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里,他總結一生的得失,感到最大的幸福是得到了一位好妻子,最大的錯誤是“文化大革命”中犯的劣行,最大的遺憾是不能得到父親的寬恕。
1978年秋,河北保定軸承廠工人呂瑞芬、孟凡民相識相戀了。令呂瑞芬頗感蹊蹺的是:從來不見孟凡民回家,他也從不帶她回家見老人。問他為什么,他總是支支吾吾避而不答。一天晚飯后,在呂瑞芬的一再追問下,孟凡民向她道出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01 命運多舛,父子反目成仇
孟樹亙曾任國民黨144師副師長。臺兒莊大戰(zhàn)時,他浴血奮戰(zhàn),獲“抗日英杰”獎章。文革開始后,孟樹亙因歷史問題受到?jīng)_擊,其子孟凡民宣布與父決裂,并成為造反猛將。
有一次,孟凡民所在的造反團體準備召開一場批斗會,批斗對象包括其父孟樹亙的莫逆之交、保定市第十二中學教師李湛功。
李湛功的二哥將李接到家中藏匿,造反派發(fā)現(xiàn)他失蹤了,到處查找。孟凡民知道內情,通報給造反派,李湛功很快被揪了出來。1966年12月,李湛功被折磨致死。
孟樹亙知悉兒子告密后,手持木棒等在家門口,把回家的兒子擋在門外,大吼“滾”,掄棒就打。此后,孟凡民再也沒有回過家。
02
1980年,孟凡民和呂瑞芬結婚。父子間矛盾仍在,孟樹亙對兒子的婚事一無所知,呂瑞芬也沒有去拜見公公。
1988年秋,孟父心臟病發(fā),臥倒在床。由于政策一直未落實,孟父每月只能領取極微薄的薪金。他病倒后,保姆嫌負擔加重而工資又無法提高,走了。老人的生活亂成一團。
孟凡民夫婦非常著急,孟凡民說:“趕緊幫爸爸再找個保姆吧,工資咱們出。”呂瑞芬說:“爸爸要是知道是你出的錢,他會同意嗎?”孟凡民為難了:“那怎么?”呂瑞芬對孟凡民說:“我倒有個主意。爸爸不認識我,我就去他那兒當保姆吧?!泵戏裁裾税肷握f:“可琳琳剛4歲,你咋離得開呢?”呂瑞芬說:“琳琳可以暫時放在天津她姥姥那兒?!泵戏裁襁€是有點兒猶豫,呂瑞芬說:“凡民,我知道這些年你心里很苦,就讓我為你做點兒事吧?!?/p>
第二天一早,呂瑞芬來到公公家,說:“聽說您這里需要保姆,我想得到這份工作。”老人說:“我收入有限,工資不高,你愿意嗎?”呂瑞芬說:“我是外地人無依無靠,在您這兒有吃有住就心滿意足了。”老人說:“那你就留下吧,什么時候你找到合適的工作,想走就走?!边@是呂瑞芬第一回面對自己的公公。
03
呂瑞芬把濃濃的孝心、深沉的愛意默默地奉獻給老人。為了使老人能看到豐富多彩的電視節(jié)目,她請人架起高頻天線,后又加入有線電視網(wǎng);為了使老人吃到可口的飯菜,她買來有關老年膳食營養(yǎng)的書,細心揣摩;風沙雨雪天,她不讓老人到外面的公廁大小便,特意準備了便桶讓老人在家使用。
一天晚上,呂瑞芬向老人提及他的兒子說:“二十多年的事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親人到底是親人啊?!崩先搜劾餄M是凄愴,說:“凡民犯的不是小錯,手里有人命?。‘斈昀钫抗Ρ晃覂鹤雍λ?,他妻子也自殺了,這是兩條人命?。∥胰粼徚朔裁?,人家九泉之下也不會原諒我呀?!崩先死蠝I縱橫,呂瑞芬不好再說下去了。
