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中,有一個相當擰巴,又特別衰,也是唯一一個慫到想自盡的好漢,他就是出身天波楊府的楊志。
跟其他人不同,比如魯達,魯智深,三拳錘死鄭屠,也就是鎮(zhèn)關西后,二話不說,撒腿就跑;還有李逵,之所以后來流落江州結識宋江,也是因為在老家殺了人,一溜煙逃到這邊來的;就連武松,當初在柴進府上避難,也是因為在老家喝酒傷人,誤以為將人打死了,先走為上……
包括看起來比較慫的宋江和林沖,一樣是殺了人后,趕緊想辦法逃跑,殺人逃跑仿佛成了梁山好漢的標志。唯獨楊志,在大街上一刀結果了潑皮牛二后,竟然不逃,這是為何?
楊角風談水滸系列文章第87期:楊志丟了花石綱一溜煙跑了,為什么宰了牛二反而不逃了?

一、
楊志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正挑著擔子路過梁山,結果就碰到了等著打劫路人,交投名狀落草的林沖。
倆人打了數(shù)十回合不分勝負,直到王倫趕到,發(fā)現(xiàn)楊志這人有點不簡單,于是急忙叫停,并讓對方自報家門:
“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后,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br/>
隨后,楊志滔滔不絕,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全都告訴大家了。原來他出身名門,祖上也世代為將,自己更是武舉人出身,一度做到了殿司制使官??上В煊胁粶y風云,本來該在戰(zhàn)場上廝殺的楊志,卻成了快遞員,專門運送貨物。
先是運花石綱,結果在太湖遇到一陣邪風,船翻了,貨物丟了,人也跑了;后來好不容易遇到大赦天下,楊志又變賣家產湊了一擔子金銀財寶,結果被林沖堵上了;不久的將來,他還會運生辰綱,同樣是貨物被劫,人還差點沒了。
說他運氣好吧,畢竟出身名門,還中了武舉人,官至殿司制使官,卻遇到邪風,花石綱丟了。說他運氣差吧,他人都逃了,偏偏撞大運遇到大赦天下。即便是遇到打家劫舍的林沖,卻還能遇到仰望自己的王倫,并希望他留在梁山。這要換別人,應該慶幸自己沒死,這又遇到有人愿意收留自己,是燒高香的福氣。
可惜,面對王倫的邀請,楊志卻一口回絕,說的理由是京城有家眷之前因為自己的事受到連累,需要先過去酬謝人家一番再做打算。

二、
楊志之所以婉拒王倫的邀請,并非是因為他要急著去京城酬謝家眷,而是不甘心!
通過他自己的說法,他乃五侯楊令公之孫,一般情況下,楊令公是指楊業(yè)。可惜,傳到楊志這一代,家道沒落,原本楊家將就是鎮(zhèn)守西北方向的麟州,到他這里卻成了:
“流落在此關西?!?br/>
好不容易當個官,這又丟了,所以,他不甘心。面對王倫的邀請,他甚至覺得對方是在貶低自己,我好歹也當過官,怎么可能落草為寇呢?
于是,楊志此行,就是希望通過花錢運作,能重新回到體制內,光宗耀祖:
“只是灑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禮來點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蔭子,也與祖宗爭口氣?!?br/>
可惜,現(xiàn)實給了楊志當頭一棒,因為他好不容易花錢換來的一紙文書,卻被高俅一票否決了,并將他從殿司府趕了出來。
走投無路之下,他決定當街賣刀,換點盤纏,再做打算??上?,好巧不巧,跟當?shù)氐臐娖o賴牛二杠上了,并在對方的不斷挑釁下,沒能控制住自己,一刀將其砍了。
這就回到題目了,楊志前面弄丟了花石綱,都知道腳底抹油,一跑了之。還有后來運送生辰綱,同樣出事了,同樣是第一時間選擇逃跑??蛇@次鬧事區(qū)殺了人,將會面臨重罰,楊志卻一改常態(tài),沒跑,選擇了去自首呢?

三、
其實楊志這個人,在《水滸傳》里面,屬于那種特別擰巴的人,一般人很難理解他的所作所為。
比如運送花石綱,這玩意就是石頭,根本不會遇到劫匪,可偏偏他就這么倒霉,遇到邪風船翻了。其實這種天災,誰也預料不了,既然發(fā)生了,那就想辦法補救便是。可惜,令人想不到的是,楊志竟然二話不說,直接跑路。
本來這種事發(fā)生了,要么抓緊時間再找艘船,再花點錢重新弄石頭便可。即便舍不得自己花錢,或者時間來不及,那也得及時稟告上級,讓對方想辦法補救。
在官場上的人都應該清楚,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耽誤了皇家工事,從上到下都得挨批。對于高俅來講,若是花石綱沒能及時運到,他自己也會受到懲罰。要不怎么說官官相護呢,不護著不行啊,畢竟官員也不是神仙,總有出錯的時候,本就屬于利益共同體。
高俅其實并不是氣楊志弄翻了花石綱,而是氣他為什么不打招呼,直接跑路?
“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著?!?br/>
本來你弄丟了花石綱,就讓我很難處理了,結果你還不及時匯報,自己先跑了,害得我提心吊膽的迎接上級的斥責:
你看看你選的好人,弄丟了東西不說,人還跑了,本來還有很多辦法補救,現(xiàn)在好了,耽誤工期了。

