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期待每一個共鳴的你,關(guān)注、評論,為學、交友!
1939年1月,毛澤東在他的窯洞里會見了延安電影團的全體成員,為他們即將離開延安到華北敵后根據(jù)地去攝影送別。電影團成員中就有徐肖冰。

延安電影團是怎么成立起來的?其淵源還要從1937年8月上海淪陷后說起。
1、延安電影團的緣起
因為1937年上海淪陷,在上海拍攝影片的中國左翼電影人撤離上海,著名導演兼演員袁牧之、演員陳波兒和攝影師錢筱璋等人決定奔赴延安。9月13日,三人從上海啟程,到達南京,找到陽翰笙,準備一起去當時的抗日中心武漢。
在南京停留期間,陳波兒獨自找到南京中共代表團辦事處,經(jīng)葉劍英、李克農(nóng)介紹,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連隨行的袁牧之、錢筱璋她都沒有告訴。11月到武漢后,他們來到“漢口攝影場”工作,地址就是1936年春徐肖冰去的“武昌行營政訓處電影股”,在國共合作后改名為“中國電影制片廠”。
1938年1月,中國電影制片廠改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領(lǐng)導,政治部當時的主任是陳誠,副主任是周恩來,第三廳廳長是郭沫若,主任秘書就是陽翰笙。袁牧之、陳波兒來到這里后,陽翰笙把一部《八百壯士》的電影劇本交給他們,講述的是淞滬抗戰(zhàn)時中國軍隊八百名愛國官兵在團長謝晉元率領(lǐng)下堅守四行倉庫抵抗到底的故事。
袁牧之、陳波兒當然愿意出演,很快攝制完成。8月1日,在武漢世界大戲院和上海大戲院公開放映,引起舉國反響,后來還曾被送往瑞士、巴黎、利物浦等歐洲城市放映。

4月,張國燾剛剛逃到武漢時,趙品三、徐肖冰一行也到了武漢,還是為了購買電影器材。徐肖冰也故地重游,看望了以前在政訓處電影股共事過的一些老同事、老朋友,國共合作了,雖然徐肖冰已經(jīng)加入了八路軍,和這些國民黨系統(tǒng)的老朋友見面,也沒有什么障礙。設(shè)備和器材在武漢沒有買到,準備托人去香港買,也沒有達成,徐肖冰一行只好回到了延安。
6月15日,趙品三、徐肖冰等人在《新中華報》上刊出一則《陜甘寧邊區(qū)抗敵電影社啟示》,敘述了他們的工作經(jīng)過情況。
1938年春,袁牧之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見到周恩來、博古、葉劍英。5月,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zhàn)爭研究會上發(fā)表《論持久戰(zhàn)》時,講到如何動員民眾抗日的問題時說:
“靠口說,靠傳單布告,靠報紙手冊,靠戲劇電影,靠學校,靠民眾團體,靠干部任用。現(xiàn)在國民黨統(tǒng)治地區(qū)有的一些,滄海一粟,而且方法不合民眾口味,神氣與民眾隔膜,必須切實地改一改?!?br/>
這個講話正當其時,推動了周恩來作出明確指示:“我們黨現(xiàn)在已有可能拍攝電影,中國共產(chǎn)黨應(yīng)該有自己的電影?!?/strong>

不久,陽翰笙約袁牧之見面,代表黨組織告訴他,中國共產(chǎn)黨要在延安成立電影機構(gòu),征求他的意見,是否愿意到延安八路軍政治部電影團擔任編導。
袁牧之與陽翰笙討論,決定以拍攝《延安與八路軍》為起點,逐漸創(chuàng)造條件,有步驟地發(fā)展革命根據(jù)地的電影事業(yè)。袁牧之還向陽翰笙推薦了志同道合的好友吳印咸同赴延安。
在周恩來和武漢八路軍辦事處的周密安排下,袁牧之去香港購買電影器材。在香港八路軍辦事處副主任廖承志的幫助下,購買到了一臺二手16毫米的“菲爾姆”輕便電影攝影機,幾千英尺電影膠片以及洗印藥品和應(yīng)用物品等物?;氐綕h口后,與等待他好多天的吳印咸會合了。
2、何以到延安去?
1937年9月,吳印咸與徐肖冰分別后回到上海,拍攝了一部反映抗日救亡的紀錄片《中國萬歲》,卻被國民黨檢察官以“宣傳共產(chǎn)黨”的罪名銷毀了。痛心之余,吳印咸決定應(yīng)袁牧之之邀去延安。

