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有千畝李花似雪,夏有萬樹脆李壓枝。

逍遙坪村的千畝李花綻放
清泉鎮(zhèn)逍遙坪村曾是龍泉山脈深處默默無聞的小村落,如今憑借“李花+李子”雙輪驅動的農旅融合模式,蹚出了一條“生態(tài)變現”的特色發(fā)展之路。從傳統(tǒng)野李種植到打造國家地理標志品牌,當地人均年收入從不足8000元突破到了1.9萬元。
千畝李花引客來
每年三月中下旬,逍遙坪就成了“雪世界”。上千畝李花齊齊綻放,枝頭白蕊如雪,微風拂過,清甜的花香沁人心脾。城里人拖家?guī)Э谕@兒跑,支帳篷的、拍照的、遛娃的、挖野菜的,林子里滿是歡笑聲。村民老李頭在自家院子支起農家樂:“以前這季節(jié)都在家閑著,現在光賣涼粉一天都能進賬兩三百元?!?/p>
逍遙坪村李花盛開
村里為留住客人下足了功夫:“香徑”修到花海深處,涼亭里擺上竹桌椅,最讓游客惦記的是地道的農家飯——柴火灶炒的跑山雞、山泉水煮的時令野菜,配上現磨的豆花、李花蜂蜜,吃得客人直呼“巴適”。

熱氣騰騰的農家菜
“現挖的折耳根拌胡豆,比城里館子香十倍!”帶著孩子體驗農趣的李女士說。
林下生金有門道
花開得熱鬧,果結得實在。村民們在地里摸爬滾打琢磨出門道——李子樹上結果子,樹下還能種菜。王大姐掰著指頭算賬:“開春賣豌豆尖,入夏收李子,一畝地多掙3000塊呢!”這種“樹上樹下兩不誤”的法子,讓土地真正變成了“聚寶盆”。

這種種法能成,全得益于逍遙坪村獨特的地理“本錢”。村子坐落在龍泉山脈半山腰,海拔700多米的坡地日照足、溫差大,加上山泉滋潤,經濟作物生長茁壯,養(yǎng)出的“清泉脆李”更是咬一口嘎嘣響,甜味能竄到心尖。

清泉李
現在全村3000多畝李子地里,茵紅李打頭陣,五月脆接棒,蜂糖李壓軸,8個優(yōu)質品種輪番上陣,從六月到七月下旬,枝頭的果子就沒斷過。
供銷社送來致富經
要說逍遙坪李子的翻身仗,供銷社可立了大功。駐村第一書記楊昭紅帶著供銷社聯系的技術員在地頭辦課堂,教疏花、套袋這些精細活。以前裂果能糟蹋三成收成,現在棵棵樹上都結上好果子。

楊昭紅在李子園
更讓村民踏實的是供銷社的便農服務。“化肥農藥便宜兩成多,果子熟了直接裝車拉走,再也不怕爛在地里。”楊昭紅說。他充分利用供銷優(yōu)勢,重裝運營逍遙坪村供銷社,為全村群眾提供價格低、質量優(yōu)的農資商品,生產成本較駐村前降低23%。同時,借助區(qū)供銷社電子商務平臺、超市網點,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2024年累計幫助增加李子銷售5萬余斤15萬余元。
如今的逍遙坪,憑借“基層供銷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村社共建”模式,讓家家戶戶都成了產業(yè)鏈上的一環(huán)。楊昭紅信心滿滿:“我們要把逍遙坪李子做成金字招牌,讓客人春天來看花,夏天來摘果,一年四季有賺頭?!?/p>
轉自:i青白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