四、
這一點在央視《水滸傳》中,高俅并非故意刁難楊志,他說的話也很在理:
“身為朝廷差官理應盡守職責,現(xiàn)在丟失花石綱,耽誤御花園修建日期,別說你一個小小的制使,就連本太尉也擔當不起啊!”
是啊,本來高俅就跟他非親非故,因為這事還惹得皇上不高興,現(xiàn)在你毫無責任心的楊志又跑回了,還想官復原職,我還敢用你?
下回遇到點兒事,你楊志又跑了,我高太尉豈不是又被你坑了?
所以,高俅不肯收留楊志,主要原因并不是沒有收到他的禮。高俅都做到太尉了,他最缺的是可信任和使用的部下,而不是銀子。楊志是有才能,但既沒擔當,做事也沒道德,這種人的破壞力反而更大,把他留下就是埋下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會傷到自己。
再加上,楊志是繞過高俅花錢打點提前拿到了任命文件,本就不合邏輯,高俅不批也就說的過去了。
當然,也有可能高俅剛當上官,不懂官場這一套,即便楊志層層打點,自己舉手之勞的事,也不愿意干,況且高俅是潑皮無賴出身,看不上楊志,也說得過去。
再說了,高俅愛寶刀這事,連林沖都知道,還知道去白虎堂進獻寶刀呢。作為其下屬的楊志,難道不知道自己身上的寶刀更合高俅胃口,偏偏寧可賣掉換銀子,也沒想過直接送給高俅,求得官復原職。

五、
正因為在高俅那被趕出來了,而銀兩也因為上下打點所花光,楊志才不得不跑到大街上賣刀。
其實,潑皮牛二的到來,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眾所周知,高俅原本也是潑皮無賴,現(xiàn)如今當上了太尉,早就成了當?shù)貪娖o賴心目中的神了。所以,高俅有什么一舉一動,或者什么喜好,專門有一批潑皮無賴研究呢。
前幾天臉上有一大塊胎記的楊志被高俅趕出了門,即便高俅沒什么指示,那會看臉色行事兒的這些潑皮無賴自然也得湊過來搗亂。不要不信,連高俅的干兒子高衙內身邊,都聚集著一群閑人,專門幫忙為非作歹的,更何況是替高俅出氣了。
所以,也不排除牛二是故意來找茬,想把寶刀弄到手,再去孝敬高俅去。
若是牛二跟上面的人一點關系都沒有,至于讓大家怕成這樣,還拿他沒轍嗎?
“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有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滿城人見那廝來都躲了。”
要知道上一個京城有名的破落戶,可是叫高俅哦,也是開封府人士:
“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
說不定,牛二還是最先成名的,高俅是后起之秀(不過看歲數(shù)應該不是)。他這次上街,可是直奔著楊志來的,很難說他不是有備而來。

六、
牛二這么有名,作為長期在京城當差的楊志,就算不知道他叫啥,但面對這種類型的無賴,旁邊的人都散了,他也應該知道躲開是最好的選擇。
要不怎么說楊志這人很擰巴呢,他偏不躲,偏要看看對方能把自己怎么樣。
剛才也提到了,楊志活得這么擰巴,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肯放棄往昔的榮耀。甚至,當初他弄丟了花石綱,不肯回去復命,反而逃跑,也是出于這個理由。是啊,楊家代代都是忠烈,偏偏到了他這一輩,成了囚犯,臉面上當然過不去。
而此時,走投無路的他,賣的也不是刀,而是過去的榮耀!
如果牛二只是過來搶刀,還不至于被楊志給砍了,關鍵是牛二竟然敢否定這把刀:
“甚么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百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鳥有甚好處,叫做寶刀?”
對于楊志來講,這不是刀,這是楊家的榮耀,你牛二質疑它,質疑的不是刀,而是否定我楊家,否定我祖上,其行為跟掘了我楊家墳墓一樣惡劣。
本來,楊家傳到楊志這一代,就已經(jīng)很落魄了,剛剛又被高太尉罵了一頓,趕了出來,現(xiàn)在你一個潑皮無賴,也有資格來質疑我楊家的寶刀?
所以,楊志要盡最后的努力,維護楊家的榮耀,解釋這把刀到底好在哪:
“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過;第三件,殺人刀上沒血?!?br/>

