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虎的新辦公室依舊藏得很深。穿過長長的走廊,盡頭是一扇緊閉的木質門。偏偏這扇門上連個把手都沒有,只鑲著銀色門牌,“金沙江創(chuàng)業(yè)投資(GSR Ventures)”,便是全部的提示詞。單從這一點來揣測,老板大概率是個恨不得掘地三尺把自己藏起來的隱士,但偏偏,那個人是朱嘯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硝煙里,他熱衷于為項目搖旗吶喊。AI新浪潮洶涌而來,他仍然不吝分享觀點——來來回回,高頻主題和詞匯離不開“商業(yè)化”。
談投AI應用的思路,他說:“有些人還是喜歡那種高大上的概念,比如說AI Agent特別火,AI Coding看上去也很高大上。我們看的是更接地氣的項目,關注的是你能不能商業(yè)化,誰來付錢?銷售周期多長?是不是見面就能簽單?商業(yè)化是不是可持續(xù)?是不是有高留存?還是比較俗一點?!?/p>
談火熱的具身智能,他毫不留情地潑了盆冷水:“我們天使基金在過去幾年投過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項目,最近幾個月都在退出……我問這幾個CEO,你們商業(yè)化可能的客戶在哪里?我感覺他們說的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客戶,誰會花十幾萬買一個機器人去干這些活?”
談風口浪尖上的宇樹,他的口也沒松:“考慮到現(xiàn)在這個環(huán)境,宇樹還是有可能會上科創(chuàng)板,而且表現(xiàn)非常好,但是我們把這種叫投動能的投資,我們還是喜歡投基本面。”
此處稍作停頓,該怎么評價朱嘯虎的評價?首先,這是標準的朱嘯虎式“反共識”,所謂“買在分歧,賣在一致”。過往最典型的例子是ofo小黃車,早早入局,當估值飛漲,其他投資人追加籌碼時,朱嘯虎卻開始轉讓股份搞退出了。另外,不看好具身智能,特別是人形機器人這類概念,也不意味著是在全盤否定機器人賽道。王興興談過對人形機器人終局的看法,大意是說,機器人是什么形態(tài),他其實無所謂,之所以做人形,是為了迎合社會共識。反過來講,當投資人紛紛去杭州蹲守宇樹老股,人形機器人是不是有點太熱了?在熱潮中保持清醒,恰恰是早期投資人最重要的品質。
當然,最令他興奮的,還是談他在一線看到的項目,講那些數(shù)據(jù)的起落。“你知道這個產品去年多少收入嗎?7000萬美金。一個創(chuàng)業(yè)兩年多的企業(yè),一個很簡單的產品,去年收入7000多萬美金。”“收入月環(huán)比增長20%,這個數(shù)字真得讓我很激動,所以今年我們比去年要忙很多。這完全是以數(shù)字驅動的投資邏輯,而且一般來說都不用燒錢?!?/p>
我想起比利.懷爾德的《控方證人》里那個刑事辯護律師。那個胖乎乎的中年男人剛做完心臟手術,卻在休養(yǎng)期間接了一起兇殺案。一次庭審結束后,朋友叮囑他保重身體,窩在座椅上,他語速飛快地彈出了下面這段話:“我委托人的性命危在旦夕,他的性命才至關重要……若我覺得氣短,那我就含一片藥片,或者兩片。”所謂職業(yè)精神,無非食其祿,忠其事。
下沉的周期里,一部分人開始懷疑理性的失效,但朱嘯虎一定是理性的信徒,相信邏輯,精密計算,永遠分得清主次輕重,也知道自己應該恪守的原則。
在由投中信息、投中網(wǎng)主辦的“第19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前夕,投中網(wǎng)與金沙江創(chuàng)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進行了一場對話。
“今天確實有很多賽道看不清楚,但是共識又非常集中”
投中網(wǎng):去年你做出的最能代表你價值觀的一個投資決策是什么?
朱嘯虎:最典型的還是我們沒投所有的基礎模型,基本上聚焦在應用和消費端。我們的投資理念一直強調要聚焦在能夠看到清晰的商業(yè)化的可能性的賽道上,這是我們在過去20年堅持的投資策略。去年這個時候,說實話,不投大模型還是有很多爭議的,今天可能就基本上沒啥爭議了。所以從第一天開始就這么明確不投,還是比較能代表我們的特色。
投中網(wǎng):所以可以說你的這個決策非常理性,沒有被外界聲音干擾。
朱嘯虎:對,我們一直是比較理性的,至少能算得出賬的。大概是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怎么商業(yè)化,商業(yè)化潛力在哪里,即使短期內沒有商業(yè)化,這不是關鍵,關鍵是長期你怎么商業(yè)化,你的壁壘在哪里。
投中網(wǎng):短期和長期你是怎么定義?
