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解放不久,我們家從南仲家洼搬到臺東棋盤街的里院。我們家不遠處就是光陸戲院,我們院里的小伙伴經(jīng)常結(jié)伴來這里玩耍,主要是在光陸戲院的門前看小兒書,很少能進戲院看戲,后來我的爺爺從天津來青島,他帶我來這里看戲,至今記憶深刻。

我的爺爺蔣完璞,生于德宗光緒九年即1883年。我的兒子在家族網(wǎng)站上發(fā)帖,查詢威海的蔣姓族譜。大連的蔣姓網(wǎng)友告訴他所知道的,我們這支蔣家的家譜是:學(xué)、長、維、振、繼、紹。我爺爺這輩是維字輩,他的名字中應(yīng)該有個維字。可是老人家卻叫完璞,這是不是后來給自己起的字或者號,并且以此代名,未知可否。他生前沒有對我們后人說過這些。

我小時候聽父親說爺爺和奶奶共生育兩男三女五個子女。父親是老大,下面有三個妹妹,最小是個弟弟。我母親說在我未出生前便與祖父母分家搬到另處單過,我四歲那年又離開老家威海,所以我對爺爺沒有什么印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世紀50年代的青島火車站

1953年9月祖父從天津三姑家給父親寄來一封信說,他在天津住膩了,想來青島住幾天,告訴了父親到火車站接他的時間。這封信是我放學(xué)回家后,不識字的母親讓我先讀給她聽的。我讀到“膩”字時卡殼了,過后是父親告訴了這個字的讀音,說明了是什么意思。我把信的意思說了,母親問我信上沒說住多少天?我說沒有,母親便沒有再說什么。

父親和母親商量,讓爺爺住在三姐的房間里,我的三姐在天津給嫂子伺候月子。我要把床搬過去和爺爺睡在一個屋里,母親說我,真是你們老蔣家的根。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當(dāng)時很自然地想親近陌生的爺爺,可能就是血緣的關(guān)系使然。

說到血緣的關(guān)系,又想起了我兒子的一件事:那是1965年兒子兩歲的時候,我和妻子抱他回青島看望父母,當(dāng)時父親己臥床不起。我們進門放下兒子,把他領(lǐng)到父親床前喊爺爺。兒子是初次見到爺爺,他蹣跚地湊到床前,用稚聲嫩氣的聲音叫了聲:“爺爺”,然后便跑開自己玩去了。一會兒又跑回來湊到床前喊了聲“爺爺”,張開小手讓爺爺抱抱。爺爺說我的好孫子,等爺爺病好了,抱你去公園。血緣的親情是天生的,是舍不下割不斷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改造中的臺東一路

爺爺從天津來青島的這年是70歲,他老人家身體挺硬朗,沒有像其他老年人那樣拄著拐杖,而且走起路來挺有勁的。白天他自已出去逛街,回來時捎些瓜果梨棗。晚上我和爺爺一起睡覺的時候,他就給我講白天的所見所聞,在外面聽書的內(nèi)容,去威海路逛商店,看到什么稀罕物,爺爺和我說話,我聽著爺爺?shù)臄⑹鲞M入了夢鄉(xiāng)。

有一天父親要給爺爺零花錢。爺爺說:我來的時候,你小妹和弟弟都給了我錢。說著便從口袋里掏出一個手絹,里面卷著一些紙幣,還拿出一角錢給了我,錢上印著黃色的麥田圖案。

爺爺晚上有看報紙的習(xí)慣,每天從街上買來報紙,晚上拿著放大鏡看。爺爺是高度近視眼,我的父親和叔叔眼睛近視,我的兒孫們都有不同程度的眼睛近視,這大概是遺傳吧。

爺爺這次來青島,帶我去光陸戲院看戲印象深刻。光陸戲院后來改名遵義戲院,什么時間改的名字我不清楚,遵義有革命意義,就像天門路改名延安路一樣。為什們叫光陸戲院,周邊的老百姓十有八九不知道,許多年后我曾問過在華美旅社門口看車的老大爺,他是老青島臺東人。據(jù)他說,光陸戲院這名字是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起的。日本人前來侵略,中國大陸大半淪陷,日本人投降以后,取名光陸戲院。老大爺不是專家,他的說法似乎就這么回事。

光陸戲院在臺東市場樓的東門里面,大門朝北要上幾步臺階。門旁墻上開著售票窗口,旁邊是看戲散場的出口。迎面墻上掛著主角演員們的大幅戲裝照片,上面的廣告牌寫著他們的名字和介紹,如:花旦、老旦、老生、小生分別是誰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劇院門口的下面是最吸引孩子們的是小人書攤,五、六個木頭架子隔成上下一層層,上面擺著的小人書大多是武俠之類的。有什么三俠五義、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

書攤前一排排的小板橙,坐滿了看書的孩子。我們那時不叫看小人書叫看連環(huán)圖。連環(huán)圖一分錢看兩本,我們小孩之間靠在一起輪著看,就是我看完了遞給他,他看完了送給我,若是三四個人傳著看,可過癮了既省錢又看的多。

