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李大媽,村里拆遷了,咱家能拿一百多萬呢!"鄰居王嬸興奮地敲開了門。

"娘,這錢您打算怎么分配?"小麗輕聲問道,目光平靜如水。

"根在兒子,水在女兒,這錢自然是給你哥置辦婚事用。"李大媽語氣堅定。

"哥,恭喜你,好好用這筆錢。"小麗微笑著說,眼底的情緒無人察覺。

"大媽把百萬拆遷款全給了兒子,女兒沒鬧,60大壽這天大媽直接傻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高粱紅了,高粱醉了,高粱垂著沉甸甸的腦袋。李大媽站在自家祖輩傳下來的老宅前,雙手插在腰間,目光掃過院子里堆積的雜物和斑駁的墻壁,不禁嘆了口氣。

這座見證了她一生悲歡的老宅,很快就要在轟隆的機(jī)器聲中化為一片廢墟。

村里拆遷的消息半個月前就傳開了,如今整個村子都沸騰起來,茶余飯后的話題無一不是關(guān)于拆遷款和安置房的事。

"大姐,聽說你家宅基地有一百多平,能拿不少錢呢!"王嬸端著剛從地里摘的茄子,倚在李大媽家的院門上,眼里滿是羨慕。

李大媽抿了抿嘴,沒有立即回答。她抬頭望向遠(yuǎn)處,那片她和老李頭曾經(jīng)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地,如今已經(jīng)豎起了一排排的標(biāo)語牌,上面寫著"服從拆遷,支持建設(shè)"之類的大字。

"能拿多少還不一定,再說了,錢再多也比不上這老宅的情分??!"李大媽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但眼底卻閃過一絲期待。

王嬸搓了搓手,湊近幾步,壓低聲音道:"聽村主任說,按政策算下來,你家起碼能拿一百萬!大姐,你可要好好規(guī)劃,這可是一輩子都掙不來的大錢??!"

一百萬!這個數(shù)字在李大媽腦海中盤旋。她一輩子沒見過這么多錢,老李頭去世前,家里最富裕的時候,銀行卡上也不過幾萬塊錢。

如今,上天突然把這樣一筆巨款送到她面前,讓她既驚喜又忐忑。

"媽,我回來了!"熟悉的女聲打斷了李大媽的思緒。她轉(zhuǎn)身看到女兒小麗提著幾袋水果走進(jìn)院子,身后跟著女婿張強(qiáng)。

"這孩子,又破費了!"李大媽嘴上埋怨,臉上卻洋溢著笑容。

小麗三十出頭,在縣城一家銀行當(dāng)柜員,雖說工作不錯,但日子過得也就是普通人家的水平。她嫁給了同村的張強(qiáng),兩人感情和睦,只是婚后幾年一直沒有孩子,讓李大媽時常為她擔(dān)憂。

"媽,我聽說村里拆遷的事了,是真的嗎?"小麗放下水果,坐到李大媽身邊問道。

李大媽點點頭:"是啊,前天村主任來量了房子,說再過一個月就開始拆了。"

張強(qiáng)幫著搬水果,插話道:"媽,這可是好事啊!按現(xiàn)在的政策,您這老宅能值不少錢呢!"

"是啊,王嬸剛才還說能拿一百萬呢!"李大媽的話里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

小麗和張強(qiáng)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一百萬,這在他們眼中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媽,您打算怎么安排這筆錢?"小麗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大媽的眼神飄向遠(yuǎn)處,嘴角勾起一絲會意的笑容:"還能怎么安排?你哥要娶媳婦了,正缺一筆錢買房子呢!"

張強(qiáng)的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但很快就舒展開來。小麗則一直保持著平靜的表情,只是手指在膝蓋上輕輕敲打著。

"媽,您別急著決定,這么大一筆錢,要好好規(guī)劃才行。"小麗語氣平和地說道。

李大媽擺擺手:"有什么好規(guī)劃的?家里就你跟你哥兩個孩子,你已經(jīng)嫁人了,家里的事以后也輪不到你操心。你哥是男孩,將來要傳宗接代,家里的根就靠他了。"

這番話像一把無形的刀,無聲地在小麗心上劃過。但她只是淡淡一笑,沒有反駁。張強(qiáng)看了看妻子,欲言又止。

"對了,你哥今天會回來,說是有事要跟我商量。"李大媽突然想起什么,站起身來往廚房走去,"我去準(zhǔn)備晚飯,你哥愛吃的紅燒肉好久沒做了。"

