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hi,我是胖胖。

其實吧,胖胖一直不太理解,為什么身邊有些家長對夏令營、軍訓,甚至某些所謂的“教育學?!鼻橛歇氱?,好像送進去一圈,孩子就能變成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一樣。

胖胖之前還跟家里老一輩人爭論過這個問題,老一輩人覺得,這些地方能磨煉孩子,讓他們變得“標準化”,走路、疊被子都規(guī)規(guī)矩矩的,甚至會勸一些調(diào)皮的家長:

“誰誰誰太調(diào)皮,要是能送去某某夏令營就好了,回來肯定變乖!”

但胖胖就經(jīng)常和老一輩人會有這種隔閡,你說,這到底是把孩子當人,還是當機器?

人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這點沒啥好爭的。

一個再跳脫、再有個性的孩子,進了這些“訓練場所”“教育學?!?,都可能被整得服服帖帖。

這種“服從性教育”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它并不會直接告訴你要服從,而是通過環(huán)境、體罰逼著你服。

就像在單位里,領導問你服不服,服了升職加薪,不服跪著挨整,那你服不服?

軍訓的時候,教官問你服不服?服了,讓你去休息,不服?太陽底下暴曬,做深蹲踢正步,服不服?

在這種地方,個性是可以被一點點磨掉的,不是說天生服還是不服,而是環(huán)境會把你“壓縮”成標準化的形狀,像壓縮餅干一樣,最后你不服也得服。

胖胖今天刷到一條新聞:

3月24日,湖北日報報道,湖南株洲一名14歲男孩因為“調(diào)皮”“不想上學”,被家長送進某“教育學?!惫芙?。

結果,10天后,這孩子就沒了。

家屬去醫(yī)院接到孩子時,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多處傷痕,屁股上沒一塊好肉,疑似在校遭到長期毆打虐待。

受害者家長說:“3月12日送進去,3月22日接到學校電話說孩子搶救,等趕到醫(yī)院,孩子身體已經(jīng)僵硬了?!?/p>

這個孩子的“罪過”是什么?

他只是不想上學,僅此而已!

結果被送進去,十天沒了。

家長現(xiàn)在哭得肝腸寸斷,但胖胖想問,這家長真的只是單純的受害者嗎?

胖胖一直不太喜歡“受害者有罪論”,但這事吧,家長其實也不是完全的受害者,胖胖并不同情。

因為,是他們,親手把孩子送進去了,家長也是施虐者之一。

你把孩子送進一個靠暴力管理的地方,還指望能“變乖”?

這種“教育學校”的招生其實很簡單,家長花錢把孩子送進來,要求“改造”。而學校呢,則用軍訓、體罰、甚至虐待來“管教”,孩子被打怕了,變得乖順、服從。家長以為孩子“變好了”,卻不知道這其實是被摧殘后的麻木。

說白了,這種地方就是“服從性學?!?,把一個活生生有思想的孩子,變成一個不會反抗的順從工具。

這種學校,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出事了

每隔一段時間,新聞里都會跳出來類似的報道。

可每次出事,大家罵一罵,過一陣就忘了,下一批家長還是會乖乖把孩子送進去。

胖胖之前寫過一些關于體罰的文章,評論區(qū)里總有不少人跳出來說:“體罰是必要的”“孩子不打不成才”“我們小時候也挨打,現(xiàn)在不也挺好?”

可一旦有這種孩子被打沒的新聞出來,他們又都不吱聲了。

這不就是典型的雙標嗎?

所以,胖胖認為現(xiàn)實很多情況就是,很多家長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馴化”孩子。

只要孩子不符合他們的期待,哪怕只是調(diào)皮、不想上學,就要用暴力手段“掰正”。

可問題是,孩子不是機器,按幾下就能恢復出廠設置,他們是活生生的人!

教育,不是把孩子的個性磨滅,而是要讓孩子學會選擇,學會承擔后果。

像這新聞一樣,如果孩子不想上學,那有沒有問過他們真正想要什么?

他是不是對某些學科真的沒興趣?有沒有什么他擅長、喜歡的事情?有沒有嘗試過引導,而不是一味地“管”?

孩子討厭學校,可能是因為他們找不到目標,也可能是學校的環(huán)境讓他們壓抑。

這些都需要家長去溝通、去理解,而不是直接把孩子塞進一個暴力管教機構。

哪怕讓孩子暫時輟學,學點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比把他送進這種“教育學校”被虐待致死強?。?/p>

其實,像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很多家長是真的焦慮,怕孩子學不好,怕孩子未來沒出息,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像很多夏令營,某某中學模式應運而生。

但如果這個“起跑線”是建立在孩子的痛苦和壓迫之上,那就真的值得嗎?

一個真正健康的孩子,不一定是“聽話的孩子”,而是有自己想法、敢于表達、懂得尊重和獨立思考的個體。

如果非要找個能讓孩子“聽話”的方法,那就是學會尊重他們,讓他們自己去選擇,而不是用恐懼去逼他們順從。

人吶,個性就是在這種服從性測試中,一點點被磨掉的。

但教育,不是馴化孩子成工具,而是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找到自己的道路。

孩子的成長,不是靠恐懼和服從堆砌出來的,而是靠理解、引導、和尊重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