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jié)尾
說起孫立人大眾最先想到的就是關(guān)于他的一個稱謂,“叢林之狐”是大家對孫立人的贊揚,他在抗日戰(zhàn)爭中奮勇殺敵,中軍級將領(lǐng)中他殲滅的日寇人數(shù)最多。

因此孫立人也成為了我國的抗戰(zhàn)名將,他的事跡時至今日依舊令人欽佩,雖說他是國民黨將領(lǐng),但他出眾的軍事才能和聲譽卻是許多國民黨將領(lǐng)無法與之匹敵的。
孫立人的一生經(jīng)歷了三次婚姻,其中最疼愛的就是二夫人張晶英,只可惜兩人的婚姻卻因沒有子嗣并不圓滿,只得另娶三夫人,那么張晶英與張美英的關(guān)系又是如何的呢?

這張照片拍攝于1923年,是孫立人與父親孫熙澤在一起時的合影,他從小就與父親相依為命,因為他的母親在孫立人五歲時就因病離世后,后來就一直是父親照顧他的起居生活。
孫熙澤曾是清末年間的舉人,因此對教育是非??粗氐?,在孫立人才7歲時就已經(jīng)讓他拜宋執(zhí)中為師,除此外孫熙澤也一直給孫立人輸送著學識才能的重要性。
這也是孫立人后來如此優(yōu)秀的原因之一,雖說此時孫立人已經(jīng)23歲,但在父親面前依舊十分規(guī)矩,孫熙澤此時已經(jīng)54歲,盡管鬢角胡須都已花白,但精氣神卻還是非常好的。

1924年孫立人順利的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并且因為他的優(yōu)秀,因此也成為了公費留學的學生之一。
這張照片就是孫立人在上海乘坐杰克遜號郵輪即將奔赴普渡大學時的留影,盡管照片中有許多優(yōu)秀的青年,但是孫立人俊朗的容貌,還是讓他在眾多人中脫穎而出。

孫立人的面部五官十分立體,并且下頜線也十分清晰,即使放在現(xiàn)如今的審美標準來看,他也絕對是“美男子”。

這張照片拍攝于1952年的春天,因為天氣晴朗,所以孫立人也帶著夫人張晶英一起出游,在兩人身后的女性名叫王玉玲,他是張靈甫的遺孀。
張晶英是她的姨媽,因此她也一直稱孫立人為“姨夫”,雖說張晶英在孫立人的心中地位非常高,許多重要場合也都是由她出席,但是她卻并不是孫立人的原配夫人。

他的原配名叫龔夕濤,原本因為姻親輩分不同龔夕濤是不會嫁給孫立人的,奈何孫熙澤再三請求,因此才有了這一場并不完美的“包辦婚姻”。
龔夕濤嫁給孫立人以后就一直照顧著公公,原本在孫立人留美歸國后是有意將龔夕濤接到身邊,奈何孫熙澤遲遲沒有答應(yīng),最后也只得作罷,沒曾想這卻讓孫立人與她的感情就此終結(jié)。

常年一人獨處的孫立人內(nèi)心也十分孤寂,就在此時他在一場舞會上偶遇了張晶英,能歌善舞的開朗模樣一下就擊中了孫立人的心,因此也對其展開了熱烈的追求,最終兩人于上海完婚。

盡管張晶英并沒有先去拜會公公孫熙澤,但是孫立人對她卻是非常寵愛,孫熙澤為了挽救孫立人與兒媳龔夕濤的婚姻,這才同意了龔夕濤前往海州。
不過此時卻早已是為時已晚,龔夕濤無法忍受張晶英與孫立人的恩愛模樣,盡管兩人對她都非常尊敬,禮待有加,但也無疑是將她看做是外人。

無奈之下龔夕濤只得又回到了孫家,繼續(xù)照顧公公,在孫熙澤離世后,龔夕濤才開始自己的生活,不過此時她與孫立人早已是“形同陌路”。

孫立人究竟有多寵愛張晶英,通過這張照片就能感受到,孫立人的父親是非常傳統(tǒng)的,因此他從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比較傳統(tǒng),但是他對張晶英卻從沒有大男子主義。
甚至甘愿與她一起分享榮譽,在拍攝這張照片時孫立人剛剛獲得了榮譽勛章,在結(jié)束授獎以后,還穿著軍服的孫立人就和張晶英一起合拍了這張照片。

值得注意的就是那枚榮譽勛章并沒有帶在孫立人身上,而是掛在了張晶英的脖子上,這也展現(xiàn)了他對張晶英的尊重與感激。
夫妻二人的感情生活也是非常甜蜜的,甘愿讓他與妻子共享這份榮譽,而對于張晶英來說,孫立人的疼愛也讓她有了足夠的安全感。

這張照片就是孫立人與張晶英在圣誕節(jié)時拍攝的,兩人的身后還擺放著圣誕樹,張晶英笑得非常開懷,盡管此時并不年輕了,但給人的感覺還是十分甜美活潑的。
由此可見在這段感情中,張晶英所得到的愛是很多的,都說“愛人如養(yǎng)花”,她能夠綻放的如此嬌艷,這也和孫立人的疼惜密不可分。