書攤攤主是個五十多歲的個頭不高干巴老頭,還有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小嫚有時給他送飯看攤,老頭姓藍我們都叫他藍大爺。我和幾個同伴是??退颊J識,他還能叫出我們的名字。藍大爺一口即墨腔,說話露出滿嘴的黃牙,不知是老家水土原因,還是他抽煙的原因。書攤在樓上的過道下面,旁邊賣煙酒糖果的小鋪在樓梯下面,白天的光線也很暗,都拉了個電燈,白天晚上地亮著。

光陸戲院在福寺路上還有一處門靠近臺東一路,演出用的服裝和道具等物品從這里進入,劇場外墻上方有一排小窗戶,應(yīng)該是給劇場透亮和透風(fēng)使用。

再說劇場里面的情況,觀眾席的地面是北高南低的斜坡,戲臺在南邊。戲場的座位當(dāng)年是一排排有靠背的連椅,兩端豎著印著多少排,橫著依次印著座號??磻虻难抛?dāng)年叫池座,是指前五排中間的位置。池座兩邊是豎向通道,笫五排和第六排是橫向通道。觀眾席兩邊稱偏座,是一排排連椅。北邊最后一排后面是二樓,以前是否有包廂不知道,當(dāng)時也是普通的座席。

看戲的門票一角錢,池座的價錢肯定要貴,具體多少不清楚。

爺爺在青島期間,一天全家人一起吃晚飯,應(yīng)該是星期六,第二天父親休息,說起要陪著爺爺出去逛逛。爺爺說晚上我和昌子(我的乳名)去光陸看戲。父親問買票了嗎?爺爺說:票買好了,是寶蓮燈,七點鐘開演。

我和爺爺六點鐘出門去了戲院,這是我笫一次看戲。光陸戲院是我們附近住的孩子們樂園,戲院空場的時候,孩子們趁看門人不注意溜進去捉迷藏,我們叫“藏馬虎”。劇場的工作人員趕我們,我們還和他們躲迷藏。所以,我對劇場里面的布局一點也不陌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guī)е鵂敔斶M劇場就找到了座位,座位在二十幾排比較靠后,爺爺看戲時很投入,津津有味地用手隨著唱腔節(jié)奏在腿上輕輕拍著。爺爺看戲久了就摘下眼鏡揉眼可能是舞臺距離較遠眼睛累了歇歇。我看到看著爺爺那個癡迷又費勁的樣子,心里十分不忍。我聽不懂戲文,還能熬過上半場,到下半場我便依靠在爺爺肩頭睡著了。

演出結(jié)束,已經(jīng)是晚上十點多鐘,光陸劇院播放散場歌曲的聲音傳出很遠,我被爺爺叫醒回家了。

國慶節(jié)后不久,北京一個京劇團來青島演出,劇團里有幾個名角,光陸戲院售票口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隊伍排到了臺東市場樓的東門外。

爺爺是戲迷,肯定想看戲,卻又買不到票。我明白爺爺?shù)男乃迹蚁肓艘粋€辦法幫爺爺買票。我父親工作的卷煙廠給職工發(fā)福利煙,煙盒沒有商標和圖案,是白皮的上面印有非賣品三個字。我們家沒人抽煙,母親有時送給鄰居家。我對母親說了爺爺看戲時即費勁又陶醉的癡迷情景,這次又來了名角爺爺想看戲又買不上票的苦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對母親說了自己的想法,母親非常高興,夸贊我聰明還孝順。母親給了我買票的錢,又給了我一盒福利煙。我趕快跑到小書攤,給藍大爺一盒煙,央告他給爺爺買張票。藍大爺接過煙,喜滋滋地去了售票處,直接進了賣票的屋,不一會就出來了,遞給我一張票,我一看是笫四排中間坐位,還是池座里面的票。我連忙哈腰躹躬,感謝藍大爺,藍大爺也夸我是好孩子。

我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沾沾自喜,小小的年紀學(xué)會了人情世故,我回到家把票給了爺爺,爺爺樂地合不上嘴對,對母親也夸我是孝順的好孩子。

爺爺看戲回來時我已經(jīng)躺在床上睡下了,爺爺興奮地給我講劇情,說演的是全套《失空斬》。當(dāng)時我不知道什么是《失空斬》,長大后看了三國演義才知道是失銜亭、斬馬謖、空城計。

爺爺在青島住了一個多月,我和父親送他去天津的火車,在車廂里安置好爺爺,父親再三要求乘務(wù)員照顧好老人。列車開動時,我和父親目送了許久。

1970年接到住在三姑家的爺爺去逝的消息,送殯的只有三姑家的人,在天津工作的叔叔和哥哥因都是走資派,被關(guān)在牛棚里限制了人身自由。這一年在禹城工作的我也受到政治迫害。

奶奶長爺爺兩歲,1968年去逝享年87歲,爺爺和奶奶是在相同的年齡去世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爺爺這次來青島,我們爺孫倆相處的時光雖然短暫,是我終生難忘的一段時光。

我己是耄耋之年,我和孫子相處時想起了我和爺爺相處的時光。我的孫子給我生了重孫,我們蔣家四世同堂。托新時代的福,祝福我的家人!祝福所有的家庭闔家幸福!

2025年3月18日于濟南

作者:蔣同,男,1939年出生,青島人,原山東警察學(xué)院教授,現(xiàn)退休生活在濟南。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fā)布,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