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ia

眾所周知,日本大學一般于春天四月開學,而四月又是日本櫻花漫天飛舞的時候。

巖井俊二的《四月物語》講的正是在這個季節(jié)的少女心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月物語》(1998)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精心布置的結果。盡管片名是春情勃發(fā)的「四月物語」,影片卻特地把松隆子飾演的女主角榆野卯月設計成來自寒冷的北海道,又故意把第一幕的主視角設置成第一人稱,視窗中是仍包裹著厚重冬衣的家人在送行。四月的北海道仍然寒氣逼人,卯月此時坐上來開往春天的列車,前往東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開頭的「冷」是女主角性格的一部分,也是劇情的要素之一?;蛟S不應該稱之為冷,而是自立中帶有一絲笨拙。

這在開頭的搬家段落中有鮮明的刻畫:卯月掄起袖子,充滿斗志地想幫搬家工人一起干活,結果卻幾乎幫不上忙,甚至不小心帶了太多家具,把起居室塞得幾無立足之地,最終在工人建議下,半推半就地讓工人把一些家具再帶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鄰居打招呼送禮、社團自我介紹同樣一開始頗為尷尬,她試圖大方,甚至直接把自己形容為性格開朗,實際上仍然小心翼翼,一不小心便支支吾吾。

一方面,卯月離開家鄉(xiāng),終于在東京展開一個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她也是一個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青澀少女,千里迢迢從故鄉(xiāng)北海道來到首都東京,一切都是新的,自然一切也都是挑戰(zhàn)。榆野卯月是一株北國的花,花骨朵還沁著冷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慢慢地,影片出現了更多看似不相關的敘事:駐足停留欣賞校園樂隊演唱、出入書店武藏野堂,多次詢問店員工作時間、觀看黑白電影《織田信長》,被疑似變態(tài)男子嚇得落荒而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段落一直到影片最后20分鐘都沒有特別清晰和連貫的情節(jié)邏輯,一直到社團活動的航拍鏡頭后黑幕過場連接的閃回,才慢慢暈染出一切的原委。

原來,卯月的高中階段暗戀一個姓山崎的學長。學長考中了武藏野大學,一所位于東京的大學,因此她也暗自將這所大學定為自己的志愿。但考取武藏野大學,對于卯月這樣成績一般的女孩,卻不是容易的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于是她充滿儀式感地學習,偷走學長儲物柜的名片,捧著她讀不懂的國木田獨步的小說《武藏野》……一切都以「暗戀」的名義。所幸最終考進同一所大學,這被榆野卯月稱之為「愛的奇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一段閃回,是在卯月的獨白中進行的。有趣的是,簡單樸素的鋼琴旋律在這里也被賦予了主角般的身份,有意蓋去同期聲;甚至布光也特地做成了鏡面反光,點狀、帶狀地打在《武藏野》的封面上、卯月的手臂上、臉上,熠熠生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就在鏡頭語言上充分表現出了卯月回憶時的心理活動。畢竟是做音樂錄影帶出身的導演,巖井俊二深知如何處理不同的時空和心理。在這一表現下,北國之花在春風中舒展開來。

如沐春風般的回憶過后,影片進入最后一個段落,也是讓「愛的奇跡」最終升華的段落。卯月又一次來到山崎學長打工的書店,并終于被學長認出是校友,內心的蝴蝶翅膀扇出了無數颶風。恰巧天公作美,大雨瓢潑,引發(fā)了借傘一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文提過的卯月駐足欣賞樂隊演唱、出入書店、觀看黑白電影,全都是回憶和「蹲守」暗戀對象山崎的伏筆,在這里悉數自動解開。而末尾大雨、紅傘與開朗的卯月則串聯了起來,給卯月的形象做了收筆的同時,也給她的四月物語寫下了未完待續(xù)的休止符。

有人認為,這一個結尾戛然而止,并沒有拍完。這種想法其實非常典型?;蛘吒鼞撝赋龅氖?,如果把《四月物語》看作一個簡單的「暗戀故事」,那么對暗戀敘事的欲望便得不到滿足,勢必會認為結尾并未完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暗戀僅僅是《四月物語》的表層。它在敘事上呈現為暗流,需要觀眾去串聯和破譯,這與日式純愛一貫熱衷的直觀、鋪陳乃至催淚大相徑庭。事實上,《四月物語》應該被理解為一個少女從被動到主動的成長,而暗戀則是她成長的藥引。

借傘的橋段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被困雨中的卯月借用老先生的傘,折回書店找學長借傘,這一行動本身是卯月心理的一個突破。當學長拿出一堆客人留下的傘讓卯月挑選時,卯月挑了一把大紅色的傘,說「那……這把」;其后打開,學長發(fā)現傘是破的,自己重新打開了好幾把傘,卻也都是破的,或者過于花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時卯月搖搖頭,充滿元氣地笑著說「就這把!」這個備受是枝裕和贊賞的細節(jié),于不經意處表露了卯月從一個事事怕難為情、不敢多說,到堅決果斷、內心坦誠的轉變。雨中的紅傘,正是此刻內心雀躍不已、情感自由奔涌的卯月的象征。

熟悉松隆子背景的觀眾或許知道,《四月物語》其實正是松隆子的父親松本幸四郎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影片攝制資金正源于父親的支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松隆子和父親松本幸四郎

《四月物語》是松隆子的熒幕處女秀,甚至也可以說,松隆子的演藝生涯從出道開始便是父親動用影響力鋪就的。影片一開頭的車站送行,主視角中的一行人也正是松隆子的真實家屬。

換言之,《四月物語》其實是一樁父親的委托,為的是慶祝女兒的成年(松隆子當時正好20歲)。作為命題委托,巖井俊二需要表現的,其實是一個父親對女兒即將脫離自己羽翼的不舍與期望。而在劇本的體現上,便成了一個追尋暗戀對象一路南下、在東京獨自生活的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電影毫無保留地使用了松隆子手持場記牌的照片作為海報,并讓松隆子包辦配樂的鋼琴曲部分,也是影片作為委托的一道注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月物語》至今已有二十年,松隆子在之后的《悠長假期》、《戀愛世紀》、《告白》、《四重奏》等作品乃至個人鋼琴專輯中大放異彩,她的成績有目共睹。

那首充分體現日本傳統音樂調性的《櫻花》是這樣開頭的:「さくら さくら 彌生の空は」(櫻花啊,櫻花啊,暮春三月天空里)。和我國一樣,日本人也把十二個月份取了別有詩意的名字,其中三月正是「彌生之月」,也叫「彌月」,草木漸豐。而四月,恰恰有著「卯月」的別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此,四月并非實指的月份,而正是女主角卯月。換句話說,與其說《四月物語》是「發(fā)生在四月份的故事」,倒不如說是「四月的故事」。

也正是在這個角度上,電影所真正試圖呈現的,是松本幸太郎對松隆子最深沉的期望——首尾呼應的中年男性形象也正是這一意圖與期望的彰顯——是少女遠離家鄉(xiāng),獨自前往東京生活,并從被動者逐漸轉變?yōu)橹鲃诱叩某砷L故事。

北國之花于是在東京的春雨中飽滿地搖曳起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