為了方便兩家跑,呂瑞芬對老人說,自己在保定找了個人結婚,但她還是會在他這里做保姆。老人信以為真。每次回家,呂瑞芬都會仔細地向丈夫講述公公生活起居、心情變化,讓丈夫放心。
04
贖罪一生,摯愛沒有止境
1990年深冬,70多歲的孟樹亙老人突發(fā)心肌梗塞住進了醫(yī)院,經(jīng)檢查,發(fā)現(xiàn)他的心血管有四處嚴重堵塞。據(jù)醫(yī)生說,保守治療難以令他徹底康復,最好的辦法是做心臟搭橋手術,而這項技術只有北京少數(shù)幾家醫(yī)院能做,且費用高昂。孟凡民夫婦商量后,決定用自己的鋪面作抵押籌措資金,把老人送到北京中日友好醫(yī)院,夫妻倆也跟著到了北京。
做心臟搭橋手術一般是截取病人自己腿上的靜脈血管做材料,但醫(yī)生檢查時發(fā)現(xiàn)孟樹亙的血管已缺乏彈性。為了不影響手術效果,孟凡民要求醫(yī)生從他的腿上取血管。手術那天,孟凡民平靜地躺在床上,醫(yī)生把血管割下后,立即送到他父親的手術室里。孟凡民不停地在心里祈禱:上蒼啊,請您賜給我一個贖罪的機會吧,請您一定保佑我那苦難一生的父親,我愿用我的一切換取父親的健康。
四個小時后,消息傳來:孟樹亙的心臟搭橋手術成功了!孟凡民不由得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第二天晚上,在孟凡民的一再要求下,呂瑞芬用輪椅將他推到孟樹亙的病床前,父親安詳?shù)爻了?。二十多年過去了,孟凡民第一次如此親近地看著父親,父親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粗粗戏裁竦难蹨I刷刷地往下淌。
住院期間,為了不使老人受刺激,孟凡民只有在老人酣睡的時候才默默地陪伴他。有一回,他聽到老人在夢中喃喃自語,竟念叨著他的小名:“凡凡,凡凡……”回到自己的病房,孟凡民不禁失聲痛哭。
腿部刀口完全愈合后,孟凡民在醫(yī)院附近一家旅店住下,依然在父親沉睡時前去默守。他知道父親很愛吃保定槐茂醬菜園的什錦醬菜,專程回了一趟家,買來醬菜。當呂瑞芬將米粥和醬菜送到老人嘴里時,老人驚喜地脫口道:“槐茂醬菜兒?!眳稳鸱一氐铰灭^把這個細節(jié)講給丈夫聽時,孟凡民的臉上綻開了久違的笑容。
手術二十多天后孟樹亙回到保定,在呂瑞芬的精心照料下,身體得到迅速康復。這次住院共花費了12萬余元,老人握著一大把不能報銷的單據(jù),一再追問這些錢來自何處,呂瑞芬告訴他:“是社會上許多好心人一起湊的?!崩先诵睦镫m然疑云籠罩,卻無法破解此奧秘。
05
1992年,已從天津接回來上小學的女兒琳琳生病住院了,呂瑞芬白天沒時間去看望,晚上安頓好老人睡下,推說要出去辦點事,然后直奔兒童醫(yī)院。見到自己一直未能給予照料的女兒,內疚之情使她久久不忍離去。
孟凡民夫婦始終沒有把爺爺?shù)氖赂嬷畠?,她小小年紀實在難以體味其間的酸澀。女兒問:“媽媽,您為什么總不回家,是不是不喜歡爸爸和我了?”呂瑞芬強裝歡顏,撫摸著女兒滾燙的額頭說:“媽媽最疼的就是琳琳了,天天都想琳琳。媽媽現(xiàn)在忙,以后要天天和琳琳在一起。”琳琳說:“媽媽,咱家雇保姆,你咋給別人去當保姆呢?”如此復雜的邏輯關系,呂瑞芬如何說得清楚?
