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溝通的兩個人
今天不說我的來訪,說說我的一個朋友。
我的朋友是男性,長期被派駐到國外。妻子是國外一家航空公司的空姐,人不僅漂亮而且很有氣質(zhì)。兩個人有一個可愛的孩子。郎才女貌,非常般配。如果是童話,故事應(yīng)該結(jié)束在這里,大團圓。
故事的結(jié)局如果是大團圓,也就沒有今天我講的這個例子了。
在結(jié)婚的時候,我的朋友下定決心要好好呵護自己的妻子。因為,他了解到妻子的成長經(jīng)歷,非常不易:早期親生父母家庭破裂;生父長期缺席;后期融入新的家庭,不僅有融入的困境,而且,還要應(yīng)對繼父嚴格的要求。所以,他決定給妻子足夠的愛。
可是,天不遂人愿。
即便朋友實打?qū)嵉卦谀菚r那刻曾經(jīng)下定了這樣的決心,但是,現(xiàn)實卻讓他離這一步越來越遠。原因是:夫妻倆太過于頻繁的吵架了。
幾乎所有事情都能吵架,從柴米油鹽到孩子上幼兒園。
比如,搬家換房子。兩人眼光不同:一個人看上的房子在郊區(qū)、但是戶型更好一些;另一個人則看中了更靠近市中心位置的房子。倆人有分歧,卻無法溝通。朋友希望可以通過坐下來理性的溝通,解決問題。
但是,妻子的狀態(tài)是:先是一直說服朋友同意自己的決定,到后來,兩人始終不能一致,這個話題就成了一個不能觸碰的話題。
每次談起來,妻子都會以歇斯底里收場。朋友最后說,買哪個房子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希望兩個人遇到分歧,可以溝通,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像原子彈一樣。妻子在歇斯底里的狀態(tài)下,家里能摔的東西都摔過,甚至有一次,落地窗都被妻子砸碎了,而顧不上孩子在旁邊嚇得哇哇大哭。
這樣的起因不僅僅是因為房子,還可能因為“襯衫扔在了沙發(fā)上”等任何一件一言不合的小事。
家庭中,一方想溝通,而一方卻似乎沒辦法溝通。這一度讓朋友非??鄲馈?/strong>
直到有一天,妻子被診斷出精神分裂癥。這時,我的朋友忽然理解了自己的妻子:她這樣的反應(yīng),并非她所愿:朋友以為,他只是在討論房子或者襯衫之類的現(xiàn)實問題,他卻并不知道,在妻子那里,她的心里正在經(jīng)歷著什么。
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妻子被診斷出精神分裂,這已經(jīng)遠不僅是心智化水平低的問題,這已經(jīng)是非常嚴重的精神病性障礙了。
所以,即便朋友的人格結(jié)構(gòu)不存在太大問題,心理發(fā)展水平還不錯,但是,他卻沒有辦法去讓自己的婚姻風平浪靜,他仍然會被妻子裹挾進那個歇斯底里的風暴中去。


夫妻關(guān)系的質(zhì)量,
是由心智化程度較低的一方?jīng)Q定的
心智化水平不一致,足以讓一個人根本聽不懂另一個人在說什么。
我的一個咨詢師朋友曾經(jīng)在看《婆婆和媽媽》這檔節(jié)目的時候,吐槽某些男嘉賓“情商低”的時候,發(fā)表過這樣的見解:所謂“鋼鐵直男”,不過是因為他們過于幼稚;所謂“情商低”,無非是他們的心智化水平低。
這讓我想到,生活中我們也常見這樣的場景:女人掰開了揉碎了在表達一些東西,男人一臉懵,完全聽不懂。
比如,我的一對夫妻朋友:倆人總是吵架,婚姻亮起紅燈。這個時候,妻子說:“我認為是我們的性格和相處模式的問題,我們要好好討論下?!?/p>
這個時候,男人表現(xiàn)出非常的不耐煩和回避,反問妻子:“我們不吵架不就完了嗎?”
