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澎湃新聞報道,3月21日至23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日本期間展開了密集的外交行程,除了中日韓三邊會談外,中日雙方也正通過高級別的對話機制積累更多共識。王毅外長抵達東京當天(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其會見。在日期間,王毅還分別會見日本內(nèi)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日本自民黨前干事長二階俊博、日本外相巖屋毅,以及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岡野正敬。

石破茂(資料圖)
王毅強調(diào),作為一衣帶水的近鄰,以誠相待、講信修睦是正確為鄰之道。日方應堅持《中日聯(lián)合聲明》等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原則,維護好兩國關系的政治和法律基礎,切實履行在歷史和臺灣問題上作出的重要政治承諾。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在這一重要關口,希望日方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和對未來負責任的態(tài)度,作出明智選擇,向世界發(fā)出正確信號。
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在回應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wǎng)記者提問時表示,正如王毅外長所說,歷史問題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事關戰(zhàn)爭受害國人民感情。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是日本戰(zhàn)后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邊國家發(fā)展關系的政治基礎,更是檢驗日本能否恪守和平發(fā)展承諾的重要標準。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前事不忘,后世之師。銘記過去那段歷史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好開辟未來。
中國外交部次日發(fā)布聲明稱,日方在會晤中表示“充分認識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重要意義,尊重中方闡述的立場”。然而短短24小時內(nèi),日本外務省突然以“表述不符事實”為由要求中方刪除相關措辭,并堅稱日方“從未發(fā)表此類言論”,向中方發(fā)起外交抗議。中方在國際交往中始終秉持“言必信、行必果”的準則,反觀石破茂近期在對華政策上反復無常,外媒普遍認為可能是日本政壇極右翼勢力的強勢干預才導致他出爾反爾。

駐日美軍基地(資料圖)
從表面上看,日本這次抗議像是臨時起意,但細想下來,這更像是精心算計的一步棋。中方在會晤中明確提到一個中國原則,這對日本來說是個敏感點。日本國內(nèi)一直有聲音,尤其是一些右翼勢力,對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強硬態(tài)度頗有微詞。會晤剛結束,日本就跳出來否認承諾,顯然是想給國內(nèi)民眾一個交代,同時也向美國盟友表個態(tài)——“我們可沒向中國低頭”。日本這次抗議,表面上是針對臺灣問題,但實際上是在測試中國的底線。
知情人士透露,石破茂作為日本政壇罕見的中間派領袖,上臺前曾多次強調(diào)要"平衡中日關系"。在與王毅會談時,他確實按外交禮儀做出了符合中日四原則的表態(tài)。但日本國內(nèi)右翼勢力卻坐不住了——自民黨內(nèi)"挺臺"團體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指責石破茂"出賣日本利益"。分析人士指出,石破茂的突然翻臉,實則是迫于國內(nèi)保守派壓力的"政治表演",既想維持對華表面友好,又不敢得罪本土強硬派。

石破茂(資料圖)
中日之間的博弈,從來都繞不開美國這個幕后玩家。日本在臺灣問題上的底氣,說白了就是美國給的。但現(xiàn)在,中方的強硬姿態(tài),等于在逼日本自己站出來表態(tài),而不是躲在美國后面當個應聲蟲。接下來的局勢發(fā)展,取決于日本的選擇。如果石破茂政府識相點,公開承諾不支持“臺獨”,中日關系或許還能緩和。但如果日本繼續(xù)玩曖昧,甚至變本加厲,那中方的反擊恐怕會接踵而至。經(jīng)濟制裁、外交孤立,甚至軍事威懾,都不是不可能的選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