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2884 字

閱讀時間約:4 分鐘

本文章節(jié):

01、自我家庭治療沒啥效果?可能有這3個原因

02、慢工出細活,方向對了,慢就是快!

當孩子被診斷為抑郁癥、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障礙時,表面上看是孩子“中招”了,但實際上,是整個家庭系統都“生病”了!

只不過,孩子成為了最先“響鈴”的報警器,提醒父母們必須重視起來了!

所以,父母不能指望光靠主流精神科打針吃藥、電休克就能讓孩子真正康復。既然是家庭系統“病了”,父母就得學會“自我家庭治療”:

深刻地自我反省、改變、提升,有意識地改善家庭氛圍和親子關系,幫助孩子加快康復。

去年8月,我們結合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干貨”,推出了全網首個【自我家庭治療】專欄。

7個月過去了,不少父母跟著專欄邊學邊練,努力學以致用,把知識用到跟孩子的日常相處中去。

有些父母可能已經嘗到了甜頭,孩子身上發(fā)生了積極變化,實在令人感到開心、驚喜;

但有些父母可能還是發(fā)愁,“這招好像不太靈啊,孩子的狀態(tài)還是時好時壞,親子關系也沒有多大改善”。

為什么有些父母進行的“自我家庭治療”沒啥效果?

今天這篇文章,結合精準精神心理學的高效知識,深入分析這背后的原因。希望這部分父母要及時調整方向,找到真正能讓孩子康復的“加速器”。

01、自我家庭治療沒啥效果?可能有這3個原因

第一,“自我家庭治療”的根基是精準精神心理學知識,如果父母沒有真正掌握這些知識,又怎么可能進行正確的“自我家庭治療”?

地基都沒打好,怎么蓋房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連“米”都沒有,怎么做飯?

所以,父母先別急著“開工”,好好沉下心來,學習足夠的精準精神心理學高效知識。

下面這幾個方面的知識就很重要,以下列出來,父母們可以查漏補缺:

抑郁癥、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等常見的精神心理障礙不是基因遺傳導致的,所謂神經遞質濃度異常也不是病根。

真正的根源,是孩子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記憶在“搞鬼”;

抑郁癥、焦慮癥,甚至包括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這類“重性精神疾病”,其實也是由一個個心理問題“堆”出來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圖為AI生成

很多孩子雖然被診斷為雙相障礙,但有可能是被誤診,他們更符合復合性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C-PTSD)的診斷。

父母要先看清精神心理領域的“第一性原理”,對孩子的病情、家庭里的問題有深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把“自我家庭治療”這道題做對。

第二,有些家庭里,父母中只有一個人懂得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另外一個人卻執(zhí)迷不悟,繼續(xù)給孩子“添堵”,甚至造成新的心理創(chuàng)傷。

在這種情況下,“自我家庭治療”效果自然會打折扣。就好比一輛車,一個輪子往前,另一個輪子往后,車能跑得快才怪!

還有些父母雖然有了自我反省的意識,但總抱著僥幸心理,好了傷疤忘了疼。

孩子病情嚴重時,他們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每天來我們公眾號上學習,每天“自我家庭治療”。

一旦孩子病情好轉了,他們立馬松口氣,“還是吃藥管用”,“專業(yè)的事還是交給專業(yè)的人吧”,于是又懶散了,把孩子康復的希望甩給外界。

父母一定要意識到,孩子病情的好轉可能是“假象”,或者只是暫時的。

如果他們主要的病理性記憶沒得到修復,當他們遇到挫折,大量的疊加性心理創(chuàng)傷被激活時,癥狀又會卷土重來!

無論孩子有沒有接受精神科藥物治療、物理治療,“自我家庭治療”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持續(xù)的“自我家庭治療”!

父母別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要拿出恒心和毅力來,主動承擔起責任,才能幫孩子更快康復!

