的點,尺寸、動力、能耗都是蛇打七寸的地方。這對開發(fā)什么技術(shù)、做什么車型,都是一窩蜂的中國車企是好事;“品牌旗艦首先是技術(shù)旗艦”,也是打“價格戰(zhàn)”至今,打出的一種新手段。

比如騰勢N9打的“不是所有的三電機都叫易三方”,多電機、空懸和后輪主動轉(zhuǎn)向都是標配,做出易三方泊車、圓規(guī)掉頭、高速爆胎穩(wěn)定控制;比如領(lǐng)克900一直在講SPA Evo大型電混車架構(gòu),在底層架構(gòu)和安全方面的積累;又比如極氪9X,結(jié)合高性能電機與大容量電池組,未來的混動版純電車型超過一些純電車型;當然,智駕并不是不卷,比如極氪9X光輝版搭載千里浩瀚H9,搶到了“行業(yè)首個為L3級智能駕駛打造的解決方案”,英偉達Thor芯片算力達1000TOPS,遠超特斯拉HW4.0,都要給華為ADS造成威脅。
當中哪些是真正落到開車的實處,哪些是炫技,相信持幣待購的消費者們,一上車體驗便知。
同時,市場給9系車型“試錯”的空間很少,也令設(shè)計的想象力變小,“坪山 攬勝 ”、“杭州灣 庫里南 ”、“杭州灣攬勝”,未上市網(wǎng)上就被貼上“攬化”標簽,可見相比技術(shù),高端新能源車的設(shè)計,如果沒有自己一套語言,很難上升到世界范疇的“立豪華”。

當然,這可能跟行業(yè)審美趨同有關(guān),業(yè)內(nèi)一位設(shè)計大拿就曾直言,在高端車的試錯空間很少,攬勝的懸浮車型、挺拔的方正車身,儼然成為高端豪華車的“審美標準”;另一方面,就像西裝配領(lǐng)帶,軍裝中間必定束皮帶,提拔造型才完美,同樣,隱藏的水切線,光滑的型面設(shè)計,飽滿的車側(cè)線條,襯出大車視覺上的氣勢;最重要的是,如果堅持原創(chuàng),以設(shè)計師的口味直給,就有可能犯錯,一個小翻車足以導(dǎo)致車型出局。設(shè)計追求最大公約數(shù),向大眾的審美志趣靠攏,這是外觀“攬化”,內(nèi)飾“大屏化”的中庸潮流越演越烈的成因,也是淘汰賽下無奈之舉。

“車內(nèi)投影儀屬于很多人都想抄,就是難度有點大,還沒抄好”,微博上,有人在點評問界M9和騰勢N9第二排的乘坐舒適度,車內(nèi)觀影的效果。就是因為問界M9第二排兩個零重力座椅有口皆碑,車內(nèi)沙發(fā)床成了大型SUV競技的賽道;其中騰勢N9濃墨重彩介紹車內(nèi)空間,還把二三排座椅平鋪變成豪華沙發(fā)床,還強調(diào)不用鋪氣墊也能適合每個人躺平的車型,而進入預(yù)售階段的領(lǐng)克900,也要在二三排大作文章。有標桿在,大家“卷”的東西都差不多,就看誰更洞察消費者的需求了。
車厘子觀察
“立豪華”雖遠,但大潮不可擋
購買40萬以上車型的消費者,可以接受新車沒有大的創(chuàng)新和顛覆,但綜合實力一定要出類拔萃,更加不能犯舒適和體面的錯,所以某程度上,9系軍團也在復(fù)刻10萬級別市場“量大管飽”,體驗升級、價格降維的趨勢。雖然這細分市場,終究避免不了紅海競爭,但利潤高,對提升品牌形象,裨益也非常大。

統(tǒng)計顯示,2024年中國品牌在50萬以上SUV的市場份額,已經(jīng)占18%,有預(yù)計這一輪沖高后,份額會提升至35%。在消費意識上降維打擊 奔馳GLS 、 寶馬X7 、路虎攬勝的任務(wù),2024年問界M9和理想L9完成得差不多了,2025年魚貫而入的9系軍團,責任就是把產(chǎn)品細節(jié)比拼到毫厘之末,在動力、尺寸、安全,沿著問界M9打下的基礎(chǔ),堆得更卷一些。如果剛好這車的差異化賣點,長到了消費者心坎去,那么它就完全有可能另辟蹊徑跑出來。
李想曾經(jīng)說過,自主品牌將分三步取代合資與豪華品牌市場。第一步是取代二線合資;第二步是爭奪一線合資和二線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第三步是全面超越一線豪華品牌。
第一步,早就打得差不多了,第二步還在交織和攻守中,當然自主是占了很不錯的優(yōu)勢;而現(xiàn)在看來,第二步與第三步是同時邁進的,如果今年9系軍團,能完成35%的沖高,證明主流高端消費者認可又近了一大步,但談“立豪華”,還為時過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