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軍購新聞還真是不太容易看,在他們的媒體對武器裝備采購的描述當中不但交易金額會出現(xiàn)好幾個數(shù)字,連一些修飾詞也不能完全輕易相信。

比如在最近印度內閣批準了一份價值約為6200億盧比的LCH“普拉昌德”輕型攻擊直升機采購計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份采購計劃的總價折合成美元的話約等于73億美元,采購數(shù)量為156架,對于“普拉昌德”輕型攻擊直升機來說的確是一個大合同。

但是在印度媒體中卻出現(xiàn)了好幾個不明所以的描述,例如這個:

“印度批準了史上最大的國防協(xié)議,采購156架LCH普拉昌德直升機,價值4500億盧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來自于“今日印度”英文版的報道!

而這則新聞是來自于印度詹薩塔的印地語的報道:

“印度達成最大的防務協(xié)議,莫迪政府采購156架普拉昌德直升機,價值6200億盧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同樣的采購計劃,為什么會有兩個價格?

而且還有一點本人也是比較好奇,難道印度本土企業(yè)就這么沒有見過世面嗎?73億美元的武備采購合同就成為了史上最大的防務協(xié)議?

帶著這個疑問我查詢了一下“光輝”戰(zhàn)斗機的采購計劃,不查不知道,一查果然出問題了。

在去年四月份的時候印度國防部就與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簽署過一份正式的合同,空軍計劃采購97架“光輝”戰(zhàn)斗機,合同總價預計為6700億盧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6700億盧比難道沒有6200億盧比多嗎?

為什么印度媒體要把普拉昌德的直升機合同稱之為是史上最大的防務協(xié)議呢?

就算是國產防務合同它也不是最大的啊?

還是一年之內印度的盧比快速增值了許多?

若是拋開國產防務協(xié)議的話,當年36架法國“陣風”戰(zhàn)斗機價值88億美元,去年印度和法國敲定的26架“陣風-M”價值6300億盧比。

反正印度媒體的報道咱是沒太看懂。

言歸正傳,咱們就按照印度方面的說法,看下這份“史詩級”軍備合同吧!

印度這次采購的156架“普拉昌德”輕型攻擊直升機分兩個部分執(zhí)行,第一批的66架供給給印度空軍,剩下的90架則派發(fā)給陸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稱這款LCH直升機是全世界唯一一款能夠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地區(qū)正常起降的攻擊型直升機。

有了它的加入,印度軍隊將可以在邊境地區(qū)對對手形成強大的威懾。

在生產交付方面,印度計劃在合同簽署的第三年開始正式交付,預計156架直升機全部交付完成的時間為五年,負責生產直升機的工廠被指定為班加羅爾工廠和圖穆克魯工廠。

不過從這款輕型攻擊直升機的以往的產能來看,印度這次下達的指標還是有點太虛了,因為從2022年入役至今,“普拉昌德”一共才生產了19架,其中還有4架是測試用的原型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國產率方面,印度放言這次量產型的“普拉昌德”將會超過原先的預計,國產化率至少會提高到60%以上,之前生產的15架早期型號國產化率約為40%;

印度國防部表示:“這款攻擊直升機有大量部件是在印度設計和制造,計劃在此次采購中將實現(xiàn)60%以上的國產化,這將涉及到250多家國內公司,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型企業(yè),并將創(chuàng)造8500多個直接和間接就業(yè)崗位。

在156架“普拉昌德”輕型攻擊直升機的合同敲定之后,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激動的說:“普拉昌德”是一款強大的機器,能夠在高海拔地區(qū)作戰(zhàn),并對高空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內閣今天做出的決定將創(chuàng)造8500多個就業(yè)崗位,這是“印度制造”的驕傲時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是不是“驕傲時刻”其實還要在戰(zhàn)場上見真章,作為史上最輕的攻擊型直升機,“普拉昌德”的確在印度創(chuàng)造了歷史,接下來我們就靜待它的交付周期吧?

我預計156架直升機應該足夠讓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忙活十年了。

與之相對比,“普拉昌德”的前輩,也算是印度國產的“北極星”直升機現(xiàn)在的命運就比較悲慘了,自從今年一月份發(fā)生墜機事故之后,印度三軍列裝的大約330架“北極星”至今仍然處于全部停飛的狀態(tài)當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照印度“北極星”直升機墜機事故調查小組給出的初步報告顯示,這款直升機在過去頻繁出現(xiàn)墜機事故主要是因為設計缺陷所導致的。在沒有確定具體原因之前,軍方裝備的所有“北極星”至少還要在等待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北極星”的設計缺陷很有可能讓印度現(xiàn)在自信滿滿的“普拉昌德”也受到牽連,因為這兩款直升機內部本就是同宗同源的設計,除了外形不太一樣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