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是的名字總是和那些震撼人心的電影作品聯(lián)系在一起,身旁也不乏鞏俐、陳婷這樣備受矚目的女性。

然而,在張藝謀的人生中,有一個女人曾被深深掩埋在歲月的塵埃里,她就是肖華。

和張藝謀離婚 36 年了,如今張藝謀功成名就、家庭和睦,肖華又過得怎么樣呢?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51 年,肖華出生在西安的一個書香世家,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

由于父母工作忙,她小時候被送到北京姥姥家生活。姥姥家住在一個胡同里,院子不大,但充滿了生活氣息。

小時候的肖華特別活潑,胡同里的小伙伴們都喜歡和她一起玩。在姥姥的照顧下,肖華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14 歲那年,肖華回到西安讀書,在這里,她遇見了張藝謀,兩人成了同學(xué)。

張藝謀坐在教室的后排,雖然家庭成分不好,但他學(xué)習(xí)特別用功,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是老師眼中的 “得意門生”。

肖華第一次注意到張藝謀,是在一次課堂討論上,張藝謀對問題獨特的見解和自信的表達,讓肖華不禁對他產(chǎn)生了好感。

漸漸地,兩個同樣優(yōu)秀的年輕人相互吸引,青澀的愛情悄然萌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社會發(fā)生了變化,學(xué)校停課,同學(xué)們都各自散去,肖華和張藝謀也被迫分離。

那段時間,肖華心里空落落的,常常想起和張藝謀一起在學(xué)校的日子。突然有一天,肖華收到了張藝謀的來信。

原來,張藝謀一直惦記著她,還偷偷跟著她回家,記下了她家的門牌號。信里,張藝謀傾訴了自己對未來的迷茫,因為家庭成分問題,他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他希望肖華能和他一起面對生活的困難。

肖華看完信,眼淚止不住地流,她覺得張藝謀特別不容易,當(dāng)下就決定要和他一起承擔(dān)。

于是,她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跟著張藝謀去了寶雞插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農(nóng)村的三年,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

他們和老鄉(xiāng)們一起住在窯洞里,窯洞不大,里面擺放著簡單的生活用品。每天天還沒亮,他們就得跟著大家一起去地里干活。

農(nóng)忙的時候,太陽火辣辣地曬著,肖華和張藝謀彎著腰,在田里插秧、除草,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服。

收工后,他們回到窯洞,還要自己做飯。張藝謀不太會做飯,肖華就手把手教他。

有時候,他們會一起去山上撿柴火,回來的路上,兩人有說有笑,分享著一天的趣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藝謀的黃線襪子總破,補了又補。

肖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一次,她走了好幾里路,去供銷社給張藝謀買男士尼龍襪。

供銷社里的襪子種類不多,肖華仔細挑選,選了一雙厚實又好看的襪子。

當(dāng)她把襪子遞給張藝謀時,張藝謀特別感動,他穿上襪子,笑著說:“這襪子真舒服,還是你想著我?!?/p>

張藝謀也會貼心地為肖華燒水洗頭。那個年代在農(nóng)村缺水,燒水并不容易。

張藝謀每次都提前去打水,然后在灶前生火,把水燒熱。他會小心地幫肖華洗頭,動作總是很輕柔,生怕弄疼她。雖然插隊生活清苦,但兩人相互陪伴,日子也算幸福。

插隊結(jié)束后,肖華和張藝謀被分配到相隔 50 里地的不同工廠。

那時候交通不方便,肖華每次去看張藝謀,都要先坐很長時間的班車,然后再走一段小路。

即便路途辛苦,她也從不抱怨。

每次見面,兩人都有說不完的話,分享著在工廠里的點點滴滴??尚とA的父母卻不看好這段戀情,覺得張藝謀出身不好,以后肖華跟著他會受苦。

有一次,父母給肖華介紹了一個條件不錯的對象,想讓她和張藝謀分手。張藝謀得知后,心里特別著急,他擔(dān)心肖華會被別人搶走。

于是,他花了好幾個晚上,寫了一封長達 40 頁的情書,在信里,他傾訴了對肖華的深情,還發(fā)誓一定會給她幸福。

后來,他覺得還不夠,又寄了一封血書,表明自己的決心。

肖華看到這些,被他的誠意深深打動,她不停地在父母面前說張藝謀的好,努力說服父母同意了兩人交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2 年,工農(nóng)兵學(xué)員考大學(xué)的機會來了,肖華特別想去報考。

她從小就對知識充滿渴望,一直夢想著能上大學(xué)。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張藝謀,沒想到張藝謀卻擔(dān)心她上大學(xué)后會離開自己,勸她放棄。

肖華心里很糾結(jié),一方面是自己的大學(xué)夢,另一方面是和張藝謀的感情。最終,她還是為了張藝謀放棄了這個機會。

之后領(lǐng)導(dǎo)推薦她去上海交大讀書,她也婉言拒絕。當(dāng)時,車間領(lǐng)導(dǎo)都很驚訝,不明白她為什么放棄這么好的機會,只有肖華自己知道,她是為了守護和張藝謀的感情。