不過兩人的感情卻有一份無法填補的遺憾,那就是張晶英無法生育,為了讓孫立人能夠有后人,張晶英也下定決心給他再娶一位,這個人就是張美英。
盡管孫立人不同意,但是面對妻子的堅持他也只得接受,好在張美英沒有辜負兩人的期許,先后給孫立人生下了四個孩子,填補了兩人遲遲未有子嗣的遺憾。

張美英在日常生活中對張晶英也非常尊重,并沒有因為自己生了孩子就恃寵而驕,反而是要求孩子們要叫張晶英媽媽,給予了張晶英絕對的尊重。

因此兩人的關(guān)系一直都非常好,日常的相處中,張晶英負責與孫立人外出參加重要活動,張美英則是在家照顧孩子,還會下廚給一家人做飯,即便兩人都是女子,一個主外一個主內(nèi)分工也十分明確。

這張照片拍攝于1955年,此時孫立人因為被蔣介石認定叛變,所以將其軟禁起來,盡管心中苦悶,但張晶英對他卻是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即便此時自己的生活與從前相比相差甚遠,可她依舊會給孫立人一個擁抱和微笑,讓他能夠在仕途失意時仍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這是孫立人與妻兒在一起的合影,盡管張晶英沒有生下一兒半女,但是孫立人對她卻還是非常在意,在眾多的合影中,基本上都是張晶英站在孫立人的身邊。
并且張美英也從不會嫉妒,甚至還會主動要求退到旁邊,這張照片就是如此,張美英從不搶風頭,即便是站在最邊上也沒有絲毫怨言。

再被幽禁的期間,他們一家的生活也非常艱難,好在一家人都沒有放棄,反而是在幽禁時找到了“致富”道路。
他們在山上種植荔枝和龍眼等比較稀缺的水果,然后又將多余的水果直接賣出去,以此來增加家庭的收入,一家人都展現(xiàn)出了何為“苦中作樂”。

孫立人的軍隊中有一支非常特殊的軍隊,名為“少年兵”,他們都是從小跟隨在孫立人身邊,這張照片中后排左起第一位就是少年兵中的一員,也是孫立人的義子名叫揭鈞。
1955年因為孫立人被幽禁,無奈之下少年兵也只得被迫解散,孫立人因為擔心他們?nèi)蘸蟮纳?,因此還收了六位少年兵作為自己的義子。

用自己僅有的一切去資助他們求學,揭鈞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因為深知義父的為人,所以在后來幽禁命令下達以后,揭鈞還當眾給臺當局下跪,只為讓其還義父自由之身。

這張照片是孫立人去參加李嚴的婚禮,李嚴也是他的義子之一,此時的孫立人失去了人身自由,就連來參加婚禮都必須走申請流程經(jīng)過審批以后才可以前往。
盡管此時一家人的生活都非常拮據(jù),但是為了能夠給義子婚禮留下最好的一面,他還是盛裝出席,并且好好打扮了一番,將最好的精氣神留給了世人。

他的這位義子是抗日英雄李邦欽的兒子,他曾是孫立人的愛將,因此后來也就直接將李嚴收做了義子。
盡管深知義父不受蔣介石待見,可他依舊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邀請了孫立人,這無疑也是給予了他最大的溫暖。
不僅如此他還親切的與孫立人合影,他的夫人也挽著孫立人,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無論他是何身份,無論世道如何更改,他都是自己最尊敬的人。

這張照片拍攝于1975年,此時的孫立人還沒有解除軟禁,不過生活已經(jīng)比最初的時候好了許多,照片中他摟著女兒一起合影,戴著墨鏡,看上去非常新潮。
盡管平時他的女兒們都不在身邊,但是只要遇到子女們來看望自己,他都會認真打扮一番,將最好的面貌留給家人。
此時大女兒正在上高中,并不常住在家里,小女兒也剛上初中,學業(yè)比較繁忙,能夠一起度過如此悠閑的時光還是十分難得的。

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離世,陪伴了他半生的兩位妻子在這一天也是非常傷懷,張晶英與張美英都穿著喪服,拿著香燭送丈夫最后一程。

幾十年的陪伴,讓兩人也悲痛不已,忍不住的哭泣,后來張晶英就慢慢開始閉門不出,每日送念佛經(jīng)為孫立人超度。
兩年后她也因為患上了淋巴癌救治無效離世,終年81歲,張美英則是逝世于2016年。

看到這張照片不由得感慨,曾經(jīng)的烈火戰(zhàn)神,如今卻已經(jīng)變成了銀發(fā)老人,臨終前他還留下遺言,棺槨不回大陸絕不入土。

不善政治的他從不屑于黨羽之爭,能夠讓他一生忠誠的只有中國,因此面對侵略者他毫不留情,面對同胞他卻不忍槍炮相向,晚年被構(gòu)陷囚禁33年,他所經(jīng)歷的世間不公也是令人惋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