當時著名的荷蘭紀錄片大師伊文思也在中國拍攝《四萬萬人民》,在臺兒莊戰(zhàn)役后,一心想去延安,被宋美齡打電報阻止。他在武漢與周恩來等人接觸,了解到延安缺乏電影設(shè)備器材的情況,當即表示要贈送一臺攝影機和一些膠片。為避免國民黨特務(wù)的注意,攝影機和膠片的交接選擇在晚上某處露天地點秘密進行,吳印咸在黑暗中連伊文思的臉都沒有看清,拿過攝影機和兩千尺膠片就走,只能聽到伊文思先生用很不熟練的漢語說著:“延安,延安?!?/strong>
1938年9月,袁牧之、吳印咸、陳波兒等人來到延安,延安電影團正式成立,正式名稱是八路軍總政治部電影團,下轄一個攝影隊和一個放映隊。團長由總政治部副主任譚政兼任,李肅任政治指導員,袁牧之任藝術(shù)指導,吳印咸任技術(shù)攝影負責人,徐肖冰任攝影。另外又從抗大的學生中調(diào)來葉蒼林和魏起。1939年后,相繼調(diào)入?yún)潜玖ⅰⅠR似友、周從初、錢筱璋、程默等人。
吳印咸后來回憶他初到延安時的感受:
“深厚堅實的黃土,傍城東流的延河,嘉陵山上高聳入云的古寶塔,以及那一層層、一排排錯落有序的窯洞,這一切都使我感到新鮮。特別是這里的人們個個顯得十分愉快、質(zhì)樸,人們之間的關(guān)系又是那么融洽。我看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人身穿粗布制服出現(xiàn)在延安街頭,和戰(zhàn)士老鄉(xiāng)嘮家常,談笑風生。”“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覺得我已經(jīng)到了另一個世界,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理想所在?!?br/>
這是吳印咸的感受,也是攝影團所有人的感受,也幾乎是到達延安的所有愛國青年的感受。
全團只有袁牧之、吳印咸和徐肖冰是搞過電影的專業(yè)人員,主要的設(shè)備器材是“兩動三呆”,即兩臺攝影機和三臺照相機。兩臺攝影機,一臺是伊文思贈送的35毫米獨眼手提式“埃姆”,一臺是在香港購買的16毫米“菲爾姆”。另外還有一萬二千尺35毫米底片(包括伊文思贈送的),16毫米負片、正片各兩千尺,以及一些沖洗藥水。
三臺相機,其中一臺是徐肖冰的,另外兩臺是吳印咸拿出自己的積蓄購置。電影團的辦公室、攝影棚、洗印廠和放映間,就是幾間窯洞。這些就是電影團當時的全部家底,制片用的拷貝機、洗印機等一概付之闕如。
10月1日,《延安與八路軍》在陜西黃帝陵正式開機。第一組鏡頭是黃帝陵,第二組鏡頭是另一個場面,在黃土高原崎嶇的山道上,一群群男女青年背負簡單的行囊,風塵仆仆地長途跋涉,奔向圣地延安。
11月20日,日本飛機轟炸延安。21日和12月2日,日軍飛機又轟炸延安。三次轟炸,造成了部分軍民傷亡,部分房屋被毀,延安電影團也損失不小。

第一次轟炸時,徐肖冰正與吳印咸在電影團所在的房子里檢修設(shè)備,攝影機的零件都拆了下來,正準備裝回去。突然,聽到飛機轟鳴,緊接著一顆炸彈落在附近,吳印咸一下子撲到零件上,即使犧牲生命,也要保護這些歷盡千辛萬苦搞回來的器材。炸彈爆炸了,等他們兩人醒來,房子已經(jīng)被炸毀了,所幸一根炸塌下來的房梁被炕沿擋住了,沒有砸到他們身上,否則,不死也得重傷。清點零件,競?cè)煌旰脽o損。周恩來當時在延安,聽說此事后,還趕過來探望。
1939年1月下旬,毛澤東專門請電影團的人到他的住地吃飯,就是在楊家?guī)X,袁牧之、吳印咸、徐肖冰等人。
多年后,徐肖冰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主席對我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各個方面都很關(guān)心,關(guān)心我們這些在大城市搞電影的人一下子到延安這個環(huán)境,是不是不習慣?有什么困難?有什么問題?特別是對我們的工作。主席說:現(xiàn)在看來,你們還是能夠拍一點電影的。電影是需要很大投資的,但是我們革命隊伍,我們共產(chǎn)黨目前經(jīng)濟方面仍非常困難,而且器材的來源也很不容易,也可以說你們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啊。
但是主席又講:我們一定會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去,我們一定會取得抗戰(zhàn)的勝利,而且我們還要解放全中國,成立新中國,到那個時候,你們要做的工作就會很多。我們在長征的時候連一張照片都沒有,沒有留下什么形象的東西,將來你們可以拍關(guān)于長征的電影,題材多得很,那個時候你們恐怕要拍什么都可以,條件就非常好了。
“而且他特別關(guān)心我們的政治學習。他說,你們現(xiàn)在參加了革命隊伍,要學習革命理論,像《資本論》幾大本你們也看不懂。主席講得很坦率。他介紹我們一定要看艾思奇那一本《大眾哲學》?!?br/>
3、艱苦的拍電影日子
1939年1月25日,延安電影團從延安出發(fā),2月1日,從陜北佳縣渡口乘小船破冰東渡黃河,首先到達晉西北地區(qū)的晉綏抗日根據(jù)地,駐守這里的是八路軍第一二○師,師長賀龍,政委關(guān)向應(yīng)。賀龍發(fā)現(xiàn)電影團僅有的騾馬用來馱器材,人員都是兩條腿從延安走來,立刻想辦法為主要人員配了馬匹,這樣行軍就方便多了,解決了電影團的大問題。

