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銳霆出生于1906年,山東即墨人,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早年時期,陳銳霆先后在濟南私立正誼中學、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書,1928年,他被分配到青島滄口小學,成為一名小學教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讀書以及擔任小學教員期間,陳銳霆對社會有了更為現實的認知,這也促使他積極探索拯救國家與民族的道路。1928年年底,陳銳霆毅然放棄了優(yōu)渥的教員待遇,投筆從戎,考入了河北的黃埔軍校第七期炮兵隊。

1930年,從軍校畢業(yè)后的陳銳霆被分配到山西閻錫山的炮兵部隊任職。1935年,為了進一步掌握炮兵技術,陳銳霆考入了南京炮校第二期學習。也是在這所學校讀書期間,陳銳霆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并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37年3月,陳銳霆加入了我黨,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陳銳霆擔任了國民黨第三十二軍炮兵團三營營長、四二五團團長等職務,率部參加了喜峰口抗戰(zhàn)、徐州會戰(zhàn),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堅決的斗爭。1941年,國民黨制造了皖南事變,包圍了新四軍。皖南事變后,只有極少數新四軍將士突圍成功,然而,國民黨卻持續(xù)破壞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身為四二五團團長的陳銳霆也接到通知,要求他渡過穎河,與新四軍交戰(zhàn)。

在這種背景下,陳銳霆毅然通過南方局聯系中央,并請求率部加入新四軍。得到中央批準后,陳銳霆當即召集營級以上軍官,向他們講述一致抗日的重要性。在這之后,陳銳霆帶領四二五團的1000多人加入了新四軍。加入新四軍后,這支隊伍被改編為新四軍獨立旅,陳銳霆擔任了獨立旅旅長一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后陳銳霆又擔任了新四軍司令部參謀處長兼炮兵司令員、抗大四分校副校長、淮北軍區(qū)副參謀長等職務,因為當時新四軍還沒有炮兵,所以陳銳霆的主要任務是培訓學員,為將來我軍建設炮兵做好了準備。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陳銳霆繼續(xù)留在華東大地,擔任了山東軍區(qū)參謀處長等職務。魯南戰(zhàn)役勝利后,我軍繳獲了大批先進裝備,陳銳霆也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此后陳銳霆擔任了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重點組建我軍的榴彈炮兵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濟南戰(zhàn)役期間,陳銳霆率領的炮兵團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當時他指揮10個炮兵團500余門火炮參加濟南戰(zhàn)役,開創(chuàng)了我軍“利用強大炮火輔以爆破,奪取敵堅固設防和重兵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是濟南戰(zhàn)役勝利的功臣之一。

山東解放后,陳銳霆率部繼續(xù)南下,參加了淮海戰(zhàn)役以及渡江戰(zhàn)役,立下赫赫戰(zhàn)功,是建立新中國的功臣之一。新中國成立后,陳銳霆陸續(xù)擔任了華東軍區(qū)炮兵司令員兼南京炮校校長、炮兵參謀長、炮兵副司令員以及炮兵顧問等職務。1955年授銜時,他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開國少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離休之后,陳銳霆依然關心我軍的各項建設,尤其是在炮兵建設方面,他積極獻言獻策,提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議,促進了我軍炮兵的正規(guī)化與現代化建設。晚年的陳銳霆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10年因病去世,享年10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