朱嘯虎:我們看游戲的終局,競爭的終局會是怎么樣的,要想得出這個。說實話,我們投的很多企業(yè)都是比較后期才能商業(yè)化的。比如說小紅書,我們投的時候是香港購物指南PDF,也就兩三年之前才有規(guī)?;纳虡I(yè)化。但因為它一直是做購物分享的,所以商業(yè)化肯定不會成為問題,有些東西還是能看得出來的。
投中網(wǎng):那過去三年你做過的最不依據(jù)理性的一個決策是什么?
朱嘯虎:這種比較少,我們的風格就是算賬。沒有收入也行,那我們看數(shù)字,看你的獲客成本,客戶的留存率。我和Richard,我們兩個合伙人風格很一致,都是算數(shù)字,你要證明你的數(shù)字是符合我們的邏輯和標準,講什么故事我們不太在乎,因為故事很多時候變化很快。像小紅書是最典型的,一開始是香港購物指南PDF,這個故事當時肯定沒人會投。A輪的法律文件寫完了,我們本來是和另外一個基金合投的,那個基金不簽字了,我們全部拿過來了。所以你一開始講的故事,可能后面都會變的,但是數(shù)字,你的用戶獲客成本和留存率,這些是比較本質的。
投中網(wǎng):回過頭來看,不投大模型變成了一個更正確的選擇,但是去年的時候外界可能包括LP都會有一些質疑,這種時候你會怎么樣去回應這些質疑?
朱嘯虎:去年確實,肯定有很多質疑,LP也不一定直接說,但今年2月份的時候我在新加坡見了很多美元LP,他們說謝謝你們,沒有在基礎模型上浪費一分錢,所以大家對你的信任程度反而是提高的。在第一天就能有很清晰的判斷,這是早期投資人最可貴的特質。
投中網(wǎng):一直是這種算賬式的投資,你會覺得乏味嗎?
朱嘯虎:能把賬算清楚也很有意思的,我最睡不著覺的是賬算不清楚,這時候你真的睡不著覺,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可不可行。能把賬算清楚了我很放心的,我天天晚上睡得很香。
投中網(wǎng):有一種說法是,投資有一部分是技術,有一部分是玄學,你是對技術的部分更感興趣?
朱嘯虎:都很重要,把賬算清楚了也是需要玄學的。不是說你賬算清楚了,這條路就肯定能成功,創(chuàng)業(yè)真的是九九八十一難,里面太多坑了,賬算清楚至少你過那個坑的難度可能會小很多。所以只能是降低了玄學的要求,但是這兩個并不互斥,兩個都要,這兩個確實都要。
投中網(wǎng):過去三個月,你想清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這如何影響到金沙江的投資決策?
朱嘯虎:我最近畫了張圖,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共識,一個是商業(yè)化,說實話在PC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共識和商業(yè)化往往可以同時符合,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的商業(yè)化,總歸能看到商業(yè)化路徑。當年像優(yōu)酷、土豆這種長視頻網(wǎng)站,大家一開始也覺得很難商業(yè)化,后來證明中國消費者也是愿意為長視頻付錢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今天確實有很多賽道看不清楚,但是共識又非常集中,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就考慮兩個維度,一個是共識的高低,另一個是商業(yè)化的可能性。去年我們就聚焦在沒有共識,同時商業(yè)化又很清晰的賽道上,這是性價比最高的,比如說消費和AI應用。消費并不說是沒有共識,可能很多基金投不了消費,所以造成消費公司的性價比特別高。AI應用去年基本上沒有共識,大部分的錢都聚焦在基礎模型上面去了。今年這兩個方向又都有一些變化,AI應用和消費的共識開始逐步起來了,但我覺得現(xiàn)在還是一個投消費和投AI應用的好的時機點。
投中網(wǎng):DeepSeek算是一個反面案例嗎?
