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乞討,12歲當舞女,為生活所迫一度想要輕生。
誰也沒想到,這個窮到只能在紅燈區(qū)討生活的小女孩,后來竟然真的靠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了人生的黑馬逆襲。

她的名字叫惠英紅。
她曾是最賣座的香港女打星,也是金像獎影后獲得者,但她同時也是一個為情自困的小情人。
《界面新聞》的媒體記者曾這樣評價她:“既秾艷又凌厲。”

那么成為大眾口中的那個“傳奇女人”,惠英紅都需要經(jīng)歷什么?
不服輸?shù)乃?/p>
“我曾因拍戲受傷去整過容,臉上整整縫了89針?!?/strong>
“但我不認為有什么,如果有需要,那就ok?!?/strong>
2025年2月,在《演員請就位》第三季節(jié)目播出中,作為導(dǎo)師亮相的惠英紅,也向在場選手們坦露心跡。

眾所周知,在這個水深火熱的圈子里,充斥著太多人的欲望,大家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機會就拼命往上爬。
就像導(dǎo)師惠英紅一樣,在娛樂圈站穩(wěn)腳跟,成為很多人的大前輩,有了如今這個人人敬仰的地位。

特別是在她批評在場一些演員,羞于提及“整容”一事的時候,
惠英紅眼眸里折射出的坦蕩與無畏,讓臺下的一些年輕女藝人敬佩的同時,又都羨慕不已。

看到一個榜樣模范站在面前,誰不向往著成為她呢?
但想要成為惠英紅,真的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嗎?
未經(jīng)他人苦,怎懂他人現(xiàn)在的榮光,背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說起惠英紅的人生,有很多人會用傳奇二字來形容,此話其實一點兒也不夸張。
惠英紅本是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在她很小的時候,一家人還移居去了香港生活。
但時運不濟,惠英紅父親的工作出了問題,家道中落,甚至連維持生活都變得非常困難。

俗話說得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惠英紅也不例外。
可一個沒長大的小孩,要怎么幫家里賺錢?
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才3歲的惠英紅,竟然選擇帶著妹妹一起,在香港的紅燈區(qū)乞討。

在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灣仔一帶,有很多??吭诰S多利亞港碼頭休息的老兵。
所以惠英紅會趁著他們休息的時候,帶著妹妹上前乞討,希望有人能夠施舍給她們一點錢過活。
就這樣,她在紅燈區(qū)摸爬滾打了整整十年,這十年間她乞討過、賣過口香糖,吃過很多人都吃不得的苦。

最難的時候,一分錢沒有,還會被他人拳腳相向。
但她卻不以此為恥,因為她賺來了全家的生活費,還賺來了哥哥姐姐們在戲班的學(xué)費。
那么問題來了,習(xí)慣了靠乞討過活的惠英紅,又是怎么走出這個紅燈區(qū),蛻變成現(xiàn)在這個大明星的呢?

有些人會說,她一定是靠美色傍上了有錢的老板;
還有人會猜測,她可能是走在街上被星探發(fā)現(xiàn),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但不管是哪一種猜測,都會讓人覺得惠英紅的轉(zhuǎn)型似乎很輕松。

可實際上,她的人生,從來沒有簡單模式。
沒有半路殺出來的貴人,靠的全是她自己不服輸?shù)哪枪蓜拧?/strong>

血與淚交織的十年
12歲那年,惠英紅路過了一家電影院門口,看到了《紅樓夢》的明星海報,心中羨慕不已。
就跟現(xiàn)在年輕藝人看向影后惠英紅的眼神一般,12歲的惠英紅,也在心中堅定了自己想要成為人上人的心愿。

于是她努力考取了美麗華夜總會的中國舞藝員,成為了一名舞女,并期待著機會的來臨。
終于,在惠英紅14歲的時候,她被香港傳奇演員午馬發(fā)現(xiàn),隨即就介紹給了自己的師父張徹。

看到這里,很多人以為惠英紅馬上要飛上枝頭變鳳凰了,可事實卻是,張徹導(dǎo)演的戲很少有“大女主”鏡頭。
如果惠英紅不想做鏡頭里的邊角料,她就必須要“能打”,或是“能挨打”。
那個年代的香港,武打戲一直都是市場追捧的熱潮,所以大名鼎鼎的邵氏演藝公司,盛產(chǎn)的幾乎都是武打片。