小麗和張強(qiáng)留在院子里,午后的陽光透過老槐樹的枝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你真不打算說點什么?"張強(qiáng)低聲問道,眼里帶著幾分不滿。

小麗搖搖頭:"沒什么好說的,這是媽的決定。"

"可這一百萬也有你的一份??!你為這個家付出的不比你哥少!"張強(qiáng)有些激動。

小麗拍了拍丈夫的手,示意他冷靜:"錢不是最重要的,媽一輩子不容易,她想怎么處理是她的事。再說了,小剛確實需要這筆錢,我們現(xiàn)在日子過得也不錯。"

張強(qiáng)還想說什么,但聽到廚房里的動靜,只好暫時按下心中的不滿。

傍晚時分,小剛回來了。他比小麗大兩歲,在縣城一家建筑公司做小管理,長得高大魁梧,一張國字臉上總是掛著自信的笑容。

"媽,我回來了!"小剛大聲喊道,隨手將外套扔在沙發(fā)上,徑直走向廚房,"哇,紅燒肉!太香了!"

李大媽笑得合不攏嘴:"知道你要回來,特意做的??煜词殖燥埌?,你姐和姐夫也在呢!"

02

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氣氛融洽。小剛大口吃肉,不時給李大媽夾菜,嘴里說著最近公司的趣事,逗得李大媽哈哈大笑。小麗和張強(qiáng)則相對安靜,禮貌地聽著,偶爾附和幾句。

飯至半酣,小剛放下筷子,神秘地笑了笑:"媽,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李大媽好奇地看著兒子:"什么好消息?說來聽聽。"

"我談了個對象!人家姑娘模樣俊俏,性格也好,在縣醫(yī)院當(dāng)護(hù)士。"小剛臉上露出幾分得意,"她爸媽的意思是,如果我能在縣城買套房子,他們就同意我們結(jié)婚。"

李大媽聞言大喜:"真的?我兒子終于要成家了!那房子的事你別擔(dān)心,等拆遷款到手,媽就把錢給你,你去縣城買最好的房子!"

小剛的眼睛亮了起來:"媽,您同意了?太好了!我看中了縣城新開發(fā)的那個小區(qū),環(huán)境特別好,離醫(yī)院也近。"

"有了拆遷款,你想買哪里就買哪里!"李大媽拍著胸脯保證道。

席間,小麗一直低頭吃飯,沒有參與這個話題。張強(qiáng)幾次想開口,都被小麗的眼神制止了。

晚飯后,小剛迫不及待地拉著李大媽去商量房子的事。小麗和張強(qiáng)主動承擔(dān)了洗碗的任務(wù),廚房里只有水流的聲音和碗碟的碰撞聲。

"你真的不在意?"張強(qiáng)低聲問道,手上機(jī)械地擦著盤子。

小麗沉默了片刻,輕聲回答:"在意又能怎樣?在媽心里,兒子永遠(yuǎn)是第一位的。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這是她的觀念,改不了的。"

張強(qiáng)嘆了口氣,不再言語。

兩天后,拆遷辦的工作人員來到李大媽家,帶來了正式的拆遷協(xié)議。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和政策補(bǔ)償標(biāo)準(zhǔn),李大媽家的宅基地和房屋共計可獲得一百二十萬元的補(bǔ)償款。

"大媽,您看看協(xié)議內(nèi)容,沒問題的話就簽字按手印。"年輕的工作人員遞過一份文件。

李大媽看不懂那些專業(yè)術(shù)語,但一百二十萬的數(shù)字讓她內(nèi)心激動。她想叫小剛來看看,但兒子今天加班沒回來,而小麗也沒在家。

"我簽字,沒問題。"李大媽最終決定不再等孩子們的意見,直接在協(xié)議上簽了字,又鄭重地摁下了紅手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周后,拆遷款打到了李大媽的銀行卡上。站在取款機(jī)前,看著那一長串?dāng)?shù)字,李大媽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感。她第一時間給小剛打電話,讓他回家一趟。

小剛聞訊立即請假回來了。李大媽將銀行卡交給他,說道:"兒子,這錢你拿去吧,全都給你。只要你娶個好媳婦,給媽生個孫子,媽這一輩子就值了。"

小剛接過銀行卡,眼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媽,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用這筆錢,給您娶個好媳婦回來!"