朱嘯虎:開源本身不是說沒有商業(yè)模式,像安卓就是非常典型的開源,它的商業(yè)模式也非常清晰。但是DeepSeek確實不太一樣?,F(xiàn)在為什么像騰訊都開始全力擁抱DeepSeek,因為它不僅不考慮商業(yè)化,而且不考慮用戶,甚至幾個億的用戶都可以讓給生態(tài)伙伴,誰都可以接滿血版的DeepSeek。這幾乎是一種徹底開源的打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投中網(wǎng):高度共識,但又沒有商業(yè)化路徑,去年是大模型,今年的典型是什么?
朱嘯虎:今年我個人感覺是具身智能。具身智能現(xiàn)在特別火,同時我覺得商業(yè)路徑還是不清,尤其是人形機器人。我經常開玩笑說,現(xiàn)在是個人形機器人就會翻跟頭,但商業(yè)化在哪里?以前最主要的市場需求是做研究,要么是高校,要么是你的競爭對手,今天又多了一個新客戶——央企買回去做前臺展示。但這種客戶都不是我們喜歡的客戶,我們喜歡的是可持續(xù)的,能夠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的商業(yè)化,今天我覺得在這里面還看不太到。因為現(xiàn)在共識高度集中,估值上漲得非???,這種變成了我們早期VC想回避的賽道。
投中網(wǎng):宇樹這種沒有現(xiàn)金流壓力的公司也沒達到你的滿意度嗎?
朱嘯虎:核心還是你有沒有為客戶創(chuàng)造持續(xù)的價值,客戶會持續(xù)來買單。只是買回去做研究的,或者買回去做展示的,這種都不是我們意義上的商業(yè)化。當然考慮到現(xiàn)在這個環(huán)境,宇樹還是有可能會上科創(chuàng)板,可能表現(xiàn)非常好,但是我們把這種叫投動能的投資,我們還是喜歡投基本面。
投中網(wǎng):所以如果說當時投了宇樹,回頭看這也是屬于不符合你價值觀的那種投資是嗎?
朱嘯虎:一般來說,如果看不到商業(yè)化路徑,共識又高度聚焦,我們一般就是在退出的時候了。確實我們天使基金在過去幾年投過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項目,最近幾個月我們都在退出這些項目。現(xiàn)在共識高度集中,是有退出機會的,但是商業(yè)化確實不清晰。我問這幾個CEO,你們商業(yè)化可能的客戶在哪里?我感覺他們說的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客戶,誰會花十幾萬買一個機器人去干這些活?
“在AI應用企業(yè)上,我們看到了團購早期的增長速度”
投中網(wǎng):DeepSeeK和中國科技股十姐妹吸引海外資本重估中國科技資產,你也在朋友圈說“2025年是中國資產全面重估的開始?!本唧w來說,你覺得中國科技的敘事改變了多少?這會帶動一部分美元LP重新把目光投向中國嗎?
朱嘯虎:我們2月份在新加坡見了一些美元的LP,他們有些感覺,但是真?zhèn)鲗У揭患壥袌鲞€需要時間。一般都是二級市場先有反應,對沖基金來買中國資產,等到他們能賺錢了,一級的人才會有動作。我們和一級市場的投資人開玩笑說,可能得恒生科技再漲半年。所以我們也希望恒生科技能再持續(xù)漲半年,到今年11月份,我覺得LP可能反應會比較明顯一點。
投中網(wǎng):還是要等股市漲到位了?
朱嘯虎:對,時間要到位,至少證明這東西不是曇花一現(xiàn),是可持續(xù)的。因為一級市場的投資一般來說時間會長一點,像早期投資真的是基本上要8到12年才能看到規(guī)?;耐顺?。今天你看不僅是中國,美國也是一樣的,美國這兩年科技IPO也非常少,基本上8到12年才能看到顯著的DPI回來。
投中網(wǎng):在今年這些積極因素的帶動之下,金沙江整體的策略會變嗎?去年我們來聊的時候,你說要茍住,不下牌桌。
朱嘯虎:過去幾個月我們確實看到很多樂觀的因素,恒生科技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一級市場上,我們在中國和美國都看到很多做AI應用的企業(yè),收入漲得很快,這個月比上個月收入漲20%以上,這非常讓人興奮。
這個數(shù)字可能你們沒有感覺,但當年團購火的時候,就是月環(huán)比漲20%,那是我們從來沒看到過的增長速度?,F(xiàn)在我們在AI應用企業(yè)上看到了和團購早期一樣的增長速度,而且不僅是美國,中國也是一樣。大家一直說中國的企業(yè)不太愿意花錢,但在中國AI應用公司上,在to b的AI應用公司上,我們看到了月環(huán)比增長20%的增長速度。所以我們今年可能在中國和美國都會加大投資節(jié)奏。
投中網(wǎng):基本上大家今年都是在投AI,投AI主要是投AI應用,你覺得大家現(xiàn)在的共識和分歧點是什么?