不像現(xiàn)在的綠布、替身,那個時候想要在邵氏混出名堂來,就必須有真功夫。
但沒想到的是,惠英紅才剛成為邵氏的基本演員,就驚艷了所有人。

因為她對自己夠狠,也夠能挨打。
于是,在女明星們前赴后繼地拍“香艷影片”的時候,惠英紅另辟蹊徑,靠“打”出名。
真刀真槍上陣,不是挨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也有不少女演員嘗試過,但最后都因為受不了生理上的疼痛,選擇離開。

唯獨惠英紅堅持了下來,并且越打越出彩。
后來有媒體采訪過她,問她為什么能夠每部影片都演的那么好,哭戲那么真實。
而惠英紅只回答道,因為影片中所演的,她童年都曾親身經(jīng)歷過。

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惠英紅的辛酸,但好在老天不負苦心人。
1982年,她憑借《長輩》這部電影,摘得第1屆香港金像獎電影最佳女主角榮譽稱號。
從此逆天改命,讓香港影視圈深深地記住了這個名字。

之后的十年,她從《爛頭何》演到《醉俠行》,片酬從500塊漲到50000塊港幣。
然而,就在很多人都以為她的事業(yè)會一路紅火下去的時候,命運的考驗又再次降臨。
涅槃重生
20世紀80年代,香港影視行業(yè)的武打片迎來寒冬,取而代之的,是能逗得觀眾們捧腹大笑的喜劇片。

能夠花小成本有大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也正是從那之后,邵氏演藝公司將目光從電影轉(zhuǎn)向了電視行業(yè),電影產(chǎn)量大大縮減,許多武行也因為接不到活,紛紛解散。
一時之間,惠英紅無戲可拍,香港最賣座的女打星,也終被市場拋棄。

眾所周知,由儉入奢易,但由奢入儉實在是難。
她風(fēng)光了十幾年,現(xiàn)在就連演一些配角都要被人挑三揀四,可想而知,惠英紅心中有多么苦悶。

很多時候,她都想就此放棄演員這個職業(yè),最痛苦的時候,還企圖吞藥自殺,好在被人及時發(fā)現(xiàn),才不至于釀成悲劇。
那么她又是如何振作的呢?
幸運的是,惠英紅并不是孤身一人。

在她患上抑郁癥的那段時間,她的朋友、家人都十分擔(dān)心惠英紅的狀態(tài)。
而正是那一次的自殺讓她發(fā)現(xiàn),死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傷害自己,和在意自己的人。
這一次,惠英紅真正做到了向死而生。

就像周迅說的那樣:“至少我已經(jīng)紅過了,我有什么好怕的呢?”
帶著這樣的信念,2001年,惠英紅重新出發(fā)。
拍不了武打戲了,那她就從配角開始做起,哪怕只能演一些婆婆媽媽的角色,哪怕在片場常常會受人冷眼。

但惠英紅明白,只要自己足夠堅持,足夠拼命,就一定能夠等來屬于自己的機會。
事實證明,命運給她關(guān)上了門,但又給她打開了一扇窗。
2010年,時隔28年后,惠英紅憑借《心魔》中的德仔母親一角,再度拿下香港金像獎影后。

這部作品,讓她成功打破了自己身上的固有標簽,不再被局限于武打片之中。
頒獎典禮上,惠英紅喜極而泣,因為這一次,大家不是因為她會打肯定她,而是因為她會演。

作為一名演員來說,沒有什么是比演技被觀眾認可,更能感到幸福的事情了。
結(jié)語
回顧惠英紅這跌宕起伏的幾十年,酸甜苦辣咸都嘗遍,但如今65歲卻還未婚配。
就因為年輕時候,惠英紅邂逅的那一位美國水兵口中那一句“歸期不定”,她就執(zhí)念至今,未再愿意向另一個人交付真心。

很多人為她感到遺憾,奮斗了大半生,卻依舊未能有一個能夠愛她護她的人。
但這又何嘗不是惠英紅的行事風(fēng)格,從小到大,她就從不將希望放在他人身上,永遠相信自己能夠逆天改命。
你們覺得,惠英紅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嗎?
參考資料:


【免責(zé)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為提高可讀性,細節(jié)可能存在潤色,文中部分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此文章旨在倡導(dǎo)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dǎo)。如涉及版權(quán)或者人物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