"媽,我能問您件事嗎?"小剛猶豫了一下,又開口道。

李大媽點點頭:"說吧,什么事?"

"這筆錢,您不打算給小麗一部分嗎?"小剛面露難色,似乎不是很情愿問這個問題。

李大媽的臉色變了變:"給小麗?她都嫁人了,家里的錢憑什么給她?再說了,她和張強(qiáng)兩個人工作,日子過得不是挺好的嗎?"

小剛見狀,沒再多說,只是點了點頭:"媽,您說得對。那這錢我就收下了,會好好用的。"

小剛離開后,李大媽獨自坐在院子里,看著遠(yuǎn)處的高粱地,思緒萬千。雖然她嘴上這么說,心里還是有一絲不安。

小麗是她的女兒,從小懂事,長大后更是孝順,可她卻一分錢都沒給女兒,這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但轉(zhuǎn)念一想,她又覺得自己的決定沒錯。在她那一代人的觀念里,女兒遲早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家里的財產(chǎn)就該留給兒子。再說了,小剛確實需要這筆錢,沒有房子,怎么娶媳婦呢?

"算了,等小剛成家立業(yè),有了出息,我再從他那要點錢給小麗補(bǔ)補(bǔ)。"李大媽自我安慰道。

晚上,小麗來電話詢問拆遷款的事。李大媽吞吞吐吐地告訴她,錢已經(jīng)給了小剛,讓他去買房子結(jié)婚。

電話那頭,小麗沉默了許久,最后只說了一句:"媽,您做決定就好,我尊重您的選擇。"

李大媽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她本以為女兒會有意見,沒想到這么容易就接受了。

"小麗啊,媽也是為了這個家好。你哥需要這筆錢娶媳婦,等他有出息了,會孝順我的,到時候也會照顧你的。"李大媽解釋道。

"嗯,我明白。"小麗的聲音平靜如水,聽不出喜怒,"媽,您別擔(dān)心我,我和張強(qiáng)過得很好。"

03

掛了電話,李大媽長舒一口氣。她覺得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小麗這么理解她,更讓她覺得欣慰。

第二天,小剛就請假去縣城看房子了。一周后,他興沖沖地回來告訴李大媽,已經(jīng)選好了房子,準(zhǔn)備付首付,剩下的錢打算做婚禮和添置家具用。

"媽,您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小剛邀請道。

李大媽搖搖頭:"我對這些不懂,你自己拿主意就好。只要房子好,能讓你媳婦滿意就行。"

"那您以后跟我們一起住吧?我買的是三室兩廳,空間夠大。"小剛提議道。

李大媽猶豫了:"這個再說吧,我還是習(xí)慣在村里。等你結(jié)婚了,我再考慮搬過去。"

拆遷后,李大媽被安置在村委會旁邊的臨時房里。雖然條件比不上原來的老屋,但也算干凈整潔。小剛很少回來看她,忙著裝修新房和籌備婚禮。倒是小麗,每周都會來看望,帶些水果和生活用品,有時候還幫她打掃房間,陪她聊天。

"媽,您最近身體還好吧?"小麗一邊擦著桌子一邊關(guān)切地問道。

李大媽點點頭:"挺好的,就是有點不習(xí)慣這新地方,晚上睡不太踏實。"

"那您要不要考慮搬到縣城來住?我和張強(qiáng)那里有個小房間,雖然不大,但住著挺方便的。"小麗提議道。

李大媽笑了笑:"不用了,我住這挺好。等你哥結(jié)婚了,我再搬過去跟他們住。"

小麗的手停頓了一下,但很快又繼續(xù)了擦拭的動作:"您開心就好。"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剛的婚期定在了三個月后。李大媽眼看著兒子越來越少回家,打電話也總說忙,心里有些失落,但她安慰自己,兒子是為了成家立業(yè),等結(jié)婚后就好了。

婚禮那天,李大媽穿上了新買的紅色旗袍,頭發(fā)也特意去鎮(zhèn)上的理發(fā)店做了一個簡單的發(fā)型。小麗和張強(qiáng)一大早就來接她,三人一起趕往縣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婚禮在縣城一家高檔酒店舉行,布置得喜氣洋洋。新娘子叫王玉,長得確實水靈,說話做事都很大方得體。李大媽看著兒子穿著筆挺的西裝,站在漂亮的新娘旁邊,心里滿是自豪。

"媽,您看嫂子漂亮嗎?"小麗挽著李大媽的手臂問道。

李大媽點點頭,眼里閃著淚光:"漂亮,真漂亮!你哥有福氣。"

婚禮上,新郎新娘向父母敬酒。王玉的父母接過酒杯,笑容滿面地說了些祝福的話。輪到李大媽時,小剛和王玉也端著酒杯走到她面前。

"媽,這是我們敬您的酒,謝謝您這些年的養(yǎng)育之恩!"小剛大聲說道,王玉也甜甜地喊了聲"媽"。

李大媽接過酒杯,心中百感交集:"好好好,媽祝你們白頭偕老,早生貴子!"