朱嘯虎:共識還是很不清晰的。有些人還是喜歡那種高大上的概念,比如說AI Agent特別火,AI Coding看上去也很高大上,可以把碼農全部取代掉。我們看到的是更接地氣的項目,關注的是你能不能商業(yè)化,誰來付錢?銷售周期多長?是不是見面就能簽單?商業(yè)化是不是可持續(xù)?用戶是不是有留存、有高留存?還是比較俗一點。
投中網(wǎng):今年這個時間點,對AI應用來說,是一個正確的下注時間了嗎?還有一些人會覺得模型能力還有待發(fā)展。
朱嘯虎:在一線接觸的水溫讓我們覺得是到了正確時間點了。就像剛才講的,這種增長速度非常少見的,說實話在過去幾年當中是沒看到過的。另外,我覺得基礎模型能力已經足夠強了,可能上面還能再提升10% 或20%,但那不重要了,不要也行,已經足夠好了。今天的模型能力已經在很多場景下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而且用戶愿意付費,這個很重要。
投中網(wǎng):你能舉幾個具體的使用場景嗎?
朱嘯虎:現(xiàn)在說實話賺錢的地方大家都想要低調,但我可以分享一個案例,是中國企業(yè)。一個很年輕的創(chuàng)業(yè)者做了一個AI硬件,像名片一樣很薄的一張金屬卡片,貼在手機后面,像我們這樣訪談,它就自動生成會議紀要。要說技術,肯定不難,里面就接ChatGPT。你知道這個產品去年多少收入嗎?7000萬美金。一個創(chuàng)業(yè)兩年多的企業(yè),一個很簡單的產品,去年收入7000多萬美金。所以真的機會很多。當然因為沒有保密,大家都知道了,現(xiàn)在深圳一堆公司都在用集裝箱把這樣的AI會議紀要產品賣到美國。
投中網(wǎng):但是這種會議記錄的需求之前不是已經被很多產品解決了嗎?
朱嘯虎:你以為解決了,現(xiàn)在手機也可以錄,也可以傳到GPT里面去做紀要。這類產品做了很小提升,因為它有硬件,上面4個喇叭,我們談話比較遠的話,它也能很好地收集聲音,而且可以區(qū)分每個人說的話。就靠這些小的性能優(yōu)化,它就賣得非常好。所以很多時候你不要以為現(xiàn)有產品已經足夠好,也不需要那種非常大的科技進步,你在用戶體驗上做10%、20%的提升,用戶就愿意買單了。很多時候真的不需要很高大上的陽春白雪的東西。
投中網(wǎng):現(xiàn)在人們對AI的需求,無非是做個PPT或是生成個文檔。你覺得未來AI應用領域會出現(xiàn)那種現(xiàn)在根本想不到的,滿足我們全新需求的東西嗎?
朱嘯虎:我們一直不希望創(chuàng)業(yè)者去教育市場。教育市場太累了,而且需要很多錢投資。我再回到做會議紀要的例子,全世界做會議紀要的,有幾十家公司都增長非??欤旧隙际窃颅h(huán)比增長20%以上的速度。美國有個公司叫Abridge,做的是醫(yī)生和病人之間的問診AI。醫(yī)生看一個病人,要問他很多問題,AI會自動把這些音頻記錄下來,轉成文字,然后根據(jù)美國各個州不同的格式轉成病歷,填到系統(tǒng)里面去,做到90%以上準確率。這個產品在美國商業(yè)化做得非常好。還有做獸醫(yī)的,甚至還有做上市公司財報會的,上市公司每個季度都要發(fā)財報會,都要回答很多分析的問題,它自動撥進去,做會議紀要。我們還投了一家中國公司,在日本做會議紀要也做得非常好。
你看,就這么小的功能點,足夠支撐全世界幾十家公司收入增長都非常快。不同場景下面都有公司做,證明這個需求點非常強大,而且這東西是大模型最容易做的,根本不需要很深的技術,但是你得把一個具體的細分場景做深了。
投中網(wǎng):這樣的話你不會擔心錯失那種顛覆性的新潮流和趨勢嗎?