1978 年,北京電影學(xué)院招生,張藝謀想報考。

他特別喜歡攝影,一直夢想著能在電影領(lǐng)域有所成就。

他把自己這些年拍攝的作品整理成冊,滿懷期待地去北京給招生老師看。

老師對他的作品贊不絕口,但也遺憾地表示,他已經(jīng) 28 歲了,超過了錄取年齡。

張藝謀特別沮喪,肖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到處托親戚找關(guān)系,費了好大的勁,終于幫張藝謀爭取到了一個旁聽生的資格。同年,張藝謀娶了肖華。

結(jié)婚那天,他們沒有舉辦盛大的婚禮,只是請了幾個好朋友吃了頓飯,但兩人都覺得特別幸福。

幾年后,女兒張末出生,一家三口幸福美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命運的轉(zhuǎn)折總是突如其來。

張藝謀上大學(xué)后,接觸到新環(huán)境,開始有了變化。

他身邊都是一些有才華、有想法的同學(xué),他的眼界逐漸開闊,對生活的追求也和以前不一樣了。

他開始嫌棄肖華穿衣土氣,有一次,肖華穿了一件自己覺得還不錯的衣服,張藝謀卻皺著眉頭說:“你這衣服太土了,以后別穿了。” 肖華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后來,肖華學(xué)英語,視力下降要配眼鏡,張藝謀還說她戴上眼鏡更難看。

1985 年,肖華再次萌生考大學(xué)深造的想法,她覺得自己不能一直這樣下去,也想提升自己。

張藝謀卻以照顧女兒為由反對,說:“我工作這么忙,你要是去讀大學(xué),誰來帶女兒?” 肖華心里雖然很委屈,但還是又一次放棄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87 年,張藝謀憑借《紅高粱》聲名大噪,他在電影界開始嶄露頭角。然而,也是在拍攝這部電影的過程中,他和鞏俐互生情愫。

一天,肖華像往常一樣給張藝謀洗衣服,從他衣服口袋里發(fā)現(xiàn)了鞏俐的告白信。

信里的內(nèi)容讓肖華如遭雷擊,她的手不停地顫抖,眼淚止不住地流。那句 “你走了,把我的心也帶走了”,像一把刀,狠狠地刺痛了她的心。為了孩子,肖華試圖挽回這段感情,她和張藝謀好好談了一次,希望他能回心轉(zhuǎn)意。

可兩人說著說著就吵了起來,張藝謀轉(zhuǎn)身就走,留下肖華一個人在房間里哭泣。鞏俐的男朋友找上門,憤怒地告訴肖華,張藝謀曾說和她的結(jié)合是農(nóng)村插隊時的錯誤。

這句話讓肖華徹底絕望了,她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這么多年的付出,在張藝謀眼里竟然是個錯誤。

1988 年,張藝謀提出離婚,肖華什么都沒要,只要了 7 歲的女兒張末

那一刻,她覺得整個世界都塌了,但為了女兒,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

離婚后,張藝謀沒有和鞏俐結(jié)婚,兩人在一起八年后還是分道揚鑣。

2013 年,張藝謀的新妻子陳婷因超生事件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原來他們已隱婚 2 年,同居 12 年,還育有 2 男 1 女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肖華在離婚后消沉了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她常常一個人發(fā)呆,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但

她很快振作起來,她知道,自己不能一直這樣下去,還有女兒需要她照顧。她重新學(xué)習(xí)、考試,考上了西北大學(xué)的作家班。

在作家班里,她是年齡最大的學(xué)生,學(xué)習(xí)起來比其他同學(xué)更吃力。但她特別努力,別人休息的時候,她還在教室里看書、寫作業(yè)。

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后來,肖華出版了自傳《往事悠悠》,將自己與張藝謀的過往經(jīng)歷公之于眾。這本書因為涉及張藝謀備受關(guān)注,肖華也借此在文學(xué)領(lǐng)域嶄露頭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年,肖華獨自將女兒張末撫養(yǎng)長大。

張末很爭氣,從小成績優(yōu)異,對藝術(shù)也有著濃厚的興趣。

肖華一直支持女兒的夢想,鼓勵她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張末去紐約大學(xué)進修導(dǎo)演和編劇,肖華雖然很舍不得,但還是全力支持她。

從 2009 年開始,張末參與張藝謀的電影制作,在《三槍拍案驚奇》《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等影片中都能看到她的名字。

2021 年,張末和張藝謀聯(lián)合執(zhí)導(dǎo)《狙擊手》,還獲得了金雞獎最佳導(dǎo)演提名,這讓肖華十分驕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每次看到女兒取得成績,肖華都覺得自己這些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今,肖華已年過 70,退休后的她獨自生活,偶爾和女兒見面。

雖然經(jīng)歷了婚姻的挫折、生活的磨難,但她沒有被打倒,反而在困境中實現(xiàn)了自我成長。

曾經(jīng)她是張藝謀背后的女人,如今她是獨立堅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