婚禮結(jié)束后,小剛忙著招呼賓客,幾乎沒時間陪李大媽說話。倒是王玉過來陪了一會兒,叫了幾聲"媽",說以后一定好好孝順。李大媽連連點頭,心里美滋滋的。

"媽,您累了吧?要不我和張強(qiáng)送您回去休息?"小麗看出母親的疲憊,關(guān)切地問道。

李大媽搖搖頭:"不用,我想再看看你哥和弟媳。"

最終,李大媽還是在小麗的勸說下,提前離開了婚宴。小麗和張強(qiáng)送她回到臨時安置房,李大媽躺在床上,回想著今天的場景,心里滿是驕傲和期待。

"小剛總算成家了,以后肯定會更有出息。等他們安頓好了,我就搬過去跟他們住,享享清福。"李大媽美滋滋地想著。

小剛婚后,很少回村里看望母親。李大媽打電話去問,總是說工作忙,或者新房子還在收拾,等收拾好了就接她過去住。李大媽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理解兒子,畢竟剛結(jié)婚,有很多事情要忙。

相比之下,小麗和張強(qiáng)倒是常來看她,每周都會來一次,有時候還會接她去縣城住幾天。李大媽雖然嘴上不說,心里還是很感動的。

一天,小麗來看望母親,帶來了一些新鮮的水果和一件厚實的毛衣。

"媽,這毛衣是我織的,天氣越來越冷了,您穿上試試合不合身。"小麗說道,臉上帶著期待的表情。

李大媽接過毛衣,觸感柔軟溫暖。她記得小麗從小就喜歡織毛衣,這些年來,每年冬天都會給她織一件。她試穿了一下,大小正合適。

"很好看,也很暖和。謝謝我的好女兒!"李大媽笑著說道,心里有一絲愧疚。

小麗看著母親,猶豫了一下,問道:"媽,您有沒有考慮過去小剛那里住一段時間?畢竟他們結(jié)婚都快三個月了,新房子應(yīng)該也收拾好了。"

04

李大媽的笑容僵了一下:"我也想去,可你哥說他們還沒收拾好,等收拾好了就來接我。"

小麗欲言又止,最后只是點點頭:"那好吧,等他們準(zhǔn)備好了再說。"

又過了半個月,李大媽終于忍不住給小剛打電話,問什么時候能去他們家住。

小剛在電話里支支吾吾,最后說道:"媽,其實是這樣的,王玉她媽最近生病了,暫時住在我們家。等她好了,我立馬接您過來。"

李大媽聽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還是寬慰地說:"沒事,你照顧好你丈母娘,我這邊不著急。"

掛了電話,李大媽獨自坐在屋子里,心里空落落的。她把全部積蓄都給了兒子,就等著享清福,可現(xiàn)在兒子的家里卻住著丈母娘,沒有她的位置。

正想著,小麗又來電話,說周末要帶母親去縣城住兩天。李大媽勉強(qiáng)答應(yīng)了,心里想著或許可以順便去看看小剛的新家。

周末,小麗和張強(qiáng)如約來接李大媽去縣城。路上,李大媽提議去看看小剛的新家。

"媽,您要是想去,我們就去。不過您最好先給小剛打個電話,看他們在不在家。"小麗建議道。

李大媽撥通了小剛的電話,對方響了很久才接起來。

"媽?怎么了?"小剛的聲音有些疲憊。

"小剛啊,我在縣城,想去看看你們的新家,可以嗎?"李大媽輕聲問道。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小剛說道:"媽,今天不太方便,王玉她媽病情加重,我們剛從醫(yī)院回來,家里也很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行吧,你們忙,我改天再去。"李大媽強(qiáng)裝輕松地說道,掛了電話。

小麗看著母親失落的表情,安慰道:"媽,沒關(guān)系,等他們有空了再去。今天我?guī)ノ壹易?,我煮了您愛吃的豬蹄湯。"

