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垂綸向暖灣,窩中冒泡意難安。餌香濃郁魚影動,鉤落清波訊不傳。春季時釣魚,經(jīng)常遇到這樣一種魚情,窩子里一直冒泡,說明窩子里有魚,可是就是不咬鉤,讓釣魚人干著急。實際上,春天遇到窩里有泡不咬鉤的魚情,基本上都是因為魚離底所導(dǎo)致的,因為春季晴朗的白天時,中上層水溫高,魚就會上浮。下面,我來講下窩里冒泡不咬鉤的解決辦法。

一、重新開釣餌。面對魚群離底上浮的魚情,最佳的辦法就是抓接口。首先要改善釣餌,重新開制釣餌,可以把搓餌改成拉餌,因為拉餌的比重輕,霧化比搓餌好,在水中下落的速度慢,更容易在下落過程中被魚接住。如果堅持用搓餌,建議開搓餌時添加輕麩,輕麩也能大幅降低魚餌的比重。

二、改用細(xì)子線。窩子里不停地冒泡,說明窩子里有魚,而且魚是有攝食欲望的。如果一直不咬鉤,也可能是因為線組太粗,或者魚鉤太大,造成擋口。因為春季的魚并沒有完全恢復(fù)活力,當(dāng)水溫偏低時,魚的開口幅度較小,只有使用很細(xì)的子線,魚才能把釣餌吃到嘴里。

三、改用行程漂。行程浮漂是一種專門用于釣行程的浮漂,其主要特點是漂身短圓,漂腳和漂尾較長,通常被稱為行程浮漂。這種浮漂通過漂尾的加長,來減緩鉤墜行進的速度,增加鉤餌在釣層的滯留時間,從而提高釣到魚的概率,非常適合行程釣法,針對魚群離底的魚情。

四、飛鉛釣行程。釣行程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鉛墜上移并固定,魚群離底的距離越大,那么鉛墜上移的距離更多,甚至可以移動到浮漂座的附近。這種釣法通過改變釣組入水后的動作,增加餌料的擺動幅度和到位時間,從而給離底的魚提供更多咬鉤的機會。

綜上所述,就是春季釣魚時窩里冒泡不咬鉤的解決辦法,非常適合春季晴天釣魚,尤其是釣鯽魚和鯉魚。釣鯽魚或者鯉魚時,如果要提高魚餌的誘魚、促食和留魚效果,可以在魚餌中添加魚攝素、魚多巴和魚安素,魚攝素是一款針對淡水魚類的信息素類誘魚劑,促進窩子里的魚釋放更多的信息素,就是魚類用于告知同類發(fā)現(xiàn)食物的信號載體。吸引同類前來攝食,對于水質(zhì)沒有特殊的要求,主要添加到窩料里,垂釣效果非常顯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