第三,很多父母的意志力不太堅定,動不動就被親朋好友、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詢師的話給帶偏了。

對于國內外主流精神醫(yī)學、主流心理學來說,精準精神心理學的發(fā)現是顛覆性的。

主流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師對此很難理解,這超出了他們的認知范圍。

所以,患者父母開始“自我家庭治療”后,身邊很可能冒出各種聲音:

“你學的那些東西靠譜嗎?被忽悠了吧?”

“啥精準精神心理學?聽都沒聽過!孩子生病了就得找醫(yī)生,別瞎折騰!”

“我當醫(yī)生當這么多年了,抑郁癥、雙相障礙都得吃藥,沒聽說過靠自我家庭治療就能好的?!?/p>

再加上,“自我家庭治療”本來就是慢工出細活,對于表面“癥狀”的效果可能沒有精神科藥物那么快。

很多父母一聽這些“勸退”的話,心態(tài)立馬動搖了,最后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甚至沒啥效果。

其實,這種情況的背后,還是父母對孩子得病的真正根源不夠了解,得趕緊補課,掌握更多的精準精神心理學知識。

02、慢工出細活,方向對了,慢就是快!

還有,有的父母對“自我家庭治療”的見效速度、效果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正確的“自我家庭治療”能逐步幫孩子修復部分的病理性記憶,尤其是疊加性心理創(chuàng)傷,又或者讓它們盡量不被激活,孩子的情緒更容易保持穩(wěn)定。

當孩子的情緒慢慢穩(wěn)定了,家庭氛圍也逐漸變好了,進入良性循環(huán)了,孩子再漸漸恢復一定的學習效率,逐步回到學?;蛘呱鐣?。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如果父母期待“自我家庭治療”能徹底解決病根,孩子很快就上學去、上班去,變得積極樂觀、理性睿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說得實在些,如果“自我家庭治療”那么神,那我們的3PT(精準精神心理病理性記憶修復)還有啥存在意義呢?

所以,父母得擺正心態(tài)。“自我家庭治療”雖然比不上3PT那么高效,但能慢慢緩解、化解部分患病根源,整體方向是對的,但不能操之過急,方向對了,“慢就是快”。

如果父母在“自我家庭治療”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那太正常了,可以說是必經之路。

但別灰心,你們可以找我們的“AI助手”聊聊,或者留意我們的直播預告,到直播間來跟我連麥,甚至直接預約面診也行。

而且,當孩子病情嚴重的時候,光靠“自我家庭治療”確實是不夠的,要借助精神科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先控制病情,至少要讓孩子別出事。

至于其他的治療方式,比如中藥、針灸、腸道菌群移植、腦機治療等等,父母要提前了解這些方法的利弊,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而且,這些治療方法也只是對癥的,沒觸及“病根”,更沒法解決家庭系統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一直強調,無論選哪種治療方法,父母都得堅持“自我家庭治療”。

還有,如果你們看到另一半或孩子有進步了,哪怕只是一丟丟,也一定要及時、具體地夸一夸他們,把他們的努力和做得好的地方說出來!

誰都喜歡被肯定,你越肯定,他們越起勁,自信心多了,也更容易進入良性循環(huán),出現更大的進步。

如果父母覺得自己做“自我家庭治療”實在太難了,想找點“外援”,那3PT(精準精神心理病理性記憶修復)是頂配。

3PT能深入到內隱記憶層面,精準化地找到患者的主要病理性記憶,然后進行高效化的修復,還能提升患者的認知層次。

患者的癥狀會快速緩解,甚至消失,快速實現撤藥、停藥,回歸正常生活。

3PT不是唯一的康復手段,但它是深入、高效的,能大大節(jié)省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如果患者和家屬配合得好,患者還能培養(yǎng)出越挫越勇的高逆商,學會跨學科學習,在AI時代走出一條少數人走的路,更有可能脫穎而出!

在孩子的康復過程中,父母也能學會深刻的自我反省、改變和提升,把整個家庭系統的“Bug”消除掉,而且全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