在小麗家里,李大媽受到了熱情的款待。張強(qiáng)的父母也住在縣城,特意過來看望她,幾個人聊得很開心。晚上,小麗給母親準(zhǔn)備了干凈舒適的房間,還把早已洗好的老毛巾被拿出來給她蓋。

"媽,您睡這床被子暖和,我特意給您曬過了。"小麗細(xì)心地幫母親鋪好床。

看著女兒忙前忙后的身影,李大媽心里涌起一陣暖意,同時也有一絲愧疚。她想起了拆遷款的事,越發(fā)覺得自己當(dāng)初的決定或許有些偏頗。

第二天中午,李大媽正在小麗家吃飯,突然接到了村委會主任的電話,說有重要的事情要通知她。

"李大姐,是這樣的,咱們村新的安置房已經(jīng)建好了,下周就可以分配了。按照您家的宅基地面積,您可以分到一套七十平米的房子。"主任在電話里說道。

李大媽聞言大喜:"真的?這么快就建好了?那我什么時候可以去看看?"

"隨時都可以,您有空就來村委會,我?guī)タ纯?。不過這房子只能您本人住,不能轉(zhuǎn)讓給子女。"主任特意強(qiáng)調(diào)道。

李大媽點點頭:"我明白,這房子我自己住,夠用了。"

掛了電話,李大媽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小麗和張強(qiáng)。小麗也為母親高興,說等房子分下來,一定幫她好好收拾一番。

下午,小麗和張強(qiáng)送李大媽回村里。路上,李大媽突然說道:"小麗啊,媽有個想法,不知道該不該說。"

小麗看了母親一眼:"媽,您有什么想法盡管說。"

李大媽猶豫了一下,最后還是開口道:"這安置房分下來后,媽想過些日子賣掉,再湊些錢給你買套房子。當(dāng)初拆遷款全給了你哥,媽心里一直有些過意不去。"

小麗聽后,急忙搖頭:"媽,您別這么想。那錢是您的,您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再說了,我和張強(qiáng)現(xiàn)在住的房子雖然不大,但也夠用了。您的安置房自己留著住最好,千萬別賣。"

張強(qiáng)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媽,您別有心理負(fù)擔(dān)。我和小麗日子過得挺好的,不需要您操心。"

李大媽看著女兒和女婿,心里更加慚愧了。她當(dāng)初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兒子,一分沒給女兒,可女兒不僅沒有抱怨,反而一直孝順體貼,這讓她心里越發(fā)不是滋味。

回到村里,李大媽去村委會找主任,看了即將分配的安置房。房子雖然不大,但布局合理,采光良好,比她現(xiàn)在住的臨時房好多了。

主任說再過兩周就可以辦理入住手續(xù),到時候會發(fā)鑰匙給她。

李大媽心情大好,當(dāng)晚就給小剛打電話,告訴他這個好消息。小剛在電話里也表示祝賀,但當(dāng)李大媽提出要不要來看看新房時,小剛又推說工作忙,改天再說。

05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zhuǎn)眼間,李大媽已經(jīng)搬進(jìn)了新的安置房。小麗和張強(qiáng)幫她把簡單的家具都搬了進(jìn)去,又買了一些新的生活用品,把房子布置得溫馨舒適。

小剛來看過一次,帶著王玉匆匆忙忙地來,又匆匆忙忙地走,只留下一句"媽,有空常聯(lián)系"。李大媽雖然有些失望,但還是安慰自己,兒子工作忙,能抽空來看她已經(jīng)很不錯了。

安置房住了半年后,李大媽越來越習(xí)慣了這里的生活。村里的老姐妹們常常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日子過得也算悠閑。小麗每周都會來看她,有時候還會接她去縣城住幾天。

唯一讓李大媽心里不舒服的是,小剛來得越來越少,打電話也總是說忙。有一次,她主動提出去縣城看看小剛,小剛在電話里支支吾吾,最后說家里在裝修,不方便住人。

"小剛,你們不是早就裝修好了嗎?怎么又裝修?"李大媽疑惑地問道。

"哦,是浴室出了點問題,需要重新裝修。媽,等修好了我再接您過來住幾天。"小剛敷衍地說道。

李大媽嘆了口氣,不再多問。掛了電話,她坐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心里五味雜陳。兒子結(jié)婚一年多了,她還沒在他家住過一天,這與她當(dāng)初的期望相去甚遠(yuǎn)。

