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日軍悍然發(fā)動桂南戰(zhàn)役,目的是徹底切斷中國的最主要補給路線。當時,中國獲得外援最重要的路線是法屬印度支那線,運進中國的近九成補給物資經由此線。于是,日本軍部認為,切斷這條路線必定使中國喪失抵抗能力,從而可以立即結束在華戰(zhàn)爭。

同年11月15日清晨,欽州灣外海。在40艘軍艦火力支援下,日軍第5師團、第18師團和臺灣旅團約五六萬兵力,在海、空軍的掩護下強行在龍門、企沙登陸。16日、17日,防城、欽州連續(xù)失守。24日,日軍侵占南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日軍攻克南寧后,切斷桂越公路,開始以南寧為航空兵基地,持續(xù)轟炸滇越鐵路、滇緬公路上的各處險關要隘。

12月4日,日軍占領昆侖關,桂南抗戰(zhàn)局勢告急。

昆侖關,位于南寧東北面,是邕賓公路途中一個重要的隘口,也是原邕寧、賓陽兩縣的交界處。關口兩側,地勢高峻,密林遍布,坡陡崖險,綿延不絕,昆侖關則踞于西邊高山之間,地勢險要,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當時昆侖關守敵,為日本最精銳的坂垣第5師團。自侵華起,從八達嶺長城始,到轉戰(zhàn)察南、晉北,甚至平型關戰(zhàn)役,均由該師團擔任主攻。此后,又攻山西忻口,占太原,參加臺兒莊、徐州和廣州會戰(zhàn)等戰(zhàn)役。該師團官兵大部分為日本山口縣人,他們均受過長期武士道的訓練,戰(zhàn)斗經驗豐富。于是,該師團又被為“鋼軍”,原師團長為坂垣征四郎,故又稱坂垣師團,也稱廣島師團。至昆侖關戰(zhàn)役時,坂垣征四郎因侵華“戰(zhàn)功卓著”,已升調,師團長就換為今村均。

蔣介石認為,昆侖關戰(zhàn)役是整個桂南會戰(zhàn)的核心戰(zhàn)役,于是決定投入老本。11月16日,他調其嫡系王牌第5軍歸白崇禧指揮,投入昆侖關戰(zhàn)役,第5軍軍長杜聿明。

該軍除直轄第200師、榮譽1師和新編第22師外,軍直屬隊還有步兵補充1、2團,兩個戰(zhàn)車團、裝甲車搜索團、重炮兵團、汽車兵團、工兵團、輜重兵團、特務營、通信營、高射機槍連、消防連、游動工程車隊、野戰(zhàn)醫(yī)院等。

12月18日凌晨,昆侖關戰(zhàn)役正式打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第5軍重炮團24門150毫米榴彈自炮和各師屬炮兵的山炮、野炮、迫擊炮開始猛烈炮擊昆侖關日軍陣地。第5軍榮譽1師鄭洞國部開始對昆侖關正面展開攻擊,開始時戰(zhàn)況進展順利,陸續(xù)攻占金龍山、仙女山、老毛嶺441、600高地,一部已進至九塘附近。

在飛機大炮掩護下,日軍死守待援,其援軍從八塘經九塘向昆侖關馳援。

當日凌晨1時,主力北路軍第5軍榮1師從正面向昆侖關日軍攻擊。第5軍第22師由邕賓路西側迂回攻擊五塘、六塘的日軍。第99軍兩個師由邕賓路東側包圍攻擊七塘日軍。

日軍第5師團長今村均得知中國軍隊反攻昆侖關,連忙調遣第21聯(lián)隊長率隊增援昆侖關。

是日,新22師邱清泉部擔任阻擊任務,以五塘、六塘為攻擊目標,激戰(zhàn)至深夜,最終占領,并迅速構筑堅強工事,監(jiān)視南寧方向敵情。

19日,第46軍第170師主力攻擊高峰隘,該師一部向邕賓路的四塘前進。東路軍和西路軍第2縱隊對欽縣、小董、大塘和塘報的日軍進行襲擾。

20日,八塘附近日軍逐漸增加兵力至昆侖關。榮1師繼續(xù)展開攻擊日軍,該部與敵爭奪653高地。該高地為昆侖關東北要點,可控制整個關口,雙方爭奪激烈,雙方反復拉鋸,最終被榮1師攻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殺瘋的日軍派飛機瘋狂轟炸掃射,接著數(shù)次反攻老毛嶺、653高地、441高地,激戰(zhàn)竟日。

新22師一時難以抵擋日軍援軍的沖擊,五塘等陣地被敵襲破。新22師竭力反攻,最終又恢復原有陣地。

面對正面日軍憑險死守與后方不斷增援,空投物資對我方戰(zhàn)況,軍長杜聿明鑒于決定增強第一線的攻擊力量,調整預備隊200師戴安瀾部擔任正面攻擊,以榮一師包圍敵之兩翼。200師擔任主攻后,以戰(zhàn)車、炮兵協(xié)同作戰(zhàn),向昆侖關猛攻。

戰(zhàn)斗空前慘烈。戴安瀾將軍親率兩個團兵力,以大刀、鏟刀和血肉之軀,一路斬草開路,割破日軍設下漫山遍野的鐵絲網,向昆侖關最后一道大門--界首陣地發(fā)起猛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界首高地位于昆侖關北,為日軍最堅固的據點。戴安瀾指揮鄭庭笈團,在28日晚始攻擊界首高地,雖然敵機在頭上掃射、轟炸,但是該團士氣旺盛,不惜犧牲一切代價頑強進攻。

中國士兵屢次組成敢死隊,用手榴彈強塞日軍據點的槍眼,勇于犧牲,于29日上午攻克界首高地,鄭庭笈團9個步兵連中,有7個連長傷亡,其司號長也中彈犧牲。

12月31日,戰(zhàn)斗至為激烈,新22師最終克復昆侖關。但據守441高地之殘敵頑強抵抗,而其東南側之六扒、六城亙立別嶺之線仍有敵援兵不斷以有力部隊強行增援。于是,第5軍以進攻九塘為目的,以200師、新22師各一部協(xié)助榮1師,最終收復441高地,日軍不得不退守九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次年1月4日,第5軍進攻九塘、八塘方向,潰不成軍的日軍第5師團向南寧方向退卻。6日,日軍退八塘依險固守。

而中國軍隊,由于傷亡過重,亟待整補,暫停攻擊。

11日晚,第5軍將防務交予36軍,集結思隴附近待命,反攻昆侖關戰(zhàn)役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