我的這位女性朋友告訴我,她老公似乎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吵架”的背后,是有原因的,對方只是本著“頭痛醫(yī)頭”的單線條思路處理?!拔揖头磫査翰怀臣?,我們過了八年了,你做得到嗎?”妻子憤憤地說。
但是,妻子是無奈的,因為,她的老公根本不懂:他們?yōu)槭裁匆懻?、到底要討論什么。因此,這場溝通從來不曾發(fā)生,他們還是一直吵架,不斷重復之前的模式。
后來,直到妻子提出離婚,老公極力挽留,妻子提出的條件是:婚姻存續(xù)的一個前提是,他們要去接受婚姻治療。
在治療中發(fā)現(xiàn),原來,早年,她的老公的父母幾乎每天都會爆發(fā)激勵爭吵,在爭吵的時候,他們不惜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對方,那感覺,簡直就想致對方于死地。目睹了這一切的他,非常接受不了任何的爭吵。這就是“一旦夫妻雙方遭遇爭吵,他就很煩躁,并且希望馬上回避,并不能解決問題”的原因。
正如曾奇峰老師所說:短板效應(yīng)在家庭中同樣適用。親密關(guān)系的質(zhì)量往往是由夫妻兩人中早年有更糟糕的親密關(guān)系的那個人決定的。

如何改變這個現(xiàn)狀?
如果,這個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雙方的溝通長期不能在一個頻道上,久而久之,勢必破壞關(guān)系。
那么,我們要如何去做,才能扭轉(zhuǎn)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停止沒有意義的爭吵。
這種情況下的爭吵,真的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要知道,如果我們和對方的心智化程度差異過大,此時,我們和對方在爭吵的事情,根本不是同一個事情。
其次,心智化程度低的一方,可以選擇自己主動地、有意識地去成長。
離開分歧中的困境,當我們冷靜下來,我們不妨對自己加一個覺察:在夫妻的系統(tǒng)中,我們是哪個角色?如果,我們是心智化程度低的一方,我們就要自己去做一些成長。這不僅僅是為了夫妻關(guān)系的相處,更是為了自己。更好的自己,構(gòu)建一段更親密、融洽、相互支持的關(guān)系,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第三,心智化程度高的一方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去溝通。
不得不承認的是,讓一個人自己對自我有覺察,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也會有這樣一種情況發(fā)生:心智化程度低的一方,對自己沒有覺察,怎么辦?這個時候,可以說,更高的心智化程度似乎意味著更多的責任,也許,我們更有能力,主動幫助對方成長。
比如,當我們看清楚了相處模式本身,我們可以主動停止不休的爭吵,避免觸發(fā)對方,用對方可以聽得懂的語言和行為去和對方相處。所以,會有這么一句話:吵架時,誰能第一個停止爭吵,誰就是那個更成熟的。因為,我們能更早的從那個困局中抽身而退。
第四,心智化程度高的一方,可以幫助對方去成長。
心智化是一個過程,不同的人,因為早期的缺失不同,帶有的創(chuàng)傷不同,固著的位置也不同。所以,要幫助一個人心智化不斷成熟,需要做的努力也不同。
比如,我們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傾聽,以便給早期缺乏鏡映的人一個自己不斷被聽到的反饋;比如,我們要足夠穩(wěn)定,以便給缺少抱持性環(huán)境的人一個更安全和包容的容器;再比如,我們需要減少對對方的干預(yù),并減少替對方作決定,以便給邊界曾被頻繁侵犯的人一個重塑邊界和變得獨立的機會。
最后,我想說,無論是生命個體本身,還是不同個體之間構(gòu)建的關(guān)系,都帶著瑕疵。遇到瑕疵,并不意味著我們就破罐破摔,或者一竿子推翻再選一個重新開始。這不僅在現(xiàn)實層面有諸多限制而顯得不現(xiàn)實,即便從心理層面,也不是一個足夠成熟的態(tài)度。沒有人不帶有瑕疵,瑕疵讓我們不同,甚至有獨特的美感。
我想說的,沒有多么華麗的語言:當我們看到那些差異和短板,我們要做的,不是放棄,而是,努力看看怎么樣能夠做得更好。
愿我們都曾“接住”過他人,也曾被他人“接住”。
熱門跟貼