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四川省,很多人都會想到它“天府之國”的美譽。而自從秦國人李冰父子修了都江堰之后,沃野千里的四川地區(qū)便可以說是實現了糧食的穩(wěn)定供給。其“天府之國”的稱呼也多賴此而來。

此外四川還因其地處西南要沖的地理位置,備受歷朝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可以說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而在新中國成立后,中央對四川地區(qū)的重視也是毋庸置疑的。曾擔任毛主席秘書的李井泉也藉由此成為了第一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以及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并長期秉政四川多達十數年之久。

不過在彼時四川繼續(xù)物產豐盈的同時,卻也造成了饑荒餓死人的事件。而對李井泉的評價在民間也是顯然貶大于褒的,甚至可以直白的說給他的評價就是惡名。

究其原因,時代作祟,其做法所致。

而作為歷史的親歷者,李井泉本人也在隨后的特殊時代備受打擊,妻子含冤去世、兒子被打死,讓人唏噓不已??墒敲鎸ζ迌旱谋瘎。芸偫砗袜囆∑蕉荚岢鰪夭?,但令人意外的是李井泉選擇了拒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說起這件事之前,有必要先大致了解一下李井泉的革命生涯。

李井泉是江西省臨川縣人,出生于1909年。

彼時的中國內憂外患,內有清政府的腐朽統治、起義此起彼伏,西方思想滌蕩;外則有列強環(huán)伺。

惡劣的環(huán)境也催生了不少自立為王的軍閥,而當利益產生矛盾又貌合神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從江西省立第三師范學校畢業(yè)后,成為當時社會上的高學歷人才。一開始,他對國民革命軍充滿期望,然而蔣介石背叛了大革命,發(fā)動了“四一二政變”。他得知消息后悲憤不已,聽說黨組織準備在南昌發(fā)動起義,他立即趕回家鄉(xiāng)拉起了一支小隊伍奔赴南昌,參與了八一南昌起義。

但面對敵人大部隊的圍攻,起義隊伍被打散,李井泉只好獨立帶領部隊南下,用游擊戰(zhàn)的方式堅持斗爭,直到1930年才成功找到組織,來到了中央蘇區(qū)。

剛開始組織上安排他在蘇區(qū)擔任聯絡工作,毛主席得知他的情況后,認為他可以從事文秘工作,聯絡工作大材小用了。于是提出讓他擔任自己的秘書長,在主席身邊工作期間,他憑借對革命思想的深入理解,以及出色的材料撰寫能力,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

后來蘇區(qū)局勢惡化,組織上安排他擔任紅35師政委等重要職務。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1934年紅軍走上長征路,因為缺少糧食,把部隊經常忍饑挨餓,經常連野菜、草根、甚至樹皮都吃完了,還是餓的心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奈之下只能考慮去征糧,但征糧是一件不太好辦的事,誰愿意輕易把糧食送給陌生人呢?所以當時很多人都干不好這項工作。但李井泉臨危受命,接下了征糧任務,他帶著戰(zhàn)士們專找地主豪紳和官僚地痞征糧,絕不給老百姓和勉強糊口的小商人添麻煩。

長征期間他處理了很多矛盾,征收到了糧食,為紅軍解決了不少問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抗戰(zhàn)期間,他擔任了120師358旅副旅長兼政委,為開辟抗日根據地立下了不少功勞。

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擔任晉綏野戰(zhàn)軍政委,成為賀龍元帥的搭檔,參與指揮晉北戰(zhàn)役。

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認為四川需要一員干將去總攬大局,決定推薦他擔任四川省委書記,出發(fā)前還專門叮囑他:“你是我信任的人,你辦事我放心?!?/p>

到了四川后,他第一時間開展生產建設工作,先派人修繕了兩千年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保證農田灌溉供水問題。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專門去考察都江堰,稱贊他干得好。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他一邊抓工業(yè)生產,一邊抓農業(yè)耕種。考慮到四川是人口大省,吃飯問題最重要。

為了避免有干部急功近利,他一再強調無論是工業(yè)還是農業(yè),都要科學發(fā)展,不要搞不切實際的事情。在他的努力下,四川糧食產量不斷增多,成為了國家主要產糧大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隨著三年嚴重自然災害的到來,天災和人禍導致糧食供應緊張,全國各地缺糧也紛紛向中央請求糧食援助。這時間中央想到了四川,于是提出從四川調出60億斤糧食支援全國。

李井泉當場表態(tài)全力支持,克服一切困難。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四川累計外調糧食147億斤,為全國渡過難關立下了大功。1965年毛主席得知此事后,都感慨的對李井泉說:“你就是太大公無私了,不懂得大公有私?!?/p>

全國一盤棋,優(yōu)點毋庸贅述,四川調糧就是明證??墒橇硪环矫孢@又何嘗不是對四川人民的辜負呢?調糧背后亦是四川嚴重災害下的存糧危機,結果也就是四川也出現了餓死性大事件。

而這結合上李井泉壓制民主、獨斷專行的傾向,顯然也只能不為四川人民所喜。

有必要為李井泉說一句的,它雖然為四川的一把手,可在政策性上到底是說的不算的。

而幾次的運糧,李井泉自然也知道其中的民怨,它自己也難免心有不滿。

1960年,當時國務院副總理要求四川增加調撥糧食數量,擔心四川百姓吃不飽的李井泉一時氣憤,說了一句:“你是國務院,就你們有困難,我這里還是“小國務院”呢,誰理解我們呢?”

這一席話也成為特殊時期攻訐他的口實。面對造反派的攻訐,李井泉也被撤職。其二兒子李明清在學校被其他學生毆打,不幸身亡,至于他的妻子也被抓起來,在1969年時含冤去世。

1973年,周總理出面說清,李井泉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升為副國級干部。

同時周總理提出嚴查迫害他家人的事情,但李井泉拒絕了,它表示不能因為他的事情去損害中央的權威,調撥糧食這件事最對不起的不是他的家人,而是四川人民。

他說:“那都是時代的原因,不追究了,以免更多人受到牽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改革開放后,國家開始重查冤假錯案,鄧小平派人抓了當年毆打李井泉兒子的學生,李井泉得知后,表示不要再審問了,主動撤銷了追訴。

1989年4月,李井泉在北京逝世,他的家人給鄧小平寫信,希望為李井泉正名,鄧小平寫了五個字:“主席有定論?!钡扔谠俅慰隙嗣飨瘜罹脑u價,那就是:“品行優(yōu)良、信仰堅定、能力突出”,等于為他正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