電影團拍攝了賀龍、關(guān)向應(yīng)在前線視察的場面,在興縣、臨縣、嵐縣一帶拍了人民群眾支援八路軍作戰(zhàn)的大量資料,尤其是拍攝了晉西北地區(qū)民兵制造地雷、埋地雷的情況,甚至拍攝了地雷和石雷的鏡頭。
一個多月后,電影團進入晉察冀邊區(qū)。當時,聶榮臻率一一五師一部依托五臺山建立了晉察冀根據(jù)地,賀龍、關(guān)向應(yīng)率一二○師依托綏遠大青山建立了晉綏(晉西北)根據(jù)地,劉伯承、鄧小平率一二九師依托太行山建立了晉冀魯豫根據(jù)地,羅榮桓率一一五師一部建立了山東根據(jù)地。到1939年春,八路軍在敵后發(fā)展到十五萬人。
在晉察冀,電影團曾遭到敵軍圍襲,袁牧之、李肅、徐肖冰等人幸虧得到部隊的掩護,才突圍出來。還有一次,為拍攝一場戰(zhàn)斗場面,需要趕二十公里路到戰(zhàn)場去,但只有兩個多鐘頭。吳印咸和李肅輪流把攝影機綁在背上,騎馬往戰(zhàn)場趕。馬跑起來顛簸得厲害,攝影機在他們背上隨之顛簸,把他們的脊背都打爛了。到了戰(zhàn)場,趕緊登上山頭,李肅欲觀察環(huán)境,剛一抬頭,一顆子彈把他的帽子打了個洞。
4月,電影團到達晉察冀軍區(qū)二分區(qū),分區(qū)司令員趙爾陸接見了全體人員。6月,電影團來到滹沱河一帶的四軍分區(qū),在熊伯濤司令員、劉道生政委的熱情協(xié)助下,不僅拍攝了部隊的活動,還拍攝了婦救會、兒童團、識字班及支軍等鏡頭。
7月,電影團來到河北阜平三軍分區(qū)轄區(qū),中共中央北方局晉察冀分局、晉察冀邊區(qū)政府、晉察冀軍區(qū)司令部都在這里。軍區(qū)司令員聶榮臻、政治部主任舒同會見了電影團。電影團在三軍分區(qū)司令員陳漫遠、政委王平的協(xié)助下,拍攝了敵后軍工生產(chǎn),制造手榴彈、地雷的兵工廠、修械所,還有被服廠、制作軍鞋、群眾支前、民兵活動等。
1939年9月,徐肖冰被電影團派出單獨執(zhí)行任務(wù),到冀中根據(jù)地進行拍攝,他帶著一個通訊員,用馬馱著攝影器材就出發(fā)了。
冀中根據(jù)地與晉察冀根據(jù)地有很大的不同,它完全沒有山地,整個都是平原。

