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新入繞邊沿,短竿輕釣意悠然。水溫低時不愛動,水溫高時四處忙。釣魚的核心要義是隨機應變,尤其在黑坑釣魚時,這個核心要領更是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比如在黑坑釣鯉魚時,就需要掌握鯉魚的活動規(guī)律,然后采用正確的釣法和節(jié)奏,才能釣得多。下面,我來講下鯉魚在黑坑里面的4個活動規(guī)律。

一、新魚剛?cè)胨畷r。新鯉魚放入黑坑以后,都會繞著黑坑的邊緣游動,一般是逆時針洄游,主要是為了熟悉環(huán)境,在魚腦里繪制環(huán)境的地圖。這個過程一般會持續(xù)3~4個小時,甚至是更久。所以,如果黑坑放魚不久就開釣,可以使用短竿釣近岸區(qū)域,往往能釣得更多。

二、入水幾小時后。當新入坑的鯉魚熟悉完環(huán)境,就會逐漸游向黑坑中心區(qū)域的深水區(qū),因為在深水區(qū)相對更加安靜,更有安全感。當它們餓了的時候,就會游向深淺交界處尋找食物,吃飽以后繼續(xù)回到深水區(qū)。所以,如何黑坑是前一天放魚,第二天正釣,建議使用長竿垂釣。

三、氣溫水溫較低時。當氣溫和水溫都比較低的時候,比如氣溫在20℃以下,水溫在15℃以下,鯉魚的活力會大幅下降,喜歡大規(guī)模集群,抱團取暖,躲在深水區(qū)某個有結構的區(qū)域,就不怎么游動了。有些釣友,剛好抽到了鯉魚集群的釣位,就能夠一直連竿,而其它位置的鯉魚很少,一般釣不到幾條魚。這種低溫的水體中,無論你的魚餌多好吃,味型多好聞,都很難把魚誘到窩子里,只能是找到魚窩去釣魚,一直沒口,就換釣位。

四、氣溫水溫較高時。氣溫和水溫都比較高的時候,氣溫能夠達到30℃以上,鯉魚就會變得很活躍,魚群往往會散開,四處游竄,尋找食物。但是,這種比較活躍的鯉魚,進入窩子以后,往往是吃幾口魚餌,感覺不餓了,就會離開窩子,很難在窩子里持久地停留。這個時候,窩料的留魚效果至關重要,黑坑鯉魚正釣時,可以在散炮窩料里添加魚安素,增加窩料的留魚時間。

綜上所述,就是鯉魚在黑坑里面的4個活動規(guī)律。在黑坑釣鯉魚時,想要提高魚餌的誘魚、促食和留魚效果,建議在魚餌中添加飛鯉王、魚多巴和魚安素。如果黑坑的水體很肥,想要加強魚餌的穿透力,還可以再添加一點穿水靈,提高氣味的擴散速度,增加魚餌的誘魚范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