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雁回時》最新的劇情中,苗貴妃被皇帝賜死了。

一條白綾、一杯毒酒、一把匕首,在古代,幾乎所有的政斗失敗者,都不逃過三選一的結(jié)局。苗貴妃人美心善、專寵后宮,最終卻落得這樣的下場,不禁令人唏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苗貴妃之死,源于一首民謠。

為了向父親索命、給母親報仇,莊寒雁費盡心機、用盡手段終于獲得進宮面見貴妃的良機,借著苗貴妃的幫助,從皇帝口中求得兩道圣旨——一個是限莊仕洋十日內(nèi)完成修典;另一個是命令傅云夕查辦朝臣散發(fā)女訓(xùn)一事。

這兩道圣旨,招招致命、直擊要害,前者是要揭去莊仕洋的護身符,后者則是借機給傅云夕出入都察院、拿到莊仕洋罪證的機會。

莊寒雁的進攻,立刻遭到了父親的反擊。他聯(lián)合齊王,玩起了童謠讖緯的老把戲——莊仕洋編造了一首童謠,然后趁機在京城里買熱搜、造輿論。

莊仕洋的童謠很簡單,只有四句:

“五娘五娘,賣了祖房,娃娃當作心頭好,玉郎不見了?!?/strong>

這童謠看似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實則是借著武則天登基女皇、武周代唐的典故,暗指苗貴妃要效仿武后的故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莊仕洋左手引導(dǎo)輿論潑臟水,右手則是收買欽天監(jiān),聲稱天象異常、其位在坤——好巧不巧的是,苗貴妃的居所正是永坤宮,這就是妥妥的司馬昭之心。

一邊造輿論,一邊用天象,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皇帝就被莊仕洋蒙蔽,最終一怒之下、賜死貴妃。

乍一看,苗貴妃之死純屬莊仕洋誣告,皇帝老兒人老眼花,這才被人欺騙、錯殺貴妃。但是,歸根結(jié)底,貴妃的生殺大權(quán)掌握在皇帝手中。莊仕洋聯(lián)合齊王搞的這場“倒苗行動”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是因為他們摸準了皇帝的心思、號準了脈——后宮干政是所有君王的逆鱗。

在賜死苗貴妃的詔書里,皇帝給她定下了一大堆罪名:不懂規(guī)矩、勾結(jié)裴大福、兼并土地、侵吞國庫、任用酷吏,這么多罪行,聽上去個個都是抄家滅門的重罪,但是真正讓苗貴妃置之死地的則是圣旨的最后幾句:

“蒙蔽圣明、危言朝政,效蘇女娥姁,撼國之根本?!?/stro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蘇女是紅顏禍水的蘇妲己,娥姁則是大權(quán)獨攬的呂后,這兩人在古代中國,都是后宮干政的反面教材。圣旨最后落筆于此,顯然是因為這才是皇帝下定決心除掉苗貴妃的原因。

人美心善、專寵后宮,皇帝與苗貴妃之間,自然有情意在。為何小孩子唱了幾遍兒歌、莊仕洋來了幾句挑撥,皇帝就要賜死愛妃呢?

賜死苗貴妃,皇帝也有自己的苦衷。

在上元燈宴過后,苗貴妃眼看著皇帝老邁、太子年幼,于是就想到了給自己留后路——她強行收養(yǎng)了太子。

太子是一國儲君,自然涉及國本。苗貴妃能夠掌控東宮,必然是經(jīng)過了皇帝的默許。在這波操作過后,滿朝文武已經(jīng)感到了苗貴妃的威脅,這才有了姚之棟等五大臣印發(fā)女訓(xùn)、聯(lián)名上疏的事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這件事情,皇帝的態(tài)度很微妙。面對輿論的壓力,他不能直接彈壓,但是卻也沒有立刻下令處死苗貴妃。即使在下令傅云夕調(diào)查坊間散布女訓(xùn)時,皇帝還特意留下了密令,“只需鬧出些動靜,不必緝拿真兇?!?/strong>

對于皇帝而言,這是一件左右為難的事情,如果不聞不問、無動于衷,下一次百官們必然會得寸進尺、繼續(xù)施壓;但是如果嚴查此事、強行彈壓,可能會適得其反、徹底與文官集團鬧翻。

因此,裝模作樣的走過場式調(diào)查,正好適用于此時的情形。調(diào)查是向百官釋放信號,敲打警告朝堂上的重臣們;不緝拿真兇也是向百官隔空傳話,差不多就得了。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雙贏的結(jié)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大臣與愛妃之間,皇帝這一碗水端得平平的。

只是,在答應(yīng)莊寒雁的請求后,苗貴妃向皇帝求了兩道圣旨。正是這次貿(mào)然的求旨,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滿朝文武集體施壓、抵制后宮干政的關(guān)口,苗貴妃的做法無異于給反對派遞刀子。如此一來,文官集團就找到了攻擊她的口實——你看苗貴妃就是妥妥的紅顏禍水嘛,不用等以后,現(xiàn)在就后宮干涉、妄言朝政了。

莊仕洋正是找準了這個機會,才發(fā)起最后一擊?;实叟c貴妃之間,有一點愛意、但卻不多。在朝臣上一次的攻訐中,皇帝已經(jīng)保全了苗貴妃。只是,這一次,皇帝面臨著更大的輿論壓力;何況,世上所有的君王,都是生性多疑、刻薄寡恩的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謊言重復(fù)了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百官們一次又一次的攻擊,總有一天會在皇帝的心里埋下懷疑的種子,讓信任生出裂痕?;实垡患堅t書,貴妃三尺白綾。故事以這樣的悲劇結(jié)束。

靠山山倒,靠樹樹搖。莊寒雁努力了那么久,最終卻還是無用功。時也,命也。

只是,命運不負有心人。莊寒雁的人生,觸底之后,必有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