朱嘯虎:所以我們要密切關注市場,密切和創(chuàng)業(yè)者聊,到底他們現(xiàn)在一線感覺是怎么樣的,客戶的感覺是怎么樣的,收入增長速度是怎么樣的。所以為什么雖然月環(huán)比增長20%,背后的數(shù)字實際上很小,但我們看到這個數(shù)字就很幸福了,這和當年我們投團購網(wǎng)一模一樣。很快半年就能上去了,這是我們需要提前布局的一個階段。
投中網(wǎng):當年看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那套邏輯框架,現(xiàn)在是可以拿來直接套在AI應用上?
朱嘯虎:對,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當年基本都是to c的,to c增長速度快是可以理解的,但今年很多是to b的應用,to b增長速度能夠和to c一樣,這個是非常不容易的。
投中網(wǎng):你怎么評價這個月火爆的Manus,它會讓你覺得眼前一亮嗎?
朱嘯虎:我覺得很重要的考驗就是用戶愿不愿意付錢??瓷先ズ莒诺臇|西,客戶到底愿不愿意為你交付的結果付錢,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它的服務成本很貴,做一個任務可能要至少幾美金,要收個10美金,可能才能回本。花10美金去完成一個任務,我覺得這挺難。所以為什么商業(yè)化很重要,因為它能夠驗證你的產品是不是達到用戶要求的質量,這個時候花枝繡腿是沒用的。
投中網(wǎng):你是不看好這個項目,還是不看好所謂的AI Agent的這件事情?
朱嘯虎:我前面講的都是Agent,比如做醫(yī)生和病人之間問診的是一個垂直行業(yè)Agent。今天垂直Agent很容易做,而且很容易商業(yè)化,服務成本都很低。通用Agent說實話我今天還不看好,我覺得交付的質量還很難達到商業(yè)化的程度。還有一點,通用Agent都是大廠的機會。我現(xiàn)在最期待的是微信的Agent。比如說我和你聊天提到下次開會的時間,它自動幫我放到日歷里,再幫我訂機票酒店,這種都是大廠機會。通用Agent需要入口,在微信里面集成是最容易的。當然今天在中國,這種場景在前端很難商業(yè)化,只能在后端商業(yè)化,比如說訂機票和酒店。那就必須要做得很智能,客戶才真的愿意把這個東西交給你。今天我覺得智能程度還沒有到那個程度,基礎模型沒到那個程度,還需要點時間。
投中網(wǎng):今年你們投這些AI應用,會不會覺得比去年火,要去搶項目?
朱嘯虎:有這么一點了,尤其美國很明顯的,中國現(xiàn)在也開始有一些勢頭了。
投中網(wǎng):到今年底會有那種所謂的超級APP出現(xiàn)嗎?
朱嘯虎:我覺得還太早了。抖音是iPhone 4出來3到5年以后才出來,iphone 4出來以后兩年,第一款火爆的APP是憤怒的小鳥,是iPhone 4出來兩年以后。c端這種超級APP,還需要時間,但b端我們看到已經很明顯了。b端,我們現(xiàn)在的檢驗標準是6到12個月做到1000美金的年化收入,最好是6個月。真的好公司現(xiàn)在基本上6個月能做到1000美金年化收入,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今天至少看到可能性了。
投中網(wǎng):AI應用這一波,中美的差異大嗎?
朱嘯虎:沒那么大,中國的應用也要全球化。我和中國AI的應用創(chuàng)業(yè)團隊一直說,你要想清楚,今年你可能確實切入比較早,但是明年可能很多人進來,都會打到白菜價,所以你必須要一只腳在海外。海外是利潤來源,在國內是測試產品有沒有需求,好不好,因為中國用戶對產品的要求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投中網(wǎng):人民幣基金也在看AI應用嗎?思路有什么不同?
朱嘯虎:都在看,大家的共識還不是那么一致。我們更喜歡最好不是100%AI的項目。100%AI的明年可能都是白菜價,因為中國太卷了,100%AI的工具沒有任何壁壘。雖然你比別人做得早一點,但最多6到12月別人都會跟上來。相反,有部分是AI做不了的事情,必須要人工做的,反而是壁壘。其他投資人可能覺得這么土的項目,一半人工一半AI,有啥意思,但我們覺得是壁壘。
投中網(wǎng):今年你們已經投了多少AI應用?
