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民國史的網(wǎng)友都知道國軍的五大主力,其中最有名氣的當屬整編74師,堪稱五大主力之首。1946年5月由原74軍整編而成,滿編有3萬余兵力,配備了大量的美械裝備,屬于典型的美械師。雖然遠比不了真正的美軍步兵師,但在當時的國軍序列中屬于精銳中的精銳了。整編74師雖然整體炮火實力很強,但在最實用的山炮領(lǐng)域未必最強,李天霞的整編83師雖然配備的是日式山炮,但實際實力更勝一籌,具體請看分析。

整編74師配備的是36門美制M1式75毫米山炮,榴彈重6.62公斤,最大射程接近9000米,炮彈初速381米/秒。但是炮明顯重了,重達653公斤,國產(chǎn)騾馬馱運困難,抗戰(zhàn)時期甚至需要美國空運騾馬。另外這種炮技術(shù)上已經(jīng)落伍了,采用的單腳式炮架,射界有限,方向射界只有左右各3°。此外,火炮射速太慢,射速只有5~6發(fā)/分鐘。所以別看是美式裝備,但要看實際性能才行,這種山炮其實很一般。
再看看整編83師的山炮情況。整編83師由原100軍整編而成,原本計劃換裝美械裝備,但最終未能如愿。然而,該軍裝備了大量收繳而來的日械火炮,火力因此得到顯著提升。整編第83師共配備了36門日制75毫米山炮,其中24門是九四式75毫米山炮,另12門是四一式75毫米山炮。這兩款日式山炮重量只有530多公斤,輕便多了,非常適合當時的中國戰(zhàn)場。

九四式山炮最大射程8300米,四一式山炮最大射程7100米。雖然在射程上不如M1式山炮,但實戰(zhàn)中的射擊距離一般不超過6000米,以直接射擊戰(zhàn)術(shù)為主,射程遠的意義并不大。九四式山炮屬于上世紀30年代研制的新式火炮,采用開腳式炮架,射界比M1式山炮強太多,方向射界左右各20°。四一式山炮屬于老式火炮,跟M1式山炮一樣采用單腳式炮架,射界不佳。
射速上,日制山炮比美制山炮則強太多了。九四式和四一式山炮早期使用分裝式彈藥時,其最大射速只有10發(fā)/分鐘,但后來采用了一體裝填的炮彈后,最大射速大幅提升至20發(fā)/分鐘。日制山炮射速數(shù)倍于美制山炮,火力投射密度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另外,M1式山炮炮彈重量上重一些,榴彈重6.62公斤。對比之下,九四式山炮榴彈重6.34公斤,四一式山炮榴彈重5.74公斤,對于輜重部隊而言,炮彈輕可以攜帶更多數(shù)量。綜合起來看,日式山炮比美式山炮更強些。

其實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單位火炮數(shù)量。整編74師是3個整編旅配備36門75毫米山炮,而整編83師是2個整編旅配備36門75毫米山炮,整編第83師強了50%。所以李天霞的整編83師裝備水平并不差,甚至更實用,因為日式武器更適合國情。
雖然整編74師還配備了一個12門美制105毫米榴彈炮的炮兵營,但美制105毫米榴彈炮必須通過汽車牽引,不適合于野戰(zhàn)。很多時候,這個105毫米榴彈炮營都是留在后方(如孟良崮戰(zhàn)役),空有實力但發(fā)揮不出來。至于整編74師配備的美制反坦克炮和火箭筒實際意義更不大,解放軍都是機動作戰(zhàn),再說哪有坦克/裝甲車和碉堡工事可打?還不如給整編74師多配備一些迫擊炮更實用些。
當然,不管整編74師、整編83師配備多少武器裝備,先進與否,都是運輸隊長的角色。最終這些武器裝備都會落到人民軍隊手中,用來加速解放戰(zhàn)爭的進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