1938年4月,八路軍在山西、河北、山東等地的山地扎下根后,毛澤東又作出從華北山地進入到平原地區(qū)開展游擊戰(zhàn)爭的重大決策。對這個決策大家腦子里都有問號,因為從紅軍時代起,他們就是靠山起家、靠山吃飯的。離開了山地,用劉伯承的話說,就是“光著屁股洗澡,全部露在外面”,日軍機械化裝備在平原容易展開,我們能不能站得住,打不打得贏,心里一時都沒底。
但毛澤東很堅定,他認為八路軍不能躲在山上讓平原的老百姓任日寇蹂躪,走出山區(qū)伸向平原是得民心的,日軍在華北的總兵力雖有五十萬,但仍不夠分配,只能把守交通要道,有線無面,這是他們致命的弱點。山區(qū)地形條件雖對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有利,但資源、人力畢竟有限,平原地域廣闊、人口稠密、資源豐富、交通發(fā)達,只要依靠當?shù)孛癖姷闹С质峭耆梢缘玫桨l(fā)展的,這對擴大抗日力量有極大好處。
一二九師副師長徐向前,在進入冀中平原開展游擊戰(zhàn)爭的實踐中,總結(jié)出了他的“人山”理論。他說,河北是全國人口稠密的地區(qū),假如我們能在河北平原上,把廣大的人民推動到抗日戰(zhàn)線上來,把他們造成游擊隊的“人山”,我想不管什么樣的山,也沒有這樣的山好。
要想造這樣的“人山”,就要在人民中進行廣泛的教育說服和宣傳組織工作,讓廣大人民認識到要想不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躪,那就只有為抗日戰(zhàn)爭犧性一切,為民族的生存奮斗到底,沒有人民戰(zhàn)爭,就沒有個人的一切,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日寇燒殺搶掠奸,所到之處,一片血腥,一片荒蕪,只要我們把他們動員起來,日本鬼子就永遠無法逾越這座透明的“人山”!
徐肖冰:
“我在冀中的雄縣、獻縣、霸縣、河間等地區(qū)的游擊隊中活動了兩個月,白天睡覺,晚上行軍。那時冀中正處于幾十年不遇的洪水之中,一片汪洋,老百姓都泡在水里,但年輕人大多數(shù)都參加了八路軍,軍隊也節(jié)衣縮食支援災(zāi)民。許多民兵對當?shù)氐牡匦魏苁煜?,我們就?jīng)常依靠他們的引導沿著合適的路線前進,或者把敵人引進我們的包圍圈,或者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在水里行軍,看不見路,也容易迷失方向,如果沒有老百姓的帶領(lǐng),只怕是早死了一萬次?!?br/>
冀中平原沒有山脈,也沒有發(fā)明地道戰(zhàn),隊伍找不到隱蔽的地方,往往只能夜間行軍。背上所有的東西,牽著馬,不敢點火,也不能發(fā)出聲音,一旦被敵人發(fā)現(xiàn),就會一陣機關(guān)槍掃過來,傷亡就慘重了。這樣沒有任何溝通地機械地走,上半夜還能勉強支撐,下半夜就容易犯困。

有一次,因為隊伍中有人犯困,不知道前面的人已經(jīng)拐了彎,糊里糊涂迷失了方向,后面的人也糊里糊涂地跟著,結(jié)果進入了敵人的據(jù)點內(nèi),犧牲了好多人。后來,大家想辦法,把每個人的褲腳上綁帶解下來,接成一根長長的繩子,把每個人的胳膊都拴在一起,讓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八路帶隊,這樣就不會走錯了。水里行軍,潮濕襲人,徐肖冰生病打擺子,牙疼,發(fā)高燒,還始終背著沉重的電影器材,咬牙堅持行軍。
“這里的老百姓對八路軍真好,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一切,也要保護八路軍的生命。有時有人受傷了,沒有醫(yī)療條件,只好住在老百姓家里,老百姓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來照顧傷員,把家里最好的東西拿出來給傷員吃。萬一敵人來掃蕩發(fā)現(xiàn)了‘窩藏’的八路軍,那就會有殺頭的危險,可是老百姓全然不顧,沒有一個不向著我們的。連許多來支援我們的美國飛行員,飛機墜毀后跳傘降落下來,老百姓也是舍命保護,有時為了一個飛行員的安全,好幾個老百姓都被拷打殺害,但敵人就是抓不到飛行員?!?br/>
在冀中沒呆多久,徐肖冰接到通知,讓他回晉察冀去跟總攝制組會合。正好有一個騎兵營也要去那里,徐肖冰便與他們同行。途中要經(jīng)過一道敵人的封鎖線,騎兵營決定夜間上路。正在吃晚飯的時候,偵察兵來報告,說是鐵路上有一輛敵人的火車正慢慢朝這邊開來,上面拉著很多士兵,從車上跳下來,守在鐵路兩邊??磥頂橙税l(fā)現(xiàn)了騎兵營,騎兵營營長馬上下令,停止吃飯,立即出發(fā)。
徐肖冰遭遇到了自己第一次戰(zhàn)場經(jīng)歷。他把所有的設(shè)備都背在背上,騎著馬跟隨著騎兵營的上百匹馬一起沖了出去,敵人向著他們密集掃射,他們也顧不上還擊,只是一個勁兒地往前沖,沖過封鎖線,進入晉察冀根據(jù)地就安全了。

徐肖冰眼看著有的戰(zhàn)士中彈墜馬,有的馬受驚把人摔了下去,這種逼近死亡的感受使得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拼命抽打著自己的馬,終于沖過了封鎖線。安全了之后,才感到肩膀被攝影機磨破了,衣服和血肉粘連到了一起,過了一兩個月才長好。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guān)于歷史領(lǐng)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guān)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