朱嘯虎:已經給出去幾個TS了,在交割當中。
投中網(wǎng):你覺得之前的大模型“六小虎”可能會有多少幸存者?如果要幸存下來要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朱嘯虎:我覺得開復想得最清楚,就是擁抱DeepSeek,在上面做應用。做底座模型已經沒有啥意義了,你要做底座模型可能也要兼容DeepSeek。千問本來和DeepSeek就兼容,剩下的基礎模型,可能最多未來6到12個月,都得看看是不是要兼容DeepSeek。如果全世界50%以上的程序員都在用DeepSeek開發(fā)應用的話,兼容是最好的選擇。
投中網(wǎng):聽說月之暗面還是在堅持模型研發(fā),金沙江作為間接股東會推動退出嗎?
朱嘯虎:我不知道怎么退出了。但你可以看到美國去年二線大模型基本上都有并購機會,投資人基本上拿本金加利息走人的。今年美國剩下的大模型公司,并購都很難了。中國我覺得更難,中國本來就沒有并購的文化。
“首先是碼農沒了,不是文科生沒了”
投中網(wǎng):問一個稍微哲學一點的問題,如果說將來AI和機器人代替人去工作,它是會讓人活得更好,還是說會變成另外一種剝削人的工具,加劇人的異化?
朱嘯虎:這個問題挺難的,說實話我們感覺所有的政府都沒想明白。具身智能還稍微有點遠,但是AI這一波對就業(yè)的影響非常大,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具體崗位上,今年的需求量可以減少50%,明年可以再減少50%。比如說AI Coding,去年AI Coding只能做到20%到30%的人工替代,現(xiàn)在可能做到50%到60%,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這個時候可能是80%到90%,那對程序員的影響是很明顯的。至少今天美國大廠給程序員的崗位已經很少了。第一步,不再招聘新的人,把老的繼續(xù)消化掉。第二步,可能內部就要優(yōu)化,美國的大廠已經開始優(yōu)化現(xiàn)在的程序員了,我覺得中國也很快會看到這樣的情況。這對就業(yè)肯定有很大影響,但也不可避免。
投中網(wǎng):在這種情況下,人類最后的堡壘是什么?
朱嘯虎:可能真的是那些偏文科的更人性的東西。比如說對美的理解,現(xiàn)在很多人寫的文章AI味太濃了,DeepSeek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它寫的文字確實很優(yōu)美、深刻,但是痕跡也很重,不管講什么東西都很容易牽扯到量子力學、牽扯到哲學上去。所以我現(xiàn)在覺得,以后模型可能就真的像餐廳一樣,算法都是公開的,算法的參數(shù)權重也是公開的,但是訓練的語料沒有公開,語料不一樣,最后出來文字的味道風格也有差別。智能本身沒什么差別,但是語言風格導致最后的結果有差別。
我覺得人在這里面還是需要有些選擇,需要審美把控。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吃川菜,過一兩天換一個口味,吃個粵菜,這是一個可能的空間點。
這是比較反常識的,因為很多人都覺得語言模型取代了文科,但實際上首先是碼農沒了,不是文科生沒了。而且語言模型持續(xù)提升,也需要高質量的文字作為語料。大家為什么覺得DeepSeek寫文字寫得特別好,因為它的文學語料特別強,據(jù)說是找北大文科生打的標簽。
投中網(wǎng):只需要審美和價值觀的把關人。
朱嘯虎:對,這才是人類最后的堡壘。
投中網(wǎng):像你說的程序員的問題,其實很多程序員做的也不光是一個編程的事,特別是在大廠里面,也涉及到很多復雜需求的理解和對接。
朱嘯虎:你說的那個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還是需要的,這也是偏文科,要理解人的需求,把它用精確的語言描述給AI。這可能短期內還不能取代,反正我們也看到有些公司在做,自動幫你生成各種各樣的描述,但人可能得再修改一下。AI確實很厲害,潛力很大,以后可能都是需要很資深的人員,把AI生成的東西把關一下。
投中網(wǎng):還是那個問題,剩下那些人去干什么?