這天,呂瑞芬在女兒身邊呆了很久,回去時已近午夜。外面飄揚著大雪,呂瑞芬走至胡同口,一幕景象使她驚呆了,老人拄著拐杖在風雪中站著,滿身的雪花。呂瑞芬攙扶住老人說:“這么冷的天,您怎么出來啦?”老人說:“天黑雪大,你不回來,我不放心啊!”聽了這話,呂瑞芬眼里的淚珠撲簌簌地直往下掉。
這天晚上,老人動情地對呂瑞芬說:“你在這里受了很多罪,我拖累你太久了,有好去處你就走吧,甭?lián)奈??!眳稳鸱艺f:“我永遠不會離開您。”老人吁了一口氣說:“我要有你這么個女兒該是多大的福份??!
06
1993年春,孟樹亙老人背負了數(shù)十年的問題終于得到解決,有關部門對他的工資待遇做了調整,醫(yī)療費全額報銷,還分給他一套兩居室的住房。生活安定了,孟樹亙卻沒有輕松下來,為搶救歷史資料日夜忙碌。由于操勞過度,老人的眼角膜發(fā)炎,且久治不愈,漸漸失明了,呂瑞芬成了他須臾難離的拐杖。為了治愈老人的眼疾,孟凡民曾四處訪醫(yī)問藥,得知要恢復老人的視力只有移植眼角膜,而醫(yī)院又沒有現(xiàn)成的可供移植的眼角膜。
父親失明后,孟凡民常常去幫呂瑞芬照料父親。他怕父親聽出自己的聲音,和呂瑞芬說話時盡量壓低嗓子,或者干脆打手語。孟樹亙老人也當這個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的男人是呂瑞芬的家人,對他十分感激。
1996年,在生意場上忙得不可開交的孟凡民感到身體不適,去醫(yī)院檢查,診斷結果幾乎將他擊垮:肺癌晚期。
孟凡民做手術住院的那段日子里,呂瑞芬心力交瘁,兩頭奔波,一邊是重病纏身、患難與共的丈夫,一邊是雙目失明、朝夕相處的公公。呂瑞芬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兩個家。
孟凡民雖然做了手術,卻難以挽留生命。在生命的最后時光里,他總結一生的得失,感到最大的幸福是得到了一位好妻子,最大的錯誤是“文化大革命”中犯的劣行,最大的遺憾是不能得到父親的寬恕。
他給父親留下了一封絕筆信:“親愛的爸爸:我要先您一步去了。此生此世我不管用怎樣的方式都難以洗刷掉我留在您心頭的陰影。假如還有另一個世界的話,我仍將盡最大的努力清洗自己所犯的過錯。我不奢望得到您的諒解,但我會永遠永遠愛著您……瑞芬是我的愛人、您的兒媳,她也會永遠永遠愛著您……”
彌留之際,孟凡民拉著心愛的妻子的手深沉地道了一聲“辛苦”,兩行熱淚表達了他深藏內心的敬意。他向醫(yī)院和公證人員交待了最后的心愿:把眼角膜捐給父親孟樹亙。
孟樹亙的眼角膜移植手術做得很成功,重新見到了光明。老人心臟不好,受不得一點兒刺激,呂瑞芬一直沒有把孟凡民的遺書給老人看,所以在孟樹亙老人生命的最后四年里,始終不知道是兒子的眼角膜幫他觀照著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
1997年元月3日,孟樹亙溘然長逝。守候在他身邊長達12年之久的兒媳呂瑞芬購置了一塊墓地,將老人與丈夫合葬。從此,孟家父子便永遠相伴在一起。
讀了,感慨太多,愿讀到的人,尤其年青的朋友多知道些那個年代,更懂得人生最應該珍惜的是血脈親情,是做人的底線!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