七、
當然,楊志一直眼睛往上看,張嘴閉嘴都是祖上榮耀,導致瞧不上這種底層人,也就不熟悉這類人,沒有理順這類人的生存邏輯。
再加上此時的楊志已經(jīng)生無可戀,都到了賣寶刀,不要祖上榮耀的地步了,萬念俱灰之下,沖動一下也就說得過去了。
如果在楊志落魄之前,牛二去挑釁他,反而不會死??纱藭r的楊志已經(jīng)落魄了,內心就剩下最后一口氣了,你個皮腌灒貨算什么東西,也敢來撩撥老子?
噗呲……
事實上,我們看《水滸傳》書中的描述,面對牛二的挑釁,雖然揪住了楊志的衣領,但并未動手,是楊志先動的手:
”楊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br/>
這一推,牛二就急了,把頭扎進來,要死要活,還要動手,最后被楊志先下手為強捅死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一向很慫的楊志突然動手了呢?
就在于牛二說的這句話:
“你好男子,剁我一刀。”
意思就是說,你要真是個男人,那就砍我一刀,要不是個男人,就(跪下)認輸,并把刀交出來。這個說法,跟前面質疑寶刀一樣,已經(jīng)上升到質疑楊志不是男人了。
還是那句話,楊志很愛惜自己的名聲,尤其不能辱沒楊家將后人聲譽。事實上,楊志在江湖和朝堂上都很有名氣,并不是無名之輩。
后來楊志跟魯智深聊天的時候,特意把殺牛二的事拿出來說事,就證明此舉是符合大家心中“好男人”行為的。

八、
說白了,如果這次楊志面對牛二真慫了,這事傳出去,以后他在江湖只能低頭走路了,名聲全無。
而殺了牛二后,官府這邊,比如進了監(jiān)獄,不挨打,不花錢:
“眾多押牢禁子、節(jié)級見說楊志殺死沒毛大蟲牛二,都可憐他是個好男子,不來問他要錢,又好生看覷他?!?br/>
后來,推司和府尹更是基于這個事實,沒有判他死罪,打了二十棍子,直接送到大名府去了。更有意思的是,梁中書聽說了楊志捅死潑皮牛二的事,竟然贊賞有加,當場無罪釋放,還留在手下辦事:
“聽得大喜,當廳就開了枷,留在廳前聽用?!?br/>
到了江湖上,楊志的名聲也打響了,后來丟了生辰綱,他落魄到?jīng)]錢吃飯想吃霸王餐,人家店家就認出了他是楊志,當場就下拜:
“這漢撇了槍棒便拜,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
之所以人家拜他,不僅僅因為他是楊家將后人,也不是因為他兩次丟了貨物,而恰恰是因為他當街殺牛二的行為,符合好漢的特性。
說白了,楊志要是不愛好名聲,也不會在花石綱翻船后逃了。若不是不愛好名聲,也不會面對王倫的請求,編了個謊話要走了。若不是不愛好名聲,他也不會散盡家財,就想重新回到體制內,當官了。
同樣,若不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也不會面對牛二的一再挑釁,而忍不住了。

九、
那么,殺了牛二后,楊志為什么不逃?
不能逃啊,他剛剛賣刀的時候,就喊過了,自己叫楊志:
“街坊鄰舍都是證見。楊志無盤纏,自賣這口刀。這個潑皮強奪灑家的刀,又把俺打?!?br/>
這要是逃了,名聲不就塌了?
其次,楊志本來就走投無路了,后來丟了生辰綱,他還想著自盡來著。這里也是一樣,賣掉寶刀,他估計也失去了奮斗的動力,活成行尸走肉了。結果末了了,還被牛二挑釁,一刀宰了他,也算是保全了楊家的名聲。
最后,別忘了,高太尉的訓誡猶在耳邊??!
高太尉嫌棄楊志沒有擔當,遇事只會跑路,辱沒了楊家的榮耀。而楊志對高太尉的這番訓誡,其實是認同的,不然的話,他也不會一句話沒有辯駁,直接就走了。
后來他跟魯智深聊天的時候,也刻意沒有講丟失花石綱這一段,就證明他自己也嫌棄當初自己逃跑的行為:
“楊志大喜,兩個就林子里剪拂了,就地坐了一夜。楊志訴說賣刀殺死了牛二的事,并解生辰綱失陷一節(jié),都備細說了?!?br/>
也正是因為楊志將高俅的訓誡聽進去了,這次主動承擔了責任,才讓梁中書對他高看一眼,并留下委以重任。
所以,楊志這一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在乎自己的名聲,因為太在乎,活得就非常擰巴,一擰巴就容易干錯事,從而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當中,一直走不出來。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水滸,你會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樂趣,精彩還在繼續(xù),歡迎關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