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佩通坦上月剛完成訪華,她面對的執(zhí)政危機,在醞釀了一個多月后,終于到了總爆發(fā)的時刻,反對派欲把她拉下臺。
據聯(lián)合早報報道,泰國反對派將就經濟問題、泰柬邊界糾紛,以及他信對為泰黨政府的影響力等一系列問題,對佩通坦發(fā)起不信任動議。
據稱,這場不信任動議辯論將持續(xù)兩天,從周一早上持續(xù)至周三凌晨,辯論結束后于下周三進行表決,這也是佩通坦上臺以來遭遇的首場政治危機。


佩通坦
就在佩通坦遭到反對派圍攻之際,中國國防部發(fā)布消息,按照中泰共識,中泰“藍色突擊-2025”海軍聯(lián)合訓練,將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湛江附近舉行。
也就是說,泰國內部出現(xiàn)的政治問題,不影響中泰兩軍合作計劃。
那么,如何看待泰國反對派對佩通坦的政治攻擊呢?
首先,這場不信任動議由前軍政府核心人物巴逸領導的反對黨發(fā)起,目標直指佩通坦個人執(zhí)政能力及其家族背景,希望通過“精準打擊”策略,削弱佩通坦的合法性,最終推翻其政府,為保守勢力重新掌權鋪路。


泰方聯(lián)訓兵力抵達湛江某軍港
2024年的大選中,佩通坦所在的為泰黨終結了軍方近十年的主導地位,反對派這次對佩通坦發(fā)難,某種程度上也是泰國保守勢力對民選政府的反撲,意圖恢復軍方的控制權。
反對派這次的戰(zhàn)術很明確,那就是通過渲染“超六成民眾不滿佩通坦”,營造泰國民眾對佩通坦政府的不信任氛圍,從而尋找重新上臺的突破口。
不過,雖然反對派來勢洶洶,但是很難得逞。
一來,泰國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53%左右的民眾對佩通坦渡過危機持積極態(tài)度,這說明她的執(zhí)政基本盤還很牢固;

二來,反對派需要在議會獲得超過半數支持,但是執(zhí)政聯(lián)盟目前席位占優(yōu),也就是說這場不信任動議大概率會以失敗收場。
三來,反對派打出的旗號是經濟牌,但是泰國背靠中國,不愁經濟搞不上去,佩通坦前不久訪華時還拿到了中方承諾,愿意實施好中泰鐵路等旗艦項目。
其次,佩通坦這次陷入政治危機,背后恐怕還有美西方的影子。
這段時間以來,圍繞泰國遣返中國公民一事,美歐可謂是“群魔亂舞”,認為這是一個插手中國內政,挑撥離間中泰關系的機會。

魯比奧
舉例來說,歐洲議員借此大做文章,要求歐盟利用與泰國的自貿協(xié)定談判,施壓佩通坦當局停止行動,美國更是宣布制裁泰國。
說白了,這件事表面上是泰國政治內斗,但是背后有西方勢力在拱火澆油,目的是破壞中泰合作與關系,甚至是在泰國扶植親西方的代言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