朱嘯虎:不知道,確實不知道,所以我們感覺藍領工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保證的,因為具身智能說實話還差得有點遠。我舉個例子,我們看過有個機器人可以幫人做按摩,我根本不敢體驗,萬一他力氣沒控制好,使大勁了,那我完蛋了。我還是寧愿用人來按摩。這反而是人的機會。
投中網(wǎng):包括說我們用所謂的Agent幫我們去做一些事情,但有人會覺得很多事情不想讓AI幫我做。
朱嘯虎:對了,比如說購物,這個過程是一種體驗,這就是很多理科男不能理解的東西。
投中網(wǎng):但是你作為理工男是能理解的?
朱嘯虎:對,所以我們的看法一直是反過來的,我們一直從用戶體驗、從用戶需求角度來入手看需要什么樣的技術。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或者很多其他的投資人想的是,我這個技術很炫,它能用在哪里?通俗來講,就是拿著榔頭找釘子。
“靠改變慣性獲取成功,概率太低了”
投中網(wǎng):最近有投資人反思自己早年為什么沒投宇樹,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是覺得王興興背景屌絲,表達能力也很一般,不符合精英畫像。你有過這種因為堅持某種人才畫像而錯失的投資案例嗎?
朱嘯虎:這倒沒有,我們過去所有的成功項目基本都是屌絲,在我們投的時候都是nobody。以前成功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業(yè)者幾乎都是這樣的。20多年前,我剛剛入行的時候,一個VC老前輩和我說,他最不喜歡的就是投成功創(chuàng)業(yè)者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厲害,成功是必然的,在這時候反而會犯很多錯誤,所以成功創(chuàng)業(yè)者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反而很難成功。
投中網(wǎng):你當時見過王興興嗎?
朱嘯虎:我們一般都不太看硬件。
投中網(wǎng):過去經常談的錯失的案例是張一鳴,錯過之后,你會反過來檢視自己的偏見嗎?
朱嘯虎:很難的,說實話就要和自己和解,不要去改變自己的習慣動作??扛淖儜T性獲取成功的概率太低了,還是聚焦在自己擅長的安全的賽道上,不要想著贏家通吃。所以我們從來也不愿意追逐市場熱點,某些賽道很火,讓別人去賺,這錢我們不賺。就聚焦在我們熟悉的賽道上,這個賽道已經很大了,我們已經很滿意了。
投中網(wǎng):那你是不是從不精神內耗?
朱嘯虎:你想明白這些就行了,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賺自己熟悉的擅長的賽道上的錢,我們已經忙不過來了。
投中網(wǎng):你怎么感知企業(yè)家特質和精神的變化?梁文鋒和王興興們代表的是一種新的企業(yè)家精神嗎?
朱嘯虎:新一代的創(chuàng)業(yè)者確實不一樣,因為以前中國確實基礎比較落后,創(chuàng)業(yè)者自身的條件沒有那么好,今天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不再為基本生活擔憂了,就有能力去追求一些更遠大的目標。比如梁文鋒直接追求AGI,不考慮商業(yè)化,不考慮任何世俗的東西。以前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者在中國不是沒有,只是大多數(shù)人沒有這個條件。
投中網(wǎng):那這些企業(yè)家的價值觀不就和你的投資標準有些差異?
朱嘯虎:所以梁文鋒也不要錢,這就非常典型。
投中網(wǎng):前段時間金沙江剛宣布達成一筆跟科勒的S交易,是你們主導的,S基金的交易一直很難達成,你能具體講講這個交易是怎么達成的嗎?比如你是怎么平衡老LP和新LP的需求的?
朱嘯虎:說實話確實S基金很難做,真成交的很少,因為任何一筆交易都有很多維度,同時優(yōu)化很難做到。所以我們只有一個維度,就是最大化LP的利益,這是底線,剩下的條件都可以談。最大化LP的利益,這樣我跟老LP也很容易交代,他們很容易批準,同時新的LP也會有信心——你對老LP很尊重,最大化他們的利益,以后也會最大化我的利益。
投中網(wǎng):新的LP會這么去想嗎?要最大化老LP利益,那他們暫時利益是受損的。
朱嘯虎:那也不一定,有很多其他角度可以優(yōu)化。雖然老的LP利益放大了,但還有其他角度可以優(yōu)化,有模型和算法,可以再把這個價值找補回來,但你要同時幾個角度都要優(yōu)化,那就很難操作了。
投中網(wǎng):這算是你們的一個嘗試嗎?金沙江今后會推動更多這樣的案例嗎?
朱嘯虎:人民幣可能會多一點,因為人民幣的延期比較難一些,美元我們一直在持續(xù)往后面延。首先,美元LP內部交易很活躍。第二,他們也很了解,只要公司好,每年往后延,老LP都完全理解,比如小紅書已經13年了。人民幣的延期會比較難一點,所以S基金交易會多一點。
投中網(wǎng):你對今年的退出會比較樂觀嗎?
朱嘯虎:現(xiàn)在至少證明港股是一個通暢的市場化的退出渠道,所以我們感覺退出的可能性會比以前確定性高很多。
投中網(wǎng):問一個關于你的問題。你和張予彤的紛爭,外界之前有一種解讀視角說這是一種代際沖突,張予彤作為一個相對年輕的主管合伙人,還是想有自己的代表作,但是你已經功成名就,更多的是那種守成的思維,所以會在項目上會有一定的分歧。你怎么看這種評價?
朱嘯虎:說實話分歧還是對商業(yè)模式的判斷,這完全不是守成或是保守的問題。去年你可以這么說,但今年我覺得沒人會這么說,已經被證偽了。去年基礎模型多火,大家都要搶份額,今天已經沒人敢投了,這說明我們的判斷是對的。
有些投資人就喜歡追逐市場熱點,每個人分一點額度,我們還是喜歡更看基本面。過去20年,我們所有賺錢的項目都是投的時候沒人看好的。小紅書前面分享過了,投滴滴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我們有個兄弟基金,我說分你一半,對方不要。投餓了么的時候,另外一個公司開董事會,我說我們投了餓了么,做外賣的,對方哄堂大笑。我們投共享單車的時候,一開始大家也都不相信,這東西怎么可能賺錢。投共享充電寶的時候也是被人嘲笑的。但是后來證明,至少從長遠來看這些商業(yè)模式都成立。共享單車雖然后來出了很多事情,但今天全行業(yè)每天五六千萬單,像今天這個天氣最適合騎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雖然美團今天可能占一半市場份額,但剩下三家公司也都很賺錢,都是規(guī)模化利潤的公司。
就像前面講的,我們畫了兩個維度,一個是市場共識,一個是商業(yè)化的潛力。我們最怕的就是市場共識極度集中,商業(yè)化又不清晰,大模型去年是最典型的案例。我們從來沒有在這樣的案例上賺過錢。賺錢的都是沒有市場共識,但是商業(yè)化又很清晰的。過去20年來,我們的判斷和邏輯一脈相承。
投中網(wǎng):所以它還是一個專業(yè)層面的事情。
朱嘯虎:對,這就完全是一個商業(yè)判斷,而且一年就能見分曉。
投中網(wǎng):到現(xiàn)在為止,你的能力邊界就是金沙江機構的能力邊界嗎?
朱嘯虎:我的另外一個合伙人Richard在美國硅谷,我們的邏輯和風格都是一致的,算數(shù)字。為什么今年我很激動,因為看到每月環(huán)比增長20%,所以今年我們投資速度會更快一點,比去年要忙很多。這完全是以數(shù)字驅動的投資邏輯,而且這種項目一般來說都不用燒錢,這種邏輯是能讓我每天睡的著覺,睡得很香的?;旧隙际沁@個月投入多少錢,下個月就能回本的項目,還是很厲害的。
投中網(wǎng):那你有過睡不著覺的階段嗎?
朱嘯虎:當年O2O的時候燒錢燒得太猛了,那是我們沒想到的。我投滴滴的時候,程維和我說每天2萬單能盈利,也能算得出賬,我覺得他說的是有些道理的。只是后來沒想到補貼仗打得這么厲害,最高峰燒掉一兩千萬,也會擔心它后面還有沒有融資,那個時候確實睡不著覺。
但今天AI這波應用比較好的一點是不用燒錢。十幾、二十人的團隊就能做到年化千萬美金的收入。中國和美國都是一樣的,千萬美金到3000萬美金之間是一個平臺期,可能靠十幾二十個人就能做到年化1000萬美金收入。再往上走可能就需要建立銷售隊伍了,從 PLG遷移到一部分的SLG,怎么建立和管理銷售隊伍,這需要技能,我們在這里面可以幫CEO賦能。過了平臺期,重新再加速增長,那都是很好的企業(y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