夕陽西下,晚霞如火,照在李大媽布滿皺紋的臉上,映出一片茫然和失落。她記得自己當(dāng)年把一百二十萬全給了兒子,期望他成家立業(yè)后能夠贍養(yǎng)她,可現(xiàn)在看來,這似乎只是一廂情愿的美好愿望。

那天晚上,李大媽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腦子里全是兒子冷淡的態(tài)度和女兒關(guān)切的眼神。她開始捫心自問,當(dāng)初把錢全給兒子的決定是否正確。

可思來想去,她又覺得即使重來一次,自己可能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在她那一代人的觀念里,兒子永遠(yuǎn)是家里的"根"。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轉(zhuǎn)眼間,三年過去了。李大媽的六十大壽即將到來,這在農(nóng)村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意味著人生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一個月前,小麗來看望母親時,提起了這件事:"媽,您的六十大壽快到了,我和張強(qiáng)想給您辦個壽宴,您看怎么樣?"

李大媽擺擺手:"不用麻煩了,就咱們家人吃頓飯就行。"

"不行,六十大壽怎么能隨便過?我已經(jīng)跟小剛商量過了,他說他來安排。"小麗堅持道。

李大媽一聽兒子要操辦,心里頓時樂開了花:"真的?小剛愿意操辦?那太好了!"

小麗點點頭:"是啊,他說這是您的大日子,一定要隆重一些。"

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大媽每天都盼著小剛的電話,想知道壽宴的安排情況。但直到壽辰前一周,小剛都沒有任何消息。李大媽按捺不住,主動打電話詢問。

"小剛,我的壽宴準(zhǔn)備得怎么樣了?"李大媽直接問道。

電話那頭,小剛明顯愣了一下:"壽宴?哦,對,您的壽宴。媽,我最近工作太忙,還沒來得及安排,不過您放心,我會處理好的。"

李大媽聽出兒子語氣中的敷衍,心里有些失落,但還是抱有期待:"那你打算在哪辦?請哪些人?我這邊有幾個老姐妹,一定要請的。"

"媽,這些細(xì)節(jié)我來安排就好,您別操心了。等有了具體安排,我再告訴您。"小剛含糊其辭地說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掛了電話,李大媽坐在沙發(fā)上,心里七上八下的。她總感覺兒子不太上心,但又不愿意往壞處想。也許兒子是想給她一個驚喜呢?

壽辰前三天,小麗來看望母親,順便詢問壽宴的事情。

"媽,小剛那邊安排得怎么樣了?地點定了嗎?"小麗問道。

李大媽尷尬地笑了笑:"他說他在安排,具體我也不清楚。你有空的話,給他打個電話問問吧。"

小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拿出手機(jī)撥通了哥哥的電話。電話接通后,兄妹倆聊了好一會兒。李大媽在一旁看著女兒的表情由期待變成嚴(yán)肅,再到失望,心里不禁一沉。

"小剛怎么說?"等小麗掛了電話,李大媽迫不及待地問道。

小麗猶豫了一下,勉強(qiáng)笑道:"他說他會安排的,讓我們不用擔(dān)心。"

李大媽雖然感覺有些不對勁,但還是選擇相信兒子的承諾。她甚至開始準(zhǔn)備壽宴要穿的新衣服,想著到時候兒子肯定會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給她慶祝生日。

06

壽辰前一天晚上,李大媽接到了小剛的電話。她滿心期待地接起來,以為兒子是來告訴她明天壽宴的具體安排。

"媽,我有點不好的消息要告訴您。"小剛的語氣有些低落。

李大媽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公司臨時有個重要項目,明天我必須去外地出差,沒法參加您的壽宴了。"小剛說道,語氣中帶著歉意,但不知為何,李大媽總覺得有些假。

"那壽宴怎么辦?"李大媽問道,聲音有些顫抖。

"這個,我想可能需要推遲了。媽,您知道的,工作重要,等我回來再給您補(bǔ)辦,好嗎?"小剛建議道。

李大媽沉默了好一會兒,最后只說了一句:"好吧,你工作要緊。"

掛了電話,李大媽坐在黑暗中,淚水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她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傾其所有幫助的兒子,竟然連她的六十大壽都不愿意參加。

第二天一早,李大媽正坐在桌前發(fā)呆,突然聽到了敲門聲。她拖